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572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包括道路本体以及设置在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所述道路本体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路基层、渗水层、找平层、粘接层和沥青面层,所述路基层与渗水层之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水平设置,且所述挡水板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腔,所述挡水板的顶壁开设有多个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沟连通;所述沥青面层内嵌设有若干导水管筒,所述导水管筒的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导水管筒的顶端与沥青面层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导水管筒的底端延伸至渗水层内。本申请具有沥青路面上不易产生积水的问题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而沥青混凝土是指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通过碎石、轧碎砾石、石屑、砂石、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混合,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0003]目前,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路面长期受车辆来自各个方向上载荷的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路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陷,降雨时,雨水容易汇集在路面上形成积水,车辆在通过时,积水容易飞溅到附近的车辆上,从而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上容易产生积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包括道路本体以及设置在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所述道路本体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路基层、渗水层、找平层、粘接层和沥青面层,所述路基层与渗水层之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水平设置,且所述挡水板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腔,所述挡水板的顶壁开设有多个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与引流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沟连通;所述沥青面层内嵌设有若干导水管筒,所述导水管筒的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导水管筒的顶端与沥青面层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导水管筒的底端延伸至渗水层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积水通过导水管筒导入渗水层内,通过渗水层将水渗入挡水板上,水通过挡水板上的引流口导入引流腔内,再通过排水口导入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内,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路面积水。
[0007]可选的,所述引流口处固定设置有挡土塞,所述挡土塞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滤沙,所述滤沙包覆在砂袋内,所述挡土塞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通水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土塞内的砂袋和滤沙对进入引流腔内的水中的沙土进行过滤,一定程度上防止渗水层中的泥土进入到引流腔内,在引流腔内堆积,造成引流口或引流腔的堵塞;并且,通过挡土塞还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渗水层内出现砂土流失,使道路本体内部出现空洞,并导致路面塌陷。
[0009]可选的,所述导水管筒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两端均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滑动穿设在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一管体用于嵌设在渗水层内,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嵌设在沥青面层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水管筒分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使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相对滑动,当沥青路面出现下陷时,第二管体的顶端始终与沥青面层的上表面齐平,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导水管筒凸出沥青面层的表面,并扎破行驶车辆的车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滤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一定程度上防止路面的碎石或垃圾等进入到第二管体内,造成导水管筒堵塞。
[0013]可选的,所述引流腔内固定设置有若干肋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水板内部开口引流腔,导致挡水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下降,通过引流腔内的若干肋板增加挡水板的结构强度。
[0015]可选的,所述沥青面层通过粒径为0

5mm的硬质火成岩机制砂做细集料、石灰岩矿粉做填料与沥青材料混合而成,且所述沥青面层的厚度为2.8

3.2cm;所述硬质火成岩机制砂在沥青面层内的掺量为15

18%,所述石灰岩矿粉在沥青面层内的掺量为15

18%,所述沥青材料在沥青面层内的掺量为64

70%。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面层的厚度越大,表面的抗形变能力越差,为使路面在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路面的抗形变能力;经专利技术人研究测试,发现将沥青面层的厚度控制在2.8

3.2cm之间,并使沥青面层内通过粒径为0

5mm的硬质火成岩机制砂做细集料、石灰岩矿粉做填料与沥青材料混合而成,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优异,耐久性好,且抗车辙性能突出,并且还具备一定的抗水损能力等特点,从而大大增加道路本体的使用寿命长。
[0017]可选的,所述渗水层通过钢渣碎石与少量混凝土粘合料混合而成,且所述渗水层的厚度为18

22cm;所述钢渣碎石的粒径为15

30mm,所述钢渣碎石在渗水层内的掺量为80

87%,所述混凝土粘合料在渗水层内的掺量为13

20%,所述渗水层的空隙率为18

25%。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粒径在15

30mm之间的钢渣碎石,使钢渣碎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用于供水通过,并且钢渣碎石具备足够的硬度,在承受路面压力时不易破碎;之后通过混凝土粘合料对钢渣碎石进行稳定,减少各钢渣碎石之间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增加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找平层内嵌设有钢网层,所述钢网层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筋条,所述筋条嵌设在渗水层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找平层内设置钢网层,并通过果敢筋条使找平层与渗水层连接,增加找平层结构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防止路面载荷过大时,渗水层内的钢渣碎石移动,导致找平层产生裂缝。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道路本体在施工时,先在道路施工位置铺筑好路基层,并在路基层的两侧设置
好排水沟;S2、在路基层上铺设好挡水板,并使挡水板上的排水口与排水沟连通;S3、在挡水板上投放钢渣碎石,钢渣碎石投放的高度控制18

22cm之间,将钢网层铺设在钢渣碎石上,并使钢网层上的筋条插入钢渣碎石内,将导水筒的第一管体插入钢渣碎石内,向钢渣碎石上投放少量混凝土,对钢渣碎石进行稳固,形成渗水层;S4、渗水层铺筑完成后,在渗水层上铺设找平层,并使钢网层嵌设在找平层内;S5、在找平层上铺设粘接层,并在粘接层上铺设沥青面层,并使导水管筒的第二管体的顶端与沥青面层的上表面齐平,完成道路本体的施工。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路面积水通过导水管筒导入渗水层内,通过渗水层将水渗入挡水板上,水通过挡水板上的引流口导入引流腔内,再通过排水口导入道路本体两侧的排水沟内,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路面积水;2.沥青面层的厚度越大,表面的抗形变能力越差,为使路面在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本体(1)以及设置在道路本体(1)两侧的排水沟(2),所述道路本体(1)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路基层(11)、渗水层(12)、找平层(13)、粘接层(14)和沥青面层(15),所述路基层(11)与渗水层(12)之间设置有挡水板(3),所述挡水板(3)水平设置,且所述挡水板(3)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腔(31),所述挡水板(3)的顶壁开设有多个与引流腔(31)连通的引流口(32),所述挡水板(3)上开设有与引流腔(31)连通的排水口(34),所述排水口(34)与排水沟(2)连通;所述沥青面层(15)内嵌设有若干导水管筒(4),所述导水管筒(4)的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导水管筒(4)的顶端与沥青面层(15)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导水管筒(4)的底端延伸至渗水层(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32)处固定设置有挡土塞(35),所述挡土塞(35)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滤沙(351),所述滤沙(351)包覆在砂袋内,所述挡土塞(35)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通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筒(4)包括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所述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的两端均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42)滑动穿设在第一管体(41)内,所述第一管体(41)用于嵌设在渗水层(12)内,所述第二管体(42)用于嵌设在沥青面层(1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42)远离第一管体(4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滤网(4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31)内固定设置有若干肋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铺筑的沥青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15)通过粒径为0

5mm的硬质火成岩机制砂做细集料、石灰岩矿粉做填料与沥青材料混合而成,且所述沥青面层(15)的厚度为2.8

3.2cm;所述硬质火成岩机制砂在沥青面层(15)内的掺量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军林斌徐霄果钱虹韩营群汤培强宋从超汪巧君王周康任侁谢松晁刘欣彭佳升包博今史益樵戴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塘江海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