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84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包括,外壳;发光源,设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面盖,设于所述外壳上;旋转圈,可转动设于所述面盖的腔体内;透镜支架,设于所述旋转圈的腔体内且连接所述面盖;透镜,固定设于所述透镜支架的腔体内,所述发光源的发光面和所述透镜的内表面具有一轴向可调节的空间;所述外壳,所述面盖,所述旋转圈,所述透镜支架以及所述透镜均具备相同轴线,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发光面和透镜的距离来调节发光角度,无需改变照明器外形尺寸,保持和原有的配套设施正常配合。正常配合。正常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具,都是通过改变产品的最大外形尺寸来改变光源发光面与透镜的相对距离来实现的,这种方案会因为调整的发光角度使得产品本体超出原有配套设施表面,导致实际使用中对原有的整体设施造成影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包括,
[0005]外壳;
[0006]发光源,设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
[0007]面盖,设于所述外壳上;
[0008]旋转圈,可转动设于所述面盖的腔体内;
[0009]透镜支架,设于所述旋转圈的腔体内且连接所述面盖;
[0010]透镜,固定设于所述透镜支架的腔体内,所述发光源的发光面和所述透镜的内表面具有一轴向可调节的空间;
[0011]所述外壳,所述面盖,所述旋转圈,所述透镜支架以及所述透镜均具备相同轴线,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轴线上。
[0012]优选的,沿所述透镜的边缘设有第一翼缘体。
[0013]优选的,所述透镜支架的顶部朝向所述轴线方向沿伸有第二翼缘体,所述第二翼缘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翼缘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上端抵于所述第一翼缘体的下表面;
[0014]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一定斜度设置,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沿所述透镜支架的底部向上开设的卡口。
[0015]优选的,所述旋转圈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凸出的圆柱点,所述圆柱点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且所述圆柱点可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6]优选的,所述旋转圈的顶部于远离所述轴线方向上沿伸有第三翼缘体,所述第三翼缘体的侧壁上设有沿远离所述轴线方向上凸出的第一凸点,所述旋转圈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卡扣。
[0017]优选的,所述面盖的上部具备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内侧朝向所述轴线方向沿伸有第四翼缘体,所述第四翼缘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翼缘体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卡扣的上端抵于所述第四翼缘体的下表面;
[0018]所述第四翼缘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轴线平行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
有沿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点,所述第二凸点与所述卡口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凸点位于所述卡口中。
[0019]优选的,所述面盖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轴线平行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
[002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0021]优选的,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轴线处设有一凸台,所述发光源通过一固定件或一粘接层设于所述凸台上。
[0022]优选的,所述旋转圈上端设有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所述透镜支架的上端设有可指向所述第一标记点至所述第二标记点的第三标记点。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改变发光面和透镜的距离来调节发光角度,无需改变照明器外形尺寸,保持和原有的配套设施正常配合。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照明器爆炸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支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支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圈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圈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盖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盖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与透镜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与透镜支架装配结构剖视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透镜支架和旋转圈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透镜支架和旋转圈装配结构剖视图;
[00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透镜支架,旋转圈和面盖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透镜支架,旋转圈和面盖装配结构剖视图;
[0039]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照明器最小发光角度状态示意图;
[0040]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照明器最大发光角度状态示意图。
[0041]附图中:1、透镜支架;11、第二翼缘体;101、卡口;102、第一卡扣;103、第二翼缘体的下表面;104、第三标记点;105、导向槽;2、透镜;21、第一翼缘体;201、第一翼缘体的上表面;202、第一翼缘体的下表面;3、旋转圈;31、第三翼缘体;302、第二卡扣;303、第三翼缘体的下表面;304、第一凸点;305、圆柱点;306、第一标记点;307、第二标记点;4、面盖;41、第四翼缘体;401、第二凸点;402、第四翼缘体的下表面;404、卡槽;405、第四翼缘体的上表面;406、内凹部;42、第一支撑板;43、第二支撑板;5、固定件;6、发光源;7、外壳;701、第三卡扣;70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45]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如图1所示,包括,
[0046]外壳7;
[0047]发光源6,设于外壳7的腔体内;
[0048]面盖4,设于外壳7上;
[0049]旋转圈3,可转动设于面盖4的腔体内;
[0050]透镜支架1,设于旋转圈3的腔体内且与面盖4连接;
[0051]透镜2,固定设于透镜支架1的腔体内,发光源6的发光面和透镜2的内表面具有一轴向可调节的空间;
[0052]外壳7,面盖4,旋转圈3,透镜支架1以及透镜2均具备相同轴线,发光源6位于轴线上。
[0053]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沿透镜2的边缘设有第一翼缘体21。
[0054]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发光源,设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面盖,设于所述外壳上;旋转圈,可转动设于所述面盖的腔体内;透镜支架,设于所述旋转圈的腔体内且连接所述面盖;透镜,固定设于所述透镜支架的腔体内,所述发光源的发光面和所述透镜的内表面具有一轴向可调节的空间;所述外壳,所述面盖,所述旋转圈,所述透镜支架以及所述透镜均具备相同轴线,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透镜的边缘设有第一翼缘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的顶部朝向所述轴线方向沿伸有第二翼缘体,所述第二翼缘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翼缘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上端抵于所述第一翼缘体的下表面;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一定斜度设置,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沿所述透镜支架的底部向上开设的卡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圈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凸出的圆柱点,所述圆柱点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且所述圆柱点可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发光角度的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圈的顶部于远离所述轴线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刘兵季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顿格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