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46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能够显示图像;图像采集部件,包括: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显示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变焦透镜,能够调节入射光线传输路径,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003]为了使得电子设备具有集成图像采集功能,需要在电子设备中集成摄像头组件。对于采用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的电子设备,相对于采用自动对焦摄像头组件的方案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以及设备厚度,但是无法实现摄像调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06]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能够显示图像;
[0007]图像采集部件,包括: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显示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变焦透镜,能够调节入射光线传输路径,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
[0008]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变焦透镜包括:在所述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入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电极以及第二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之间的透光介质;
[0009]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之间的控制电压能够控制光线在所述透光介质中的传输路径。
[0010]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组件为LCD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011]复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液晶层作为所述透光介质;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所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一区域无交叠。
[0012]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具有用于图像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电极;
[0013]所述显示控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且与所述第二区域无交叠。
[0014]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控制电极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区域中液晶分子偏转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
[0015]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位于同一层。
[0016]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具有
多个彩膜单元;
[0017]所述彩膜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且与所述第二区域无交叠。
[0018]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一偏光片;
[0019]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偏光片;
[0020]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以及所述第二偏光片在所述第二区域均具有第一通孔。
[0021]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背光组件;
[0022]其中,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感光窗口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
[0023]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液晶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一配向膜,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具有所述第一配向膜;
[0024]所述液晶层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具有所述第二配向膜。
[0025]优选的,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组件在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三通孔,所述变焦透镜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A

A

方向的切面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透镜在一个透光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透镜在另一个透光状态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9]根据摄像头组件是否能够进行变焦,摄像头组件包括:固定对焦(FF)摄像头组件和自动对焦(AF)摄像头组件。相对于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自动对焦摄像头组件具有更好的拍照性能,在不同的拍照距离下都可以通过调焦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0040]如果直接在电子设备中集成自动对焦摄像头组件,由于自动对焦摄像头组件需要通过音圈马达(VCM)来调节镜头在光轴方向的前后移动,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因此在镜头光轴方向上需要预留调节镜头移动空间距离,将会增大电子设备的厚度。而且音圈马达与镜头需要通过壳体一体封装以及配套的机械运动结构,导致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增大。
[0041]有鉴于此,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42]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能够显示图像;
[0043]图像采集部件,包括: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显示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变焦透镜,能够调节入射光线传输路径,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
[004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在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的入光侧设置变焦透镜,通过焦距可调节的变焦透镜调节所述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的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能够显示图像;图像采集部件,包括: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组件显示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变焦透镜,能够调节入射光线传输路径,以调节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变焦透镜包括:在所述固定对焦摄像头组件入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电极以及第二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之间的透光介质;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之间的控制电压能够控制光线在所述透光介质中的传输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组件为LCD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复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液晶层作为所述透光介质;所述第一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所述第二透光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所第一透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光电极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与所述第一区域无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具有用于图像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电极;所述显示控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且与所述第二区域无交叠。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攀登胡佳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