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部为空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吸棉罩,所述吸棉罩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多个吸气孔分别通过不同的吸气管与储存箱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储存箱远离吸气管的一侧其上部设置有抽风孔,所述抽风孔的外部设置有风机,所述抽风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掉落的纤维团吸取并收集起来,避免了浪费。避免了浪费。避免了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先将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铺网机是生产非织造布的常用机械,其是将前道工序送来的纤维棉层进行开松分梳,使所有纤维束成为基本伸直的单纤维状,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小纤维团掉落,为了避免浪费原料,需要用吸棉装置将这些纤维团吸取并收集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部为空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吸棉罩,所述吸棉罩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多个吸气孔分别通过不同的吸气管与储存箱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储存箱远离吸气管的一侧其上部设置有抽风孔,所述抽风孔的外部设置有风机,所述抽风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储存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过滤板远离抽风孔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过滤板远离抽风孔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者中的一个与设置在储存箱外部的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传动连接有刮棉组件,所述刮棉组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皮带,所述两个皮带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用来将过滤板上吸附的纤维刮掉的毛刷。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侧都设置有阻挡圈,所述阻挡圈位于皮带的外侧。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储存箱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抽屉穿过出料口位于储存箱内部,所述储存箱内部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刮棉组件远离过滤板的一侧,所述隔板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转轴所在的位置,所述隔板的一端与刮棉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毛刷上刷毛的长度,所述隔板位于所有吸气孔的下方。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抽屉的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抽屉在设置有拉手的一侧其四周设置有密封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吸棉罩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因此,吸棉罩吸气的均匀性较好;2、刮棉组件上的毛刷可以将过滤板上吸附的纤维刮下,使
过滤板保持良好的透气性;3、隔板可将毛刷上粘附的部分纤维刮落;4、储存箱下部设置有抽屉,便于对其内的纤维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的剖视图。
[0012]图3为刮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出料口和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11、支架;2、储存箱;21、出料口;22、风机;23、抽屉;231、密封圈;24、第一转轴;241、阻挡圈;25、第二转轴;26、抽风孔;27、过滤板;28、刮棉组件;281、皮带;282、连接带;283、毛刷;29、隔板;3、吸棉罩;31、吸气孔;4、吸气管;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
5所示,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储存箱2,所述储存箱2内部为空腔,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吸棉罩3,所述吸棉罩3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31,所述多个吸气孔31分别通过不同的吸气管4与储存箱2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储存箱2远离吸气管4的一侧其上部设置有抽风孔26,所述抽风孔26的外部设置有风机22,所述抽风孔2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7。过滤板27的四周都要与抽风孔26的周围密封,以防纤维团绕过过滤板27直接进入抽风孔26。开动风机22向外抽风,可将漂浮在空气中的纤维团通过吸气孔31吸入储存箱2中。由于吸棉罩3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31,因此,吸棉罩3吸气的均匀性较好。
[0018]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箱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所述第一转轴24位于过滤板27远离抽风孔26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25位于过滤板27远离抽风孔26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两者中的一个与设置在储存箱2外部的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上传动连接有刮棉组件28,所述刮棉组件28包括位于其两侧的皮带281,所述两个皮带281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带282,所述连接带282上设置有用来将过滤板27上吸附的纤维刮掉的毛刷283,可以直接将刷毛固定在连接带282上形成毛刷283,也可以将刷毛固定在柔性基体上形成毛刷283,之后将毛刷283固定在连接带282上。在使用时,电机5驱动两个转轴和刮棉组件28转动,毛刷283将过滤板27上吸附的纤维刮下,使过滤板27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的两侧都设置有阻挡圈241,所述阻挡圈241位于皮带281的外侧,阻挡圈241能阻止刮棉组件28向两侧移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箱2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21,所述出料口21位于第二转轴25的下方,抽屉23穿过出料口21位于储存箱2内部,所述储存箱2内部还设置有隔板29,所述
隔板29位于刮棉组件28远离过滤板27的一侧,所述隔板29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转轴25所在的位置,所述隔板29的一端与刮棉组件28之间的距离小于毛刷283上刷毛的长度,所述隔板29位于所有吸气孔31的下方,使得隔板29下方几乎没有风。如图2所示,刮棉组件28逆时针转动,毛刷283从过滤板27的上端向下端运动,大部分过滤板27上吸附的纤维被毛刷283刮下,之后落入抽屉23中,之后毛刷283从隔板29的下方向上方运动,毛刷283粘附的纤维部分被隔板29刮落,掉入抽屉23中,毛刷283最好在其运动方向上向后倾斜。一定时间后,拉出抽屉23,可对其内的纤维进行收集。
[0021]进一步的,所述抽屉23的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抽屉23在设置有拉手的一侧其四周设置有密封圈231,增强了密封性。
[0022]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储存箱(2),所述储存箱(2)内部为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吸棉罩(3),所述吸棉罩(3)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31),所述多个吸气孔(31)分别通过不同的吸气管(4)与储存箱(2)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储存箱(2)远离吸气管(4)的一侧其上部设置有抽风孔(26),所述抽风孔(26)的外部设置有风机(22),所述抽风孔(2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铺网机用吸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所述第一转轴(24)位于过滤板(27)远离抽风孔(26)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转轴(25)位于过滤板(27)远离抽风孔(26)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两者中的一个与设置在储存箱(2)外部的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上传动连接有刮棉组件(28),所述刮棉组件(28)包括位于其两侧的皮带(281),所述两个皮带(281)之间设置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文泽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