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46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板与电源的负高压输出端相连接;催化剂组件,包括具有若干孔道的基材以及涂覆在孔道壁面上的催化剂涂层;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接地;所述基材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且基材朝向第一电极板的壁面与第一电极板之间具有间距,基材的朝向第二电极板的壁面与第二电极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电极板能够向第二电极板放电,有效放电面积极大,产生等离子体量更多。产生等离子体量更多。产生等离子体量更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家居环境下,空气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比如室内装修会产生大量异味和VOC,厨房也会产生浓重的油烟味,冰箱内会充满难闻的食物混合气味等,这些情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体验感。
[0003]为此各种异味和VOC净化滤网不断被开发,现阶段,主流的技术手段包括臭氧氧化、光催化、活性炭吸附和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等。
[0004]臭氧分解技术可以一定程度分解VOC,但是臭氧本身氧化性不是很强,很难有效快速分解,导致净化效率低,臭氧残留量大,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
[0005]光催化滤网受限于材料性能和传质速率,其净化效率较低,催化剂易失活,需要定期更换滤网。
[0006]现阶段,主流的滤网是选用活性炭吸附滤网,可以一定程度上吸附异味和VOC分子,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缺陷:(1)活性炭滤网很容易吸附饱和,导致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在1

3个月左右,需要定期更换,使用体验感差;(2)活性炭滤网使用一定时间后,本身也会产生一定异味,比如酸味成为活性炭产品的痛点和难题。
[0007]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技术由于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成为热门研究。如专利号为CN202020618307.9(公告号为CN212013151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丝板式电极装置、净化模组和冰箱》,包括板电极和丝电极,所述板电极和所述丝电极之间设有陶瓷催化剂层,所述陶瓷催化剂层包括多孔陶瓷基底,所述多孔陶瓷基底上覆盖有催化剂基材层。
[0008]但是丝电极的有效放电面积极小,放电强度弱,产生的等离子体量也较小,空气净化效果有限;另外,多孔陶瓷基底的孔一般为直孔,且孔道之间相互是不连通的,这样会导致孔道的表面积有限,能够涂覆的催化剂涂层有限,其协同放电均匀性较差,并且陶瓷材质只能做成平板状,对整个净化模组的形状产生限制,平板状的净化模组进风面积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放电强度高的空气净化组件。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的空气净化组件。
[0011]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
[0012]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板与电源的负高压输出端相连接;
[0013]催化剂组件,包括基材和催化剂涂层,所述基材上具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包括若干孔道,所述催化剂涂层涂覆在孔道壁面上;
[00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15]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接地;
[0016]所述基材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且基材朝向第一电极板的壁面与第一电极板之间具有间距,基材的朝向第二电极板的壁面与第二电极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电极板能够向第二电极板放电,所述过风口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17]基材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材上的孔道为间隔设置在基材上的直孔,每个孔道的一端朝向第一电极板,另一端朝向第二电极板。孔道使得催化剂涂层的暴露面积大,提高催化效果。
[0018]基材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材上的孔道相互连通,所述基材的朝着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壁面均被孔道贯通。此种结构的基材具有如下好处:1、孔道连通性好,表面积更大,可提供更多放电位点,产生大量微放电结构,与电极板放电协同效果更好,显著增强等离子体强度;2、基材由于其暴露的表面积更大,可分布更多的催化位点和吸附位点,提升协同放电净化效率;同时可有效吸附污染物,导致等离子体与污染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延长污染物反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净化效率。此外,该基材的结构形式可以涂覆大量的催化剂涂层,和产生的大量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效果更好,从而使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分解污染物效果更高。
[0019]空气净化组件的其中一种形状为:所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基材均呈圆筒状,第一电极板、基材以及第二电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围成的环状区域作为出风通道。相对于平板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由于可四面进风,进风面积大,风阻小,可处理更大风量,显著提高净化速率,应用于大风量滤网。
[0020]空气净化组件的另一种形状为:所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基材均呈平板状。平板状结构便于加工,但是相对于圆筒状结构,进风面积相对较小。
[0021]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电极板的背向基材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板,所述第三电极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电极板与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极板不向第二电极板放电,所述第三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具有间距。
[0022]为了提高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面积,基材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材上的孔道为间隔设置在基材上的直孔,每个孔道的一端朝向第一电极板,另一端朝向第二电极板。
[0023]为了提高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面积,基材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材上的孔道相互连通,所述基材的朝着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壁面均被孔道贯通。此种结构具有如下好处:1、孔道连通性好,表面积更大,可提供更多放电位点,产生大量微放电结构,与电极板放电协同效果更好,显著增强等离子体强度;2、基材由于其暴露的表面积更大,可分布更多的催化位点和吸附位点,提升协同放电净化效率;同时可有效吸附污染物,导致等离子体与污染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延长污染物反应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净化效率。此外,该基材的结构形式可以涂覆大量的催化剂涂层,和产生的大量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效果更好,从而使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分解污染物效果更高。
[0024]空气净化组件的其中一种形状为:所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第三电极板以及基材均呈平板状,便于加工制作。
[0025]空气净化组件的另一种形状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第三电极板以及基材均呈圆筒状,第一电极板、基材、第二电极板以及第三电极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三电极板围成的环状区域作为出风风道。相对于平板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由于可四面进风,进风面积大,风阻小,可处理更大风量,显著提高净化速率,应用于大风量滤网。
[0026]为了便于将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基材以及第三电极板定位,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盖,将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基材以及第三电极板共同构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筒体的两端对应安装在两个定位盖上,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三电极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第三连接片,所述定位盖上设有供第一连接片穿出的第一穿孔、供第二连接片穿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1),所述第一电极板(1)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电极板(1)与电源的负高压输出端相连接;催化剂组件,包括具有若干孔道(41)的基材(4)以及涂覆在孔道(41)壁面上的催化剂涂层;催化剂组件,包括基材(4)和催化剂涂层,所述基材(4)上具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包括若干孔道(41),所述催化剂涂层涂覆在孔道(41)壁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极板(2),所述第二电极板(2)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电极板(2)与第一电极板(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2)接地;所述基材(4)设置在第一电极板(1)和第二电极板(2)之间,且基材(4)朝向第一电极板(1)的壁面与第一电极板(1)之间具有间距,基材(4)的朝向第二电极板(2)的壁面与第二电极板(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电极板(1)能够向第二电极板(2)放电,所述过风口连通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上的孔道(41)为间隔设置在基材(4)上的直孔,每个孔道(41)的一端朝向第一电极板(1),另一端朝向第二电极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上的孔道(41)相互连通,所述基材(4)的朝着第一电极板(1)和第二电极板(2)的壁面均被孔道(41)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1)、第二电极板(2)以及基材(4)均呈圆筒状,第一电极板(1)、基材(4)以及第二电极板(2)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板(2)围成的环状区域作为出风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板(1)、第二电极板(2)以及基材(4)均呈平板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板(2)的背向基材(4)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板(3),所述第三电极板(3)上设有多个贯通其壁厚的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三电极板(3)与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极板(3)不向第二电极板(2)放电,所述第三电极板(3)和第二电极板(2)之间具有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上的孔道(41)为间隔设置在基材(4)上的直孔,每个孔道(41)的一端朝向第一电极板(1),另一端朝向第二电极板(2)。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晨阳贾超霍彦强张彬彬黄文磊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