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及其制作方法、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89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9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极及其制作方法、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其中,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一侧或两侧的活性物质层;在惰性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对活性物质层进行热重分析,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质量变化为0%至0.2%,这表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极中,活性物质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在不恶化性能的同时增加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量密度。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极及其制作方法、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尤其涉及电极及其制作方法、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化学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一些技术中提高活性材料的容量或电压,另一些技术中提高单位体积内活性材料的含量,降低非活性材料的含量。通过降低集流体或隔离膜的厚度,降低配方内非活性材料占比,制备较厚的电极等均可以降低非活性物质的占比,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集流体、隔离膜的厚度均已降低到接近极限,因此只能增加电极厚度,但电极的厚度增加过多可能会影响电化学装置的性能,所以无法大幅增加电极的厚度。因此,如何在确保电化学装置的性能的同时,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在惰性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对电极的活性物质层进行热重分析,其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质量变化为0%至0.2%,从而能够改善活性物质层的导电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
[000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电极;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上一侧或两侧的活性物质层;在惰性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对活性物质层进行热重分析,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质量变化为0%至0.2%。本申请中活性物质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而有利于电化学装置的性能,并有利于提高能量密度。
[000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失重峰数量为0。这表明本申请中活性物质层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含量为零或极低,这有利于提高活性物质层中离子和电子传导。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为正极或负极。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为负极,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集流体为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0.6g/cm3,较高的压实密度有利于提高单位体积电化学装置能够存储的能量。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单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10μm,较厚的厚度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n1满足:35%≥n1≥25%,通过设置适当的孔隙率能够保证电解液的浸润以及电导性能的同时,保证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阻率为0.01Ω*cm至50Ω*cm,这表明本申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电化学装置的充放电性能。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钛酸锂、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锂金属材料或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为负极,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集流体为
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满足:1.85g/cm3≥ρ1≥0.65g/cm3,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单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满足:1500μm≥h1≥15μm,这样有利于在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防止活性物质层脱落。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满足:1.83g/cm3≥ρ1≥1.0g/cm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极集流体单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满足:150μm≥h1≥30μm。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为正极,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集流体为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2≥2g/cm3,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单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2≥20μm,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n2满足:20%≥n2≥15%,从而在保证电解液浸润和导电性的同时,不对能量密度造成明显影响。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阻率为0.1Ω*cm至500Ω*cm,从而能够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00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极为正极,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集流体为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2满足:4.25g/cm3≥ρ2≥2.3g/cm3,从而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防止正极活性物质层脱落或破碎。一些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单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2满足:1500μm≥h2≥25μm,从而在提高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避免提高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流体之间粘结力的要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2满足:4.23g/cm3≥ρ2≥4.0g/cm3。一些实施例中,正极集流体单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2满足:130μm≥h2≥26μm。
[00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第一导电剂包括碳纳米管,第二导电剂包括碳纤维、乙炔黑、石墨烯、科琴黑或导电炭黑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管的长程导电性有利于提高活性物质层的导电性,并且其有利于维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稳定性。一些实施例中,活性物质层包括活性材料,活性物质层包括如下质量的组分:第一导电剂0份至2份且不含0份、第二导电剂0份至1份、活性材料97份至100份,从而可以在保证导电性的同时,保证能量密度。一些实施例中,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5nm至10nm,长度为1μm至100μm,每2根至1000根碳纳米管形成一个聚集体,聚集体直径为1nm至500nm,聚集体长度为1μm至100μm,从而有利于稳定活性物质层的结构稳定性。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可以用于制造本申请任一的电极,包括:将活性物质层的浆料涂布于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干燥,冷压,得到初始电极;对初始电极进行处理,得到电极;其中,对初始电极进行处理包括:在真空环境下对初始电极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功率为0.5kW至5kW,气源包括氮气、氩气或四氟化碳中的至少一种,气体流量为3000sccm至5000sccm,温度为20℃至60℃,处理时间为1min至60min;或,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下对初始电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大于200℃,热处理时间不少于5min;或,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下对初始电极进行激光轰击,激光强度为30W至100W,处理时间为1s至600s,激光与初始电极的间距为3cm至10cm。
[0013]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电极为本申请中任一项的电极,或者,电
极为采用本申请提出的电极制备方法制备的电极。
[0014]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申请提出的电化学装置。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提出的一种电极;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上一侧或两侧的活性物质层;在惰性气氛下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一侧或两侧的活性物质层;在惰性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对所述活性物质层进行热重分析,所述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述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质量变化为0%至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述活性物质层在200℃至800℃的失重峰数量为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负极,所述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为负极集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a)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0.6g/cm3;(b)所述负极集流体单侧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10μm;(c)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n1满足:35%≥n1≥25%;(d)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阻率为0.01Ω*cm至50Ω*cm;(e)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钛酸锂、氧化亚硅、石墨、硅、硬碳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f)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满足:1.85g/cm3≥ρ1≥0.65g/cm3;(g)所述负极集流体单侧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满足:1500μm≥h1≥15μ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h)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1满足:1.83g/cm3≥ρ1≥1.0g/cm3;(i)所述负极集流体单侧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1满足:150μm≥h1≥3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正极,所述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为正极集流体,所述电极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j)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密度ρ2≥2g/cm3;(k)所述正极集流体单侧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2≥20μm;(l)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n2满足:20%≥n2≥15%;(m)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阻率为0.1Ω*cm至500Ω*cm;(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正极,所述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为正极集流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举李娅洁张青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