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24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包括:箱体,被构造成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茶叶的箱体空间;隔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出料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底部;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空间分隔成上腔、中腔及下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替性转动以开启上腔和中腔将指定量的茶叶完全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排落并铺设于出料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茶叶均匀的铺设于传送带上以提升对茶叶的烘干效果。提升对茶叶的烘干效果。提升对茶叶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由于茶叶中富含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和其他多种有益成分,使得茶具有众多保健功效,例如茶叶中含量最多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得益于茶的多种保健功能,使得茶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0003]茶叶的加工涉及到烘干步骤,一般的烘干步骤是将茶叶放置在传送带上送入到热风机内进行烘干,茶叶是从上一个处理步骤上直接落入到传送带上的,因此传送带上的茶叶分别并不均匀,容易产生扎堆情况,影响对茶叶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包括:箱体,被构造成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茶叶的箱体空间;隔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出料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底部;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空间分隔成上腔、中腔及下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替性转动以开启上腔和中腔将指定量的茶叶完全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排落并铺设于出料板上。
[0007]进一步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板,设于第一隔板的运动轨迹上;连接盒,转动连接于箱体上;震动机构,在出料板上产生晃动;第一隔板为中空结构,第一隔板上设有空腔;出料板设于连接盒内。
[0008]进一步的,震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设于连接盒内;连接盘,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块,设于出料板底部;连接柱,设于第一电机一侧;伸缩杆,用于连接连接块和连接柱;连接块转动连接于连接盘上。
[0009]进一步的,空腔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一端设有配重球,空腔内还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于配重球一侧。
[0010]进一步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输气管,设于第一隔板上方;密封件,设于第一隔板上;第一隔板抵在支撑板上时,输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一隔板表面相平行。
[0011]进一步的,密封件包括:连接杆,设于第一隔板上;密封块,设于连接杆上;密封块上设有将气流引至第一隔板上的导流槽。
[0012]进一步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导料板,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凸轮,推动导料板间断性转动;连接管,设于箱体上;叶轮,与凸轮相连;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进气管和出气管。
[0013]进一步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轮,设于第一隔板上;第二传动轮,设于第二隔板上;电推杆,设于箱体上;连接板,设于电推杆的活塞杆上;第一传动轮上设有第一扭簧,第二传动轮上设有第二扭簧,第一传动轮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绳与连接板相连,第二传动轮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绳与连接板相连。
[0014]进一步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轮,设于连接盒上;第二电机,设于箱体上;第四传动轮,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传动配合。
[0015]进一步的,出料板上设有隔腔和多个与隔腔相通的喷气孔,连接块上设有连通隔腔和伸缩杆的连接腔。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将茶叶均匀的铺设于传送带上以提升对茶叶的烘干效果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8]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箱体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第一隔板处的放大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震动机构处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连接管处的剖视图;
[0025]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连接管处的放大图;
[0026]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箱体处的剖视图;
[0027]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震动机构处的放大图;
[0028]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安装管处的剖视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扇叶处的放大图;
[0030]图11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箱体剖视图一;
[0031]图12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密封片处的放大图;
[0032]图13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箱体剖视图二;
[0033]图14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的第二推杆处的放大图。
[003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5]101、箱体;102、连接盒;1021、第三传动轮;103、出料板;1031、连接块;104、安装架;1041、第二电机;1042、第四传动轮;105、电推杆;1051、连接板;1052、连接架;106、第一隔板;106a、空腔;1061、第一传动轮;1062、连接杆;1063、密封块;1064、配重球;1065、连接弹簧;1066、第三连接绳;1067、安装板;1068、第一挡板;107、第二隔板;1071、第二传动轮;108、支撑板;109、输气管;110、第一电机;1101、连接盘;111、连接柱;112、伸缩杆;113、连接管;1131、第一进气管;1132、出气管;114、导料板;115、凸轮;1151、叶轮;
[0036]201、出料板;201a、隔腔;201b、喷气孔;201c、连接腔;2011、连接块;2012、均气板;202、套管;203、第一推杆;204、密封板;2041、密封弹簧;
[0037]301、安装管;301a、活动槽;3011、凸条;302、第二挡板;302a、第一开口;303、第三挡板;303a、第二开口;304、风扇;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包括:箱体,被构造成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茶叶的箱体空间;其特征在于:隔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出料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空间分隔成上腔、中腔及下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交替性转动以开启上腔和中腔将指定量的茶叶完全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排落并铺设于所述出料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运动轨迹上;连接盒,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上;震动机构,在所述出料板上产生晃动;所述第一隔板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空腔;所述出料板设于所述连接盒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设于所述连接盒内;连接盘,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块,设于所述出料板底部;连接柱,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一侧;伸缩杆,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设有配重球,所述空腔内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配重球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制作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气管,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冬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茶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