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43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涉及垂直绿化结构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侧壁均开设有种植室,所述种植室内腔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室侧壁两端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流流入通水管,由于通水管和连接管底部封闭,使得在水流的压力下,水进入连接管,随后通过孔洞流出连接管进入种植室,完成浇灌,由于种植室和连接管一一对应和孔洞的设置,使得种植室内腔的土壤可以受到均匀的浇灌,避免了传统垂直绿化结构浇灌出现的顶部和底部的土壤受浇灌不均匀所造成的绿化植物区域性死亡,且土壤由于吸水程度不一样而出现土壤软化不易固定植物根部,造成植物和土壤从垂直架掉落的现象。物和土壤从垂直架掉落的现象。物和土壤从垂直架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垂直绿化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它可以是城市建筑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门庭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栅栏绿化、坡面绿化、假山与枯树绿化、屋顶绿化等,标准模块垂直绿化系统,在植物选择和色块组成上可以更自由选择,且现场安装块、成活率高等特点,其中自动控制的滴灌施肥系统、湿度感应预警系统、叶面给水微喷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在立体绿化行业,垂直绿化中已成为中高端绿化的首选,垂直绿化的立地条件都比较差,所以选用的植物材料一般要求具有浅根性、耐贫瘠、耐干旱、耐水湿、对阳光有高度适应性等特点,例如,属于攀缘蔓性植物的有爬墙虎、牵牛、常春藤、葡萄、茑萝、雷公藤、紫藤、爬地柏等;属于阳性的植物有太阳花、五色草、鸢尾、景天、草莓等;阴性植物有虎耳草、三叶草、留兰香、玉簪、万年青等。
[0003]现有的垂直绿化结构通常采用从顶部和侧面浇灌,从顶部浇灌,当浇灌的水少时,由于土壤的吸水性,水流无法到达底部,容易出现底部的植物枯死,当浇灌的水多时,顶部的土壤吸水饱和,容易造成顶部植物被淹死,同时由于顶部土壤吸水过多,土壤变得松散,易脱落,当从侧面浇灌时,植物根系的土壤无法受到足够水的灌溉,并且由于水流的冲刷,极易造成表面的土壤流失,长时间会造成植物的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无法保证垂直绿化中植物受到水流均匀灌溉和土壤不易固定的问题,以此提出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壁均开设有种植室,所述种植室内腔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室侧壁两端开设有卡槽;
[0007]所述卡槽内腔滑动连接有铁丝网,所述主体内腔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灌溉管,且灌溉管和通水管相连通,所述灌溉管侧壁均开设有孔洞,所述通水管内腔转动连接有套管,且套管贯穿主体顶部,所述套管侧壁开设有出水口;
[0008]优选地,所述套管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且螺纹栓贯穿连接管侧壁;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大于套管直径,且连接管内径和套管内径相等,所述连接管和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柱;
[0010]优选地,所述孔洞设置为等间距等大小,所述出水口的直径和灌溉管直径相等;
[0011]优选地,所述种植室和连接管相对应,且连接管位于种植室内腔;
[0012]优选地,所述铁丝网设置为网格大小相等,等间距,且铁丝网铁丝直径和卡槽相卡合。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通水管、连接管、孔洞、铁丝网和种植室的配合,通过水流流入通水管,由于通水管和连接管底部封闭,使得在水流的压力下,水进入连接管,随后通过孔洞流出连接管进入种植室,完成浇灌,由于种植室和连接管一一对应和孔洞的设置,使得种植室内腔的土壤可以受到均匀的浇灌,避免了传统垂直绿化结构浇灌出现的顶部和底部的土壤受浇灌不均匀所造成的绿化植物区域性死亡,且土壤由于吸水程度不一样而出现土壤软化不易固定植物根部,造成植物和土壤从垂直架掉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种植室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正面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通水管和套管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101、种植室;102、卡槽;103、铁丝网;2、通水管;201、灌溉管;202、孔洞;203、连接管;204、螺纹栓;205、套管;206、出水口;207、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侧壁均开设有种植室101,种植室101内腔设置有种植土,种植室101侧壁两端开设有卡槽102。
[0022]卡槽102内腔滑动连接有铁丝网103,主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通水管2,通水管2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灌溉管201,且灌溉管201和通水管2相连通,灌溉管201侧壁均开设有孔洞202,通水管2内腔转动连接有套管205,且套管205贯穿主体1顶部,套管205侧壁开设有出水口206。
[0023]其中,套管205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203,连接管203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204,且螺纹栓204贯穿连接管203侧壁。
[002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首先将铁丝网103与卡槽102卡合,将绿化植物枝叶部分从铁丝网103网格部分漏出,在将水管卡合在连接管203内腔,转动螺纹栓204,将水管和连接管203固定,随后通水,水流顺着通水管2流动,接着进入各个灌溉管201,然后从孔洞202流出,进入种植土中,完成灌溉效果。
[0025]参照图3,其中,连接管203的直径大于套管205直径,且连接管203内径和套管205内径相等,连接管203和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07。
[0026]其中,孔洞202设置为等间距等大小,出水口206的直径和灌溉管201直径相等。
[002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确保水管和连接管203可以很好的固定,并且水流顺利流入通水管2内腔,再通过孔洞202均匀的流入种植土内。
[0028]参照图1和图3,其中,种植室101和连接管203相对应,且连接管203位于种植室101内腔;
[0029]其中,铁丝网103设置为网格大小相等,等间距,且铁丝网103铁丝直径和卡槽102相卡合。
[003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确保水流可以流入每一个种植室101内完成灌溉,且铁丝网103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将种植室101内腔的种植土很好的固定,避免了种植土的掉落。
[0031]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首先将铁丝网103与卡槽102卡合,绿化植物的枝叶部分从铁丝网103的网格部分漏出,铁丝网103可以有效的避免种植室101内腔的土壤由于灌溉后变得松软,容易掉落的问题,同时铁丝网103的网格部分也使绿化植物枝叶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会相互纠缠在一起,有利于光照和美化效果;再将水管卡合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侧壁均开设有种植室(101),所述种植室(101)内腔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室(101)侧壁两端开设有卡槽(102);所述卡槽(102)内腔滑动连接有铁丝网(103),所述主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通水管(2),所述通水管(2)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灌溉管(201),且灌溉管(201)和通水管(2)相连通,所述灌溉管(201)侧壁均开设有孔洞(202),所述通水管(2)内腔转动连接有套管(205),且套管(205)贯穿主体(1)顶部,所述套管(205)侧壁开设有出水口(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可持续生长垂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5)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203),所述连接管(203)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栓(204),且螺纹栓(204)贯穿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仁寿县佳品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