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生物矿化的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对再生材料的预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让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沉积致密的碳酸钙涂层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物理回收方法处理废弃玻璃钢时,经过清洗、切割、粉碎和研磨四个环节的回收处理,最终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再生玻璃钢材料,一般为纤维和粉末的混杂体。再生纤维和粉末都可以作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部分骨料或替代填料。而为了使再生玻璃钢纤维作为混凝土中的钢筋获得最大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需要对再生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再生纤维与混凝土的附着力,同时保护纤维免受碱性介质的影响。现有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纤维表面的打磨、硅烷偶联剂醇解改性和表面改性后的分散性处理。玻璃纤维是由玻璃经过一系列工艺制造得到的,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SiO2会和碱反应发生刻蚀作用,使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凹陷进而发生破坏,因而玻璃纤维一直都有不耐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矿化的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先将再生玻璃钢纤维放入菌液中共培养一定时间之后将再生玻璃钢纤维取出均匀地平铺在塑料盒内,倒入取出再生玻璃钢纤维后剩余的菌液和配制好的与微生物培养基中的尿素等摩尔浓度的乙酸钙溶液使生成的碳酸钙大量沉积在再生玻璃钢纤维的表面,倾倒上清液后进行烘干,使碳酸钙固着在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获得表面具有致密碳酸钙层的再生玻璃钢纤维,提高了其长久的耐碱性及与水泥基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到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组成和含量分别为:尿素1.31~4.50份大豆蛋白胨0.22~0.37份牛肉浸膏0.13~0.23份一水乙酸钙粉末3.82~13.21份再生玻璃钢纤维5.25~6.11份去离子水74.95~86.73份巴氏芽孢杆菌母液1.49~1.73份;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原料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尿素1.31~4.50份,大豆蛋白胨0.22~0.37份,牛肉浸膏0.13~0.23份,37.475~43.365份的去离子水,巴氏芽孢杆菌母液1.49~1.73份;第二组为一水乙酸钙粉末3.82~13.21份,37.475~43.365份的去离子水;第三组为再生玻璃钢纤维5.25~6.11份;(2)将第一组的1.31~4.50份尿素、0.22~0.37份大豆蛋白胨和0.13~0.23份牛肉浸膏加到37.475~43.365份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锥形瓶分装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121℃,15min)待冷却至室温后在洁净工作台上接种先前配制好的1.49~1.73份巴氏芽孢杆菌母液,获得菌液;(3)将第三组的5.25~6.11份再生玻璃钢纤维加到步骤(2)的锥形瓶中,之后放到振荡培养箱中进行预培养,培养温度设置为30℃,转速150rpm,时间12
‑
36h,培养结束后将再生玻璃钢纤维从菌液中滤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