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55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3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加热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使得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给车辆的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从而解决目前低温环境下用车需要对电池进行提前加热带来的便利性差的问题,在低温环境中不仅保障了用车安全性,还提高了用车的便利性。还提高了用车的便利性。还提高了用车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电动车辆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存在放电性能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在低温环境下一般对车辆的电池进行提前加热,待车辆电池加热完毕后再行车,但这样的方式需要提前对电池进行加热才能对车辆进行使用,存在使用便利性差的问题,使得用户的用车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低温环境下用车需要对电池进行提前加热带来的便利性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加热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使得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给车辆的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满足预加热条件下,本方案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由于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均具有内阻,这样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使得内阻产生热能从而实现电池模组加热。本方案在电池加热的情况下,通过动力电池给车辆的电机供电,使得车辆可以行使,即本方案实现行车过程中的电池自加热的方案和效果,从而解决目前低温环境下用车需要对电池进行提前加热带来的便利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不仅保障了用车安全性,还提高了用车的便利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一者向储能元件放电,使得储能元件充电;以及控制储能元件向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储能元件作为充放电过程中的中间元件,从而实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的互相充放电,从而基于现有的器件和简明易操作的技术方案即可实现电池模组的自加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包括:在所述储能元件充电完毕后,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本申请实施例在储能元件充电完毕后才控制储能元件向电池充电,从而可通过控制储能元件来控制电池的充电时机和电量。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中,所述动力电池
给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电感为所述储能元件。本申请实施例也可应用于车辆为双电机模式下,通过将其中一个电机的定子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将另外一个电机作为车辆的动力,从而在保障行车过程中的电池自加热的方案下,利用已有的电机的定子电感来作为储能元件实现节约单独储能元件的设计,进而降低电路结构设计以及储能元件来带来的成本。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放电有效值以及供电电池的放电有效值;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有效值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的放电有效值,计算动力电池对应的动力放电时长以及供电电池对应的供电放电时长;在所述动力电池放电时,控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所述动力放电时长的电能;以及在所述供电电池放电时,控制所述供电电池释放所述供电放电时长的电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的放电时长,从而使得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达到均流。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获取电机供电电流以及供电电池的初始放电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机供电电流和所述供电电池的初始放电有效值计算供电电池的放电调整值;在供电电池放电时,根据所述放电调整值调整所述供电电池的放电电流。本申请实施例可调节供电电池的放电量,从而使得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达到均流。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是否达到温度要求;若是,则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停止充放电。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温度达到温度要求后,控制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停止充放电,从而使得电池模组温度不会持续升高带来安全隐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停止充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供电电池的压差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若所述压差不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电压较高的电池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电压较低的电池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实时判断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供电电池的压差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若所述压差不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则继续执行所述放电过程;若所述压差在预设范围内,则停止所述放电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结束互相充放电后,还会判断电池的压差,从而通过放电的方式来保障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的压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实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均压,进而保障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并联后不会造成电池损伤。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停止所述放电过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车辆的电机是否请求启动;若请求启动,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供电电池并联为所述车辆的电机供电。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参数包括:电池温度;以及所述预设加热条件包括: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温度低于预设温度。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参数包括电池温度和电池电量;以及所述预设加热条件包括: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电量高于预设电量。本申请实施例在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并且电池电量高于预设电流的请看下才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从而确保有足够的电能维持电池自加热。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反串联,其中,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在非加热条件下并联为所述电机供电。本申请实施例在电池模组自加热情况下,控制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反串联,从而使得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形成自加热电路拓扑结构,从而有效进行自加热。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加热条件;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满足预设加热条件后,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使得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给车辆的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
[0019]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电池模组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加热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使得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给车辆的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一者向储能元件放电,使得所述储能元件充电;以及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包括:在所述储能元件充电完毕后,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中的另外一者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使得车辆行驶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电感为所述储能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放电有效值以及供电电池的放电有效值;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有效值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的放电有效值,计算动力电池对应的动力放电时长以及供电电池对应的供电放电时长;在所述动力电池放电时,控制所述动力电池释放所述动力放电时长的电能;以及在所述供电电池放电时,控制所述供电电池释放所述供电放电时长的电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包括:获取电机供电电流以及供电电池的初始放电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机供电电流和所述供电电池的初始放电有效值计算供电电池的放电调整值;在供电电池放电时,根据所述放电调整值调整所述供电电池的放电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互相充放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是否达到温度要求;若是,则控制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动力电池和供电电池停止充放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黄孝键赵元淼但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