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12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属于不锈钢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在底座上一侧设置有叠放多个钢管的装料箱,装料箱底部出口端设置有用于释放钢管的放料机构,底座上设置有与放料机构接触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将钢管运输至底座另一侧并夹持钢管,底座上另一侧设第一抛光机构,底座上另一侧设第二抛光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料机构将钢管运输至底座另一侧并夹持钢管,第一抛光机构对夹持的钢管的内圆周侧壁抛光,第二抛光机构对夹持的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抛光,抛光后的钢管经过卸料板流出便于收集,避免了多次夹装对钢管造成的磕碰和划伤,同时能够依次完成对钢管的内圆周侧壁的抛光和对钢管外圆周侧壁的抛光。周侧壁的抛光和对钢管外圆周侧壁的抛光。周侧壁的抛光和对钢管外圆周侧壁的抛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钢管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
[0003]不锈钢钢管在初步加工后,需要对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现有的不锈钢钢管的抛光设备具有以下缺点:第一,现有设备无法对钢管进行有效的固定,出现夹持过松影响抛光或夹持过度对钢管表面造成损伤、钢管变形的问题,导致抛光质量较差,效率低,且不能很好的调节钢管与抛光磨头之间的位置,操作极其不便;第二,现有的不锈钢钢管夹持设备都是卡装方式,会对已经磨好的外圆造成损伤;第三,对不锈钢钢管的内、外圆两部工序的操作采用分开独立操作,工作效率低,两次人工转接装夹时会造成人为的磕碰的情况发生,产生不必要的划伤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操作方便、能对钢管进行有效固定的用于对不锈钢钢管加工的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夹持效果好、对不锈钢钢管的内圆周侧壁和外圆周侧壁进行打磨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上一侧设置有叠放多个钢管的装料箱,装料箱底部出口端设置有用于释放钢管的放料机构,底座上设置有与放料机构接触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将钢管运输至底座另一侧并夹持钢管,底座上另一侧设置有对夹持的钢管的内圆周侧壁抛光的第一抛光机构,底座上另一侧设置有对夹持的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抛光的第二抛光机构,底座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卸料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放料机构为: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在第一连接轴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撑架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底部挡盘连接,第一支撑架位于装料箱底部出口端,第一支撑架支撑叠放的多个钢管,第一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设置有与上料机构抵触的挡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块两侧分别加工有与上料机构抵触的斜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机构为:底座上一侧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管外圆周一侧的第二夹持板,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固定安装推杆的第三连杆,推杆与放料机构抵触;在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二连接轴一端与第一抛光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丝杠上的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丝杠上设置有滑板,滑板上端设置有第
五连杆、下端设置有第六连杆,滑板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杆一端抵触的第一抵触组件,第五连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抛光机构抵触的第二抵触组件,第六连杆上设置有第三抵触组件;底座上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钢管外圆周另一侧的第一夹持板,卸料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三夹持板在垂直方向运动的第一电缸,第三夹持板夹持钢管外圆周底部,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第三连接轴与第二连杆上的通孔卡接,第三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连杆接触、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三连接轴一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挡杆的第四连杆,挡杆与第六连杆上的第三抵触组件抵触,底座底部设置有靠近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二连杆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四连接轴的中轴线与第三连接轴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滑板在第一滑轨上沿水平方向滑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抵触组件、第二抵触组件与第三抵触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抵触组件为:滑板一端转动安装有抵触杆,抵触杆与第二连杆一端抵触,抵触杆一侧通过第一弹片与滑板一侧连接,抵触杆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片与滑板另一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抛光机构为:底座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花键轴,花键轴一端设置有与上料机构上的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底座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抵触组件抵触的抵触块,底座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三皮带轮同轴设置,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皮带轮转动连接,第四皮带轮与第二丝杠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分别与花键轴上的套筒、第二丝杠连接,第二支撑架上同轴设置有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第五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与花键轴上的第八皮带轮传动连接,第六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七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七皮带轮与第五连接轴连接,第五连接轴一端设置有对钢管的内圆周侧壁抛光的第一抛光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花键轴的中轴线与第二丝杠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抛光机构为:底座设置有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连接板沿水平运动的第二电缸,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沿第九连杆的挡板水平滑动的导向杆,导向杆上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弹簧,其中一个第四弹簧一端与导向杆一端的挡盘连接,其中一个第四弹簧另一端与第九连杆上的挡板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四弹簧一端与导向杆另一端的挡盘连接,另外一个第四弹簧另一端与第九连杆上的挡板另一侧连接,第五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五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第五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七连杆连接,第七连杆与底座底部的第四支撑板滑动连接,第七连杆一端与位于钢管外表面一侧的第三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抛光轮转动的第三电机,转动的第二抛光轮对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抛光;第五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第六齿轮,第九连杆上设置有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的第四齿条,底座底部的第七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夹持钢管一端内圆周侧壁的第二夹持块,第九连杆一端与第二夹持块连接,底座底部的第六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夹持块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一夹持块夹持钢管另一端内圆周,第二电机与第八连杆一端连接,第八连杆另一端设置有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齿
条,第五齿条的运动方向与第四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齿条所在的直线与第二齿条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第四齿条所在的直线与第五齿条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料机构将钢管运输至底座另一侧并夹持钢管,第一抛光机构对夹持的钢管的内圆周侧壁抛光,第二抛光机构对夹持的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抛光,抛光后的钢管经过卸料板流出便于收集,避免了多次夹装对钢管造成的磕碰和划伤,同时能够依次完成对钢管的内圆周侧壁的抛光和对钢管外圆周侧壁的抛光,本专利技术具有抛光效率高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二夹持板夹持钢管外圆周一侧,第二夹持板推动钢管继续水平运动,第二连杆运动至第三连接轴一端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底座(7)上一侧设置有叠放多个钢管(2)的装料箱(1),装料箱(1)底部出口端设置有用于释放钢管(2)的放料机构,底座(7)上设置有与放料机构接触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将钢管(2)运输至底座(7)另一侧并夹持钢管(2),底座(7)上另一侧设置有对夹持的钢管(2)的内圆周侧壁抛光的第一抛光机构,底座(7)上另一侧设置有对夹持的钢管(2)的外圆周侧壁抛光的第二抛光机构,底座(7)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卸料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机构为:底座(7)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303),在第一连接轴(303)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05),第一连接轴(303)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04),第一弹簧(304)一端与第一支撑架(305)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03)底部挡盘连接,第一支撑架(305)位于装料箱(1)底部出口端,第一支撑架(305)支撑叠放的多个钢管(2),第一支撑架(305)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杆(302),第一连杆(302)一端设置有与上料机构抵触的挡块(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301)两侧分别加工有与上料机构抵触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为:底座(7)上一侧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块(404),滑块(40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管(2)外圆周一侧的第二夹持板(403),滑块(404)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杆(419),第二连杆(419)上设置有固定安装推杆(421)的第三连杆(420),推杆(421)与放料机构抵触;在底座(7)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连接轴(402)转动的第一电机(407),第二连接轴(402)一端与第一抛光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405),第一皮带轮(405)通过第一皮带(406)与第一丝杠(409)上的第二皮带轮(428)传动连接,第一丝杠(409)上设置有滑板(418),滑板(418)上端设置有第五连杆(424)、下端设置有第六连杆(425),滑板(418)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杆(419)一端抵触的第一抵触组件,第五连杆(424)上设置有与第一抛光机构抵触的第二抵触组件,第六连杆(425)上设置有第三抵触组件;底座(7)上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钢管(2)外圆周另一侧的第一夹持板(401),卸料板(8)上设置有驱动第三夹持板(408)在垂直方向运动的第一电缸(410),第三夹持板(408)夹持钢管(2)外圆周底部,底座(7)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11),第一支撑板(411)上在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412),第三连接轴(412)与第二连杆(419)上的通孔(427)卡接,第三连接轴(412)上设置有第二弹簧(413),第二弹簧(413)一端与第二连杆(419)接触、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11)连接,第三连接轴(412)一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挡杆(422)的第四连杆(423),挡杆(422)与第六连杆(425)上的第三抵触组件抵触,底座(7)底部设置有靠近第一支撑板(411)的第二支撑板(414),第二支撑板(414)上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轴(416),第四连接轴(416)上设置有第三弹簧(415),第三弹簧(415)一端与第二连杆(419)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14)连接,第四连接轴(416)的中轴线与第三连接轴(41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417),滑板(418)在第一滑轨(417)上沿水平方向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抵触组件、第二抵触组件与第三抵触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抵触组件为:滑板(418)一端转动
安装有抵触杆(42602),抵触杆(42602)与第二连杆(419)一端抵触,抵触杆(42602)一侧通过第一弹片(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静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富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