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89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该恒流阀包括中空且左右两端贯通的阀体安装座,阀体安装座的右端连接有气体腔室,气体腔室内设置有左内腔及右内腔,左内腔及右内腔之间通过调节孔连通;气体腔室上设置有与右内腔连通的第二气嘴和进气口、与左内腔连通的第一气嘴和出气口;气体腔室的一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头;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通孔处密封连接有弹性密封件。该恒流阀能够实现在输入流量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调节,达到稳定输入流量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反馈约束功能,使输入流量只能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气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气体检测领域,通常在进行样品气体采集时,需要在一定的气体流量范围内进行气体采集,因为在设定的流量范围内采集的气体检测的结果更准确。因此通常会用到恒流阀进行气体流量调节。但现有的恒流阀的调节效果并不好,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能够实现在输入流量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调节,达到稳定输入流量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反馈约束功能,使输入流量只能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包括中空且左右两端贯通的阀体安装座,所述阀体安装座的右端连接有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腔室内设置有左内腔及右内腔,所述左内腔及所述右内腔之间通过调节孔连通;
[0006]所述气体腔室上设置有第一气嘴、第二气嘴、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第二气嘴及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右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嘴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左内腔连通;
[0007]所述气体腔室的朝向所述阀体安装座的一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右内腔内且端部设置有可伸入所述调节孔f内的调节头;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安装座内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阀体安装座上,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移动;
[0008]所述通孔处密封连接有弹性密封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头呈锥形或锥台形,且内径大小由左向右递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靠近所述调节头的一端外侧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调节孔f的内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左内腔、所述调节孔f、右内腔及所述进气口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轴及驱动所述伸缩轴左右伸缩的步进电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伸缩轴同轴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轴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阀体安装座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件为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端安装在所述阀体安装座及所述气体腔室的端面之间。
[0015]所述气体腔室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右内腔连通的第三气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当待采集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右内腔内时,通过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之间的压强差,使步进电机输出电信号,促使调节头跟随伸缩轴的伸缩而实现左右移动,从而调控调节孔的截面积大小,进而控制气体的流量,通过反馈信号调节输入气体流量。该恒流阀调节反应迅速,可实现在输入流量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调节,达到稳定输入流量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反馈约束功能,使输入流量只能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步进电机;2

阀体安装座;3

探测板;4

气体腔室;41

左内腔;42

右内腔;5

锥形头;51

调节头;52

限位凸起;6

密封环;7

挡板;1a

电机轴;4a

第一气嘴;4b

第二气嘴;4c

第三气嘴;4d

进气口;4e

出气口;4f

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包括中空且左右两端贯通的阀体安装座2,阀体安装座2的右端连接有气体腔室4,气体腔室4内设置有左内腔41及右内腔42,左内腔41及右内腔42之间通过调节孔43连通。气体腔室4上设置有第一气嘴4a、第二气嘴4b、进气口4d及出气口4e,第二气嘴4b及进气口4d与右内腔42连通,第一气嘴4a及出气口4e与左内腔41连通。气体腔室4的朝向阀体安装座2的一侧面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连接件5,该连接件5的一端位于右内腔42内且端部设置有可伸入调节孔4f内的调节头51;另一端位于阀体安装座2内并连接有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安装在阀体安装座2上,并能够驱动连接件5移动。通孔处密封连接有弹性密封件6。
[0021]该恒流阀中,优选的,调节孔43为圆形孔,调节头51呈锥形或锥台形,且内径大小由左向右递减。进一步地,连接件5的靠近调节头51的一端外侧凸设有限位凸起52,该限位凸起52的外径大于调节孔4f的内径。
[0022]该恒流阀中,优选的,左内腔41、调节孔4f、右内腔42及进气口4d同轴设置。其中,气体腔室4上还设置有与右内腔42连通的第三气嘴4c,以便于与第二气嘴4b及第一气嘴4a共同作用以获取左内腔41及右内腔42之间的压强差。
[0023]该恒流阀中,驱动组件包括伸缩轴1a及驱动伸缩轴1a左右伸缩的步进电机1;连接件5与伸缩轴1a同轴连接。进一步地,伸缩轴1a上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安装在阀体安装座2上,用于精准控制伸缩轴1a、连接件5及调节头51的移动距离。
[0024]该恒流阀中,弹性密封件6为安装在连接件5上的密封环,该密封环的外端安装在阀体安装座2及气体腔室4的端面之间。在连接件5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该密封环始终保持通孔处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左内腔41内的气体从通孔处逸出。
[0025]本技术的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当待采集气体通过进气口4d进入右内腔42内时,通过第一气嘴4a和第二气嘴4b之间的压强差,使步进电机1输出电信号,促使
调节头51跟随伸缩轴1a的伸缩而实现左右移动,从而调控调节孔4f的截面积大小,进而控制气体的流量,通过反馈信号调节输入气体流量。该恒流阀调节反应迅速,可实现在输入流量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调节,达到稳定输入流量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反馈约束功能,使输入流量只能在设定的输出流量小范围内调节。例如需要5L/min的输出流量,那么就会约束输入流量值在(5
±
0.5)L/min范围内,超出范围的输入流量判定失效。
[0026]另外,该恒流阀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安装和维护。
[002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且左右两端贯通的阀体安装座(2),所述阀体安装座(2)的右端连接有气体腔室(4),所述气体腔室(4)内设置有左内腔(41)及右内腔(42),所述左内腔(41)及所述右内腔(42)之间通过调节孔(4f)连通;所述气体腔室(4)上设置有第一气嘴(4a)、第二气嘴(4b)、进气口(4d)及出气口(4e),所述第二气嘴(4b)及所述进气口(4d)与所述右内腔(42)连通,所述第一气嘴(4a)及所述出气口(4e)与所述左内腔(41)连通;所述气体腔室(4)的朝向所述阀体安装座(2)的一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位于所述右内腔(42)内且端部设置有可伸入所述调节孔(4f)内的调节头(51);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安装座(2)内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阀体安装座(2)上,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件(5)移动;所述通孔处密封连接有弹性密封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气体流量的恒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51)呈锥形或锥台形,且内径大小由左向右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锋费成振吴洲周亚军池泽松董树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联达信科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