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82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高吸水层、海绵层、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覆盖高吸水层和创面四周皮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包括:设有布满小孔的硅凝胶层覆盖创面,能够避免护创装置与创面发生粘连;设有PU海绵层孔隙较大,引流效果好,适合负压操作;高吸水层能够保证创面的脏污有害物质被快速大量吸收,保持创面卫生和合适的湿度条件。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创面护理
,尤其涉及高吸水护创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敷料是临床护创的常用材料,结合负压护创能使创面尽快愈合。现有的敷料产品很多,各有各特点。比如透气性、吸水性、利于负压清创等等。然而也有缺点,比如与创面发生粘连、不能兼顾不透气性和吸水性等。因此,研发一种集不与创面粘连、兼具有优良透气性和吸水性、利于负压清创的护创装置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创材料不能避免与创面粘连、不能兼顾透气和吸水性能、不利于负压清创操作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
[0006]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高吸水层、海绵层、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覆盖高吸水层和创面四周皮肤。
[0007]进一步地,PU贴膜层外表面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高吸水层连通,所述吸盘连接有引流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其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连接在负压仪的引流吸口上,所述引流接口设有内壁和外壁,外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内壁和外壁之间是引流吸口的容置空间,引流吸口装配在容置空间内,引流吸口外侧设有或不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0009]进一步地,所述高吸水层含有SAP材料。
[0010]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0011](1)往丙烯酸、丙烯酸钠、乙烯醇中1种或2种以上的溶液100

150份中加入交联剂N,N'

亚甲基二丙烯酰胺2

5份、引发剂硫酸钾1

3份,去离子水300

800份进行交联反应;
[0012](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0013](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或二氧化硅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0014](4)清洗、干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70

80℃,时间45min

90min;
[0016]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60

75℃,时间20

40min。
[0017]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0018]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0019](1)异氰酸酯25

40份、疏水性多元醇30

40份,60

65℃搅拌混合100

120min;
[0020](3)将上一步产物、亲水性聚醚多元醇20

35份、催化剂0.2

1份、发泡剂2

5份、表面活性剂5

6份、扩链剂0.5

3份、水5

6份80

85℃搅拌混合1

2min;
[0021](3)将上一步产物倒入模具中高温处理,得到内部呈三维互通结构的蜂窝状网孔,孔隙较大的PU海绵。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高温处理过程是:80℃

85℃处理4h,90℃处理0.5h,70

75℃处理3.5h。
[0023]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选自盐酸、硝酸、磷酸、硫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
[0024]所述交联剂选自甲醛溶液、戊二醛、脂肪醛、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
[0025]所述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合物中,按摩尔比计,甲醛:三聚氰胺=3:1;
[0026]所述发泡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0027]进一步地,所述硅凝胶层是采用医用级别的硅凝胶,其上布满小孔。
[002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设有布满小孔的硅凝胶层覆盖创面,能够避免护创装置与创面发生粘连;设有PU海绵层孔隙较大,引流效果好,适合负压操作;高吸水层能够保证创面的脏污有害物质被快速大量吸收,保持创面卫生和合适的湿度条件。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硅凝胶层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引流接口结构示意图。
[0033]PU贴膜层1、高吸水层2、海绵层3、硅凝胶层4、小孔41、吸盘5、引流管6、内壁61、外壁6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以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1、高吸水层2、海绵层3、硅凝胶层4,所述硅凝胶层4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1覆盖高吸水层2和创面四周皮肤。
[0037]所述PU贴膜层1外表面设有吸盘5,所述吸盘5与高吸水层2连通,所述吸盘5连接有引流管6。引流管6连接到负压仪上。
[0038]所述引流管6一端连接所述吸盘5,其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连接在负压仪的引流吸口上,如图3所示,所述引流接口设有内壁61和外壁62,外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内壁61和外壁62之间是引流接口的容置空间,引流吸口装配在容置空间内,引流吸口外侧设有或不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
[0039]所述高吸水层2含有SAP材料,生产时可以通过调节其厚度、SAP材料含量来控制高吸水层的吸收率,从而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高吸水层2,满足不同护创需求。
[0040]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
[0041](1)往丙烯酸、丙烯酸钠的溶液100份中加入交联剂N,N'

亚甲基二丙烯酰胺5份、
引发剂硫酸钾2份,去离子水300份进行交联反应;
[0042](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
[0043](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进行表面改性;
[0044](4)清洗、干燥。
[0045]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80℃,时间90min;
[0046]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75℃,时间40min。
[0047]所述海绵层是PU海绵层;
[0048]按重量份计,所述PU海绵层的制备过程是:
[0049](1)异氰酸酯40份、疏水性多元醇35份,60

65℃搅拌混合120min;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朝向创面为内,从外到内依次包括PU贴膜层、高吸水层、海绵层、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覆盖在创面上,PU贴膜层覆盖高吸水层和创面四周皮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贴膜层外表面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高吸水层连通,所述吸盘连接有引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其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连接在负压仪的引流吸口上,所述引流接口设有内壁和外壁,外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内壁和外壁之间是引流吸口的容置空间,引流吸口装配在容置空间内,引流吸口外侧设有或不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层含有SAP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SAP材料的制备过程是:(1)往丙烯酸、丙烯酸钠、乙烯醇中1种或2种以上的溶液100

150份中加入交联剂N,N'

亚甲基二丙烯酰胺2

5份、引发剂硫酸钾1

3份,去离子水300

800份进行交联反应;(2)将步骤(1)产物干燥,制成微粒;(3)将步骤(2)微粒使用三氯化铝溶液或二氧化硅溶液进行表面改性;(4)清洗、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交联反应温度是70

80℃,时间45min

90min;所述步骤(3)进行表面改性的温度是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