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1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防护层、保护层、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保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支撑管、支撑柱、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以及两个支撑块,保护层和防护层均固定在岸坡上,若干支撑座均固定在保护层上,若干支撑管分别固定在若干支撑座上,若干支撑柱分别滑动在若干支撑管内,若干支撑管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若干支撑柱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和两个支撑块,若干第一支撑板均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若干保护单元均滑动连接两个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种河道护岸结构不能对在岸坡坡顶上的人进行保护可能会降低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的问题。能会降低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的问题。能会降低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公开了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按结构材料类型主要有块石护岸、柳石护岸、石笼护岸、沉排护岸、增工护岸、混凝土块护岸、土工织物护岸、透水桩护岸、草皮护岸等。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203995U的中国专利——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倾斜固设于岸坡的坡面上,所述防护层表面固设有植被层,所述防护层表面沿防护层的倾斜方向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中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防护层垂直固设有位于收集槽侧边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植被层的底端,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延伸至收集槽底端的上方,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向靠近植被层的方向倾斜设置。
[0004]上述这种河道护岸结构没有在岸坡的坡顶上设置保护机构,让人在坡顶上不能被保护,从而导致人在岸坡的坡顶上时容易跌落到岸坡的河道内,从而可能会降低了岸坡的坡顶上人的安全性。
[0005]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河道护岸结构,以便解决上述一种河道护岸结构不能对在岸坡坡顶上的人进行保护可能会降低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护岸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河道护岸结构不能对在岸坡坡顶上的人进行保护可能会降低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防护层、保护层以及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保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支撑管、支撑柱、两个呈L形状的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支撑块以及两个支撑螺栓,保护单元包括保护框和六个斜杆,保护层和防护层分别固定在岸坡的顶面和坡面上,若干支撑座均固定在保护层顶面上,若干支撑管分别固定在若干支撑座顶面上,若干支撑柱分别滑动在若干支撑管内,若干支撑管侧面上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若干支撑柱侧面上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和两个支撑块,若干第一支撑板均抵接第二支撑板,且均与第二支撑板通过支撑螺栓螺纹连接,若干支撑块上均开设有支撑槽,若干保护框均滑动在两个支撑槽内,六个斜杆均固定在保护框内顶面和内底面上。
[000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当要形成对岸坡坡顶上的人的保护时,工作人员先把支撑柱放置到支撑管内,然后把两个第一支撑板分别抵接两个第二支撑板,再用两个支撑螺栓把两个第一支撑板分别螺纹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形成支撑柱和支撑管的固定连接,然后工作人员按照上述步骤把其余的支撑柱固定再支撑管内,再把若干的保护框的两端都滑入两个支撑槽内,即每两个支撑柱之间都有保护框,形成了对岸坡坡顶上的人的保护,本技术这种河道护岸结构采用保护机构可以实现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对在岸坡
坡顶上的人进行保护,提高了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采用防护层可以对河道的岸坡进行保护,减少了河道的岸坡受到河水的侵蚀和冲刷;采用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以及两个支撑螺栓可以便于支撑管和支撑柱的固定和分离,提高了支撑柱更换的便捷性。
[0009]进一步,还包括若干绿植机构,绿植机构包括绿植框、种植有绿植的绿植层、呈L形状的保护板以及动力单元,若干绿植框均固定在防护层上,若干绿植层分别固定在若干绿植框内,若干保护板均放置在绿植框顶面和侧面上,且遮蔽绿植框顶面,若干动力单元均固定在保护层顶面上,且均固定连接保护板。
[00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绿植层可以增加岸坡的观赏性,还可以固化土壤,绿植框和保护板可以在下雨时对绿植层进行保护,避免了雨水直接对绿植层的冲刷,保证了绿植层土壤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动力箱、两个动力座、动力螺纹杆、动力块、连接块以及导向杆,若干动力箱和若干动力座均固定在保护层顶面上,若干动力电机分别固定在若干动力箱内,若干动力电机的电机轴均穿过动力箱侧壁并固定连接动力螺纹杆,若干导向杆均固定连接两个动力座,若干动力螺纹杆均转动连接两个动力座,若干动力块分别螺纹连接若干动力螺纹杆,且分别滑动连接若干导向杆,若干连接块均一端固定连接动力块,另一端固定连接保护板。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动力电机可以对动力螺纹杆的转动提供动力,动力箱可以对动力电机进行保护,避免雨水对动力电机造成破坏,动力螺纹杆和导向杆可以便于动力块和连接块移动保护板,让非雨天时保护板保护遮蔽绿植框,让绿植层能够暴露出来供人欣赏,两个动力座可以对动力螺纹杆和导向杆进行支撑。
[0013]进一步,绿植机构还包括两个透气单元,透气单元包括顶端封闭的透气管和挡雨管,两个透气管均一端固定连接保护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挡雨管,两个透气管和两个挡雨管均向下倾斜设置。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透气管可以让绿植箱内的绿植层被保护板完全遮蔽时能够与外界空气接触,保证了绿植层的存活率,挡雨管可以避免雨水进入绿植箱内对绿植层进行浸泡和冲刷。
[0015]进一步,支撑单元还包括照明部,照明部包括照明螺纹杆、照明板、四个连接杆、发光体以及呈圆锥体状的保护罩,支撑柱顶面上开设有照明螺纹孔,照明螺纹杆螺纹连接照明螺纹孔,照明板固定在照明螺纹杆顶面上,且抵接支撑柱顶面,四个连接杆均一端固定照明板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保护罩底面上,发光体固定在照明板顶面上,且在保护罩正下方。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发光体可以在晚上给岸坡坡顶上的人进行照明,进一步提高了岸坡坡顶上的人的安全性,照明螺纹杆可以便于照明板与支撑柱的固定和分离,提高了发光体更换的效率,照明板、四个连接杆以及保护罩可以对发光体进行保护,减少了发光体被外界物体破坏的概率,增加了发光体的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支撑单元还包括呈圆台状的防雨罩,防雨罩固定在支撑柱侧面上,且抵接支撑管顶面。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防雨罩固定在支撑柱侧面上,且抵接支撑管顶面,可以避免雨水从支撑柱与支撑管之间的缝隙进入支撑管内,减少了雨水对支撑柱和
支撑管的侵蚀,增加了支撑管和支撑柱的使用寿命。
[0019]进一步,防雨罩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
[00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防雨罩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水或者雨水对防雨罩的侵蚀,增加了防雨罩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防雨罩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种河道护岸结构的主视图;
[00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层、保护层以及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保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座、支撑管、支撑柱、两个呈L形状的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支撑块以及两个支撑螺栓,保护单元包括保护框和六个斜杆,保护层和防护层分别固定在岸坡的顶面和坡面上,若干支撑座均固定在保护层顶面上,若干支撑管分别固定在若干支撑座顶面上,若干支撑柱分别滑动在若干支撑管内,若干支撑管侧面上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若干支撑柱侧面上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和两个支撑块,若干第一支撑板均抵接第二支撑板,且均与第二支撑板通过支撑螺栓螺纹连接,若干支撑块上均开设有支撑槽,若干保护框均滑动在两个支撑槽内,六个斜杆均固定在保护框内顶面和内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绿植机构,绿植机构包括绿植框、种植有绿植的绿植层、呈L形状的保护板以及动力单元,若干绿植框均固定在防护层上,若干绿植层分别固定在若干绿植框内,若干保护板均放置在绿植框顶面和侧面上,且遮蔽绿植框顶面,若干动力单元均固定在保护层顶面上,且均固定连接保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动力箱、两个动力座、动力螺纹杆、动力块、连接块以及导向杆,若干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洪岭张雷姜义志毛飞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南水利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