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00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涉及纺织物,旨在解决为了防蚊,降低了窗帘布透气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防蚊层以及与其缝合连接的面层,防蚊层通若干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平纹组织,面层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面层上的若干凹部处均形成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气孔,提高了窗帘布的透气效果,通过竹纤维材质,能够提高抗菌纱的透气性和抗菌抑菌功能,通过艾草纤维具有抑菌、防臭、透气、驱蚊的性能,继而能够提高织物的抑菌、透气、驱蚊能力,方便人们使用。方便人们使用。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窗帘布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使用,除了具有阻挡户外热量流入到室内的节能效果和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眩目之外。它更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到户外,在传达了一种庭院生活的休闲理念同时创造出了新的居住空间,窗帘布不仅能使人们享受阳光的同时而不受紫外线的侵袭,阻挡过强的日光照射也是保护别墅内昂贵的装修以及家具的重要方法。
[0003]随着天气的炎热,各种蚊虫开始逐渐变多,人们不得不将窗帘布合上,来防止室外的蚊虫飞入室内,隔离效果较好,且还由于窗帘布较为厚实,使得窗帘布的透气效果降低,不方便人们使用。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包括防蚊层以及与其缝合连接的面层,所述防蚊层通若干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面层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所述面层上的若干凹部处均形成有透气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窗帘布挂在窗户上时,控制防蚊层朝向室外的一侧,当使用者将窗帘布合上时,防蚊层可以阻碍室外的蚊虫进入室内,起到一定的防蚊效果,由于防蚊层通过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平纹组织、面层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且在凹部处形成有透气孔,能够提高窗帘布的立体感和透气性,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和纬纱均包括加强纱、抗菌纱一和防蚊纱,所述抗菌纱一、防蚊纱、加强纱三者的捻向为S捻,且所述抗菌纱一、防蚊纱以及加强纱三者相间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和纬纱均由抗菌纱一、防蚊纱和加强纱组成,在经纬编织中,通过抗菌纱一和防蚊纱,能够综合提高织物的防蚊效果和抗菌能力,能抑制窗帘布在使用或者存放过程中细菌的滋生,到达抑制霉菌的滋生,继而能够减少霉变产生而影响人们使用,通过加强纱,且由于抗菌纱一、防蚊纱、加强纱三者的捻向为S捻,能够使得织物具备良好的编织强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一通过若干竹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防蚊纱通过若干艾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加强纱包括纱芯和若干缠绕在纱芯上的股纱。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纱一采用竹纤维材质,通过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抗菌抑菌、防臭、除螨和抗紫外线的功能,能够提高抗菌纱的透气性和抗菌抑菌功能,且防蚊纱采用艾草纤维,通过艾草纤维具有抑菌、防臭、透气、驱
蚊的性能,继而能够提高防蚊纱的抑菌、透气、驱蚊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抑菌、防臭、防蚊性能。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股纱通过若干亚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芯采用涤纶纤维材质,通过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弹性、耐皱性,能够提高纱芯的强度、弹性,且股纱采用亚麻纤维材质,通过亚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防静电、抗菌、凉爽的性能,能够提高股纱的吸湿、抗菌、防静电、凉爽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强度和抗菌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通过若干复合纱编织成集圈组织,且所述集圈组织为三针单列集圈组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以三路为一循环,其结构组织依次为:
[0016]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17]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0018]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通过三针道编织呈凹凸小网孔效应,能够提高织物的立体感,通过第一路和第三路结构组织依次采用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在面层表面形成有凸部,通过第二路结构组织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在面层表面形成凹部,提高了织物的透气效果,方便人们使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通过若干亲肤纱、抗菌纱二和精梳棉纱加捻而成,所述亲肤纱通过若干涤亚麻混纺纱加捻而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纱由亲肤纱、抗菌纱二、精梳棉纱组成,通过亲肤纱,能够提高了复合纱的亲肤性,具有柔软的质地,由于亲肤纱通过若干涤亚麻混纺纱加捻而成,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纱的抗皱性、吸湿性、透气性,通过抗菌纱二,能够提高复合纱的抗菌能力,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方便人们使用,并且通过精梳棉纱,能够提高了复合纱的吸湿性、柔软、坚实,能综合提高织物的柔软度、抗菌能力、透气性和吸湿性。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使用者将窗帘布挂在窗户上时,控制防蚊层朝向室外的一侧,当使用者将窗帘布合上时,防蚊层可以阻碍室外的蚊虫进入室内,起到一定的防蚊效果,由于防蚊层通过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平纹组织、面层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且在凹部处形成有透气孔,能够提高窗帘布的立体感和透气性,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防蚊层的组织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面层的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面层的意匠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中经纱和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中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防蚊层;2、面层;3、经纱;4、纬纱;5、透气孔;6、加强纱;7、抗菌纱一;8、防蚊纱;9、复合纱;10、亲肤纱;11、精梳棉纱;12、涤亚麻混纺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包括防蚊层1以及与其缝合连接的面层2,防蚊层1通若干经纱3和纬纱4编织成平纹组织,面层2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面层2上的若干凹部处均形成有透气孔5。
[0034]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经纱3和纬纱4均包括加强纱6、抗菌纱一7和防蚊纱8,抗菌纱一7、防蚊纱8、加强纱6三者的捻向为S捻,且抗菌纱一7、防蚊纱8以及加强纱6三者相间设置,加强纱6位于抗菌纱一7和防蚊纱8之间,抗菌纱一7通过若干竹纤维加捻而成,防蚊纱8通过若干艾草纤维加捻而成,加强纱6包括纱芯和若干缠绕在纱芯上的股纱,纱芯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股纱通过若干亚麻纤维加捻而成。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蚊层(1)以及与其缝合连接的面层(2),所述防蚊层(1)通若干经纱(3)和纬纱(4)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面层(2)通过单面三针道编织呈凹凸状,所述面层(2)上的若干凹部处均形成有透气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3)和纬纱(4)均包括加强纱(6)、抗菌纱一(7)和防蚊纱(8),所述抗菌纱一(7)、防蚊纱(8)、加强纱(6)三者的捻向为S捻,且所述抗菌纱一(7)、防蚊纱(8)以及加强纱(6)三者相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一(7)通过若干竹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防蚊纱(8)通过若干艾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加强纱(6)包括纱芯和若干缠绕在纱芯上的股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霉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嵋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