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6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包括底座、主体与太阳能组件,所述主体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太阳能组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之上,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活动支架、主光伏板与感光机构,所述活动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中心并能绕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主光伏板固定在所述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感光机构固定设置与所述主光伏板顶部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通过可自动调节的活动支架以及感光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主光伏板进行追光的目的,从而使光伏板能够在有阳光的环境中时刻处于阳光的照射下,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从而提高信号指示灯的使用延续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式交通信号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

技术介绍

[0002]交通信号指示灯是人们日常出行中用于规范行人、车辆交通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一般采用交流电源供电,需要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耗费许多电能。然而在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太阳能的应用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太阳能绿色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出现了不少的太阳能产品。
[0003]目前,利用太阳能的交通信号指示灯产品也已被广泛应用,如公开号为CN2056416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太阳能/电能两用红绿灯,就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移动式信号灯,但依旧存在有如下缺点:1.太阳能发电板摆放位置、角度固定,无法发挥最佳的发电效果;2.太阳能发电板展开面积较大,存放占用较大空间,无法收纳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阳光照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提高发电效果的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包括底座、主体与太阳能组件,所述主体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太阳能组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之上,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活动支架、主光伏板与感光机构,所述活动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中心并能绕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主光伏板固定在所述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感光机构固定设置与所述主光伏板顶部中心处。
[0007]具体的,所述活动支架包括转杆与安装杆,所述转杆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主体顶部中心处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带动所述转杆进行轴线圆周运动,所述安装杆的底部与所述转杆的顶部铰接,所述主光伏板与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转杆的连接处设有弯折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杆的弯折幅度。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侧面均匀设有若干连接齿,所述连接齿的外端部链接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上设有次光伏板。
[0010]具体的,所述连接齿与所述辅助支架的连接处设有收纳电机,所述收纳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辅助支架的收纳与展开。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齿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杆的四周,所述辅助支架、所述收纳电机、所述次光伏板均对应设有四个。
[0012]具体的,所述感光机构包括透明防护罩、遮光板以及两组共4个感光二极管,每组所述感光二极管呈对角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主光伏板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遮光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感光二极管之间,所述透明防护罩完全笼罩所述遮光板与所述感光二极管。
[0013]具体的,所述主体上设有信号灯,所述主体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伸缩杆相匹配的伸缩座,所述伸缩杆嵌套在所述伸缩座内。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可自动调节的活动支架以及感光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主光伏板进行追光的目的,从而使光伏板能够在有阳光的环境中时刻处于阳光的照射下,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从而提高信号指示灯的使用延续时间,此外,通过设置次光伏板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并且通过辅助支架对次光伏板进行展开与收纳,从而使在无阳光的环境下,减少实际占用面积,并且也能有效避免因体积过大造成的其他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收纳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支架及侧支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感光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0021]1底座,11伸缩座,2主体,21信号灯,22伸缩杆,23转动电机,3活动支架,31转杆,32弯折电机,33安装杆,34连接齿,4主光伏板,5感光机构,51透明防护罩,52遮光板,53第一组感光二极管,54第二组感光二极管,6辅助支架,61收纳电机,7次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如图1

5所示,包括底座1、主体2与太阳能组件,所述主体2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太阳能组件安装在所述主体2之上,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活动支架3、主光伏板4与感光机构5,所述活动支架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2的顶部中心并能绕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主光伏板4固定在所述活动支架3的顶部,所述感光机构5固定设置与所述主光伏板4顶部中心处。通过感光机构5对阳光的识别,在由活动支架3进行调节,从而使主光伏板4实现自动追光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0025]具体的,所述活动支架3包括转杆31与安装杆33,所述转杆31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2的顶部中心处,所述主体2顶部中心处设有转动电机23,所述转动电机23带动所述转杆31进行轴线圆周运动,所述安装杆33的底部与所述转杆31的顶部铰接,所述主光伏板4与所述安装杆33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安装杆33与所述转杆31的连接处设有弯折电机32,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杆33的弯折幅度。通过转杆31与安装杆33的相互配合,使主光伏板4的朝向更灵活,更能有效的追光,且角度更多变,可以自动通过安装杆33的弯折后调节主光伏板4的倾斜角度。
[0026]优选的,所述安装杆33的侧面均匀设有若干连接齿34,所述连接齿34的外端部链
接有辅助支架6,所述辅助支架6上设有次光伏板7。具体的,所述连接齿34与所述辅助支架6的连接处设有收纳电机61,所述收纳电机61用于控制所述辅助支架6的收纳与展开。通过收纳电机61对辅助支架6的调节,可以实现对次光伏板7的收纳,从而可以保证在无阳光的环境下,次光伏板7会自动收纳,减少占用面积,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0027]优选的,所述连接齿34为四个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杆33的四周,所述辅助支架6、所述收纳电机61、所述次光伏板7均对应设有四个。四个均匀设置,大幅度增加了光伏板的受光面积,且其角度与方向随着安装杆33的调节而变动,能够保证主光伏板4与次光伏板7的朝向一致,从而使次光伏板7也实现追日的效果。
[0028]具体的,所述感光机构5包括透明防护罩51、遮光板52以及两组共4个感光二极管,每组所述感光二极管呈对角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主光伏板4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遮光板52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感光二极管之间,所述透明防护罩51完全笼罩所述遮光板52与所述感光二极管。遮光板52的设置,主要是通过遮光板52对阳光的遮挡,从而避免因同时照射到同一组的两个感光二极管,从而导致转向失灵,实际使用时,感光二极管会因收到阳光的照射从而降低电压,而当电压为0时,感光二极管处于直接受到太阳光照射的环境中,活动支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包括底座(1)、主体(2)与太阳能组件,所述主体(2)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太阳能组件安装在所述主体(2)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活动支架(3)、主光伏板(4)与感光机构(5),所述活动支架(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2)的顶部中心并能绕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主光伏板(4)固定在所述活动支架(3)的顶部,所述感光机构(5)固定设置与所述主光伏板(4)顶部中心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3)包括转杆(31)与安装杆(33),所述转杆(31)底部固定在所述主体(2)的顶部中心处,所述主体(2)顶部中心处设有转动电机(23),所述转动电机(23)带动所述转杆(31)进行轴线圆周运动,所述安装杆(33)的底部与所述转杆(31)的顶部铰接,所述主光伏板(4)与所述安装杆(33)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3)与所述转杆(31)的连接处设有弯折电机(32),用于控制所述安装杆(33)的弯折幅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追日式交通信号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3)的侧面均匀设有若干连接齿(34),所述连接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冰李立勉李立群余新杰麦澍霖朱英亮佘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