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缸内燃烧产生的30%热量被排气带走,因此其余热回收变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市场上发动机的暖机主要依靠发动机缸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套热交换,传递给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再由冷却液通过机油冷却器热传导,加热机油,实现在暖机过程减摩擦的效果。
[0004]针对暖风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的控制策略,其一是在发动机水温到达一定的阀值情况下响应暖风需求,这种策略可快速实现暖机,但是暖风响应时间需要等待,尤其是寒冷的区域,用户体验感较差;另一种是在有暖风需求的情况下,立即响应暖风需求,由于暖风散热,导致了整机暖机速度下降,这对油耗和排放都是不利的。
[0005]对于随着废气排出的热量和冷却系统大循环开启后散热器带走的热量,没有进行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0)和散热器(30),所述水箱(10)和所述散热器(30)之间装配有电子水泵(20)、发动机(40)、机油冷却器(82)、暖风(84)和流量分配装置(6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20)设有第一电子水泵出水管(21),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出水管(21)上装配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50),所述废气余热回收装置(50)的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出水管(21),所述废气余热回收装置(50)的出水管(52)分为第一路出水管(522)和第二路出水管(524),所述第一路出水管(522)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82)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路出水管(52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2),所述第二路出水管(524)连接暖风(84)的进水口,所述第二路出水管(524)上设置有第三阀门(63),所述机油冷却器(82)和所述暖风(84)的出水口均连接于所述流量分配装置(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设有第二电子水泵出水管(22),所述第二电子水泵出水管(22)上装配有散热器余热回收装置(90),所述散热器余热回收装置进水管(72)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水泵出水管(22),所述散热器余热回收装置出水管(94)连接所述暖风(84),所述散热器余热回收装置出水管(94)上设置有第六阀门(6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40)具有第一出水管(42)、第二出水管(44)和第三出水管(46),所述第一出水管(42)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82)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管(44)连接暖风(84)的进水口,并且所述第二出水管(4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1),所述第三出水管(46)直接连接所述流量分配装置(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可调装置(60)具有第一出水管(602)和第二出水管(604),所述第一出水管(602)上依次串接有第四阀门(64)和小循环通路(70),所述第二出水管(604)上依次串接有第五阀门(65)和散热器(30),所述第一出水管(602)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出水管(604)的末端共用同一管路并连接所述电子水泵(20)的进水口。5.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艳,林承伯,何炎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