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4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新的用途,具体涉及LMAN2、CAP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新的用途,具体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尤其是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LMAN2,CAPN

1和VCP血清浓度变化在制备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0002]
技术介绍

[0003]临床实践显示,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据统计,每年引起全球超过700万人的死亡,占所有种类猝死的80%以上。心肌缺血是心源性猝死的一种常见病因,但法医学上对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early myocardial ischemia

induced sudden cardiac death, EMI

SCD)的诊断仍是一项挑战,由于所述病例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如此短的时间内心肌通常不会出现大体上或组织学上的特征性变化。有时早期心肌缺血性损伤可能在光镜下表现为肌纤维波浪状改变,细胞核皱缩,心肌胞浆强嗜酸性,胞浆均质化和收缩带坏死等,然而这些形态学改变同样可以在其他疾病和条件下发生,如电击死、过量使用安非他明和濒死期心脏电除颤等,因此通过形态学改变诊断早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缺乏特异性。
[0004]有学者建议用分子诊断标志物弥补经典解剖学和组织学诊断的不足。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分子标志物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对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这些分子标志物可分为补体成分、炎症调节因子、心肌细胞蛋白、血浆蛋白、应激和缺氧诱导因子等,其中,连接蛋白43(Cx43)、Jun B、凋亡标志物、肌红蛋白、纤连蛋白和C5b

9等分子标志物已被广泛研究。尤其是Cx43,在心肌缺血间隔小于30分钟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Jun B、凋亡标志物、C5b

9和肌红蛋白在缺血损伤持续2小时时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应当注意的是,所述的标志物在尸检样本中的实际效用和适用性尚未明确,并且部分标志物(如Cx43、Jun B、肌钙蛋白和凋亡标志物)存在特异性不足的问题。此外,免疫组化染色存在组织的取样偏差以及对染色强度判定的主观性。而使用定量技术检测体液中的分泌蛋白便可以避免上述偏差和争议,也利于更快捷、无创性地实现诊断目的,是一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诊断方法。临床实践中,常通过抽取病人血液,检测血液中的心肌酶谱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可以避免有创性技术带来的创伤、耗时等缺陷。
[0005]研究表明,长期极度应激和心源性猝死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当长期处于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即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常容易触发心源性猝死。体外长期的应激刺激在细胞内可传导为细胞亚结构及分子改变,最重要可引起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是一种内质网稳态被扰乱时,细胞对生理或病理刺激的反应。缺血状态下,内质网内的蛋白会发生折叠错误,并导致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的激活。持续的UPR通过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加重内质网应激,导致大量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释放到血液
中。这种分泌蛋白的释放可能早于急性心肌形态学上的变化。因此,筛选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以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具有理论可行性。
[0006]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与基础,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拟提供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新的用途,尤其是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与基础,提供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新的用途,具体涉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尤其是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LMAN2,CAPN

1和VCP血清浓度变化在制备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收集了明确为早期心肌缺血(存活时间<6h)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案例21例,并以23例非心源性猝死案例作为对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LMAN2, CAPN

1, VCP在早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组血清中均显著升高,其中LMAN2升高48.0% (p=0.0022), CAPN

1升高32.6% (p=0.041), VCP升高26.2% (p=0.021);进一步结果显示,所述LMAN2,CAPN

1和VCP在白天和夜晚发生的猝死案例中含量无显著差别;在有关案例死后4h内,上述三个指标的含量不随死亡时间延长而发生改变。同时,所述的LMAN2,CAPN

1和VCP的血清含量与死者年龄和猝死发生月份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血清中LMAN2, CAPN

1和VCP含量是稳定的,不受死亡因素影响。
[00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尤其是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LMAN2,CAPN

1和VCP血清浓度变化在制备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0011]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诊断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含有所述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的检测试剂。
[0012]所述的试剂盒具有诊断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作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中,含有已包被蛋白亲和抗体的酶标板、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显色液、终止液、使用说明书等。
[0014]使用该试剂盒检测血清LMAN2、CAPN

1和VCP,诊断EMI

SCD的ROC曲线分析结果为:血清LMAN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8(95% CI: 0.6949

0.9407, p=0.0003),CAPN

1产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8(95% CI: 0.5429

0.8546,p=0.0241),VCP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7(95% CI: 0.5752

0.8782,p=0.0101)。
[0015]血清LMAN2在阈值为23.63ng/ml时,诊断EMI

SCD敏感性为90.84%,特异性为60.87%。血清CAPN

1在阈值为17.67ng/ml时,诊断EMI

SCD敏感性为76.19%,特异性为60.87%。血清VCP在阈值3.222ng/ml时,诊断EMI

SCD敏感性为76.19%,特异性为65.22%。
[0016]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所述的试剂盒与目前临床广为使用的CK

MB和cTn

I在早期缺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在制备心源性猝死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所述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为LMAN2、CAPN

1和VCP其中任一或其组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源性猝死是早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来自案例的血清样本中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浓度,浓度水平超过一定阈值,则指示所述的心源性猝死是早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案例是疑似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案件。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分泌蛋白包括LMAN2、CAPN

1和VCP血清水平在早期心肌缺血引起心源性猝死中显著上升。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阈值是:其中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亮俞柏康徐晨超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