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96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形模具,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合的底板、后模、前模、中板和面板,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整形的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形模具包括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通过各个整形机构的配合,使整形模具集中内撑、外拉、外压等多个运动方式进行整形,集多功能于一体,经一套模具即可达到多处整形的目的,将以往的三四套整形模具集中在一套模具上一步整形到位,具有整形工序少,工作效率高,整形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形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形成本低等突出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形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通过注射成型制备得到的中空的腔体类零件(如不锈钢管接头),在后续烧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烧结变形严重,侧壁与顶面有外鼓以及内凹的情况。
[0003]在对上述中空的腔体类零件进行烧结后,往往需要采用多套整形模具进行整形,使用的模具数量多,整形工序多,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针对上述缺陷,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整形模具以适用该类中空的腔体类零件烧结后的整形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整形工序少,工作效率高的整形模具,该整形模具集多功能于一体,经一套模具即可达到多处整形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整形模具,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合的底板、后模、前模、中板和面板,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整形的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
[0006]所述第一整形机构与第二整形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对侧边,所述第一整形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镶件、第一行位、第一行位镶件和与所述第一行位相互配合的第一铲基,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镶件与第一行位连接,所述第一行位镶件与第一行位连接;所述第二整形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镶件、第二行位、第二行位镶件和与所述第二行位相互配合的第二铲基,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第二气缸镶件与第二行位连接,所述第二行位镶件与第二行位连接;
[0007]所述第三整形机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另一对侧边的行位铲基机构,所述行位铲基机构包括第三行位、第三行位镶件和与所述第三行位相互配合的行位座和第三铲基,所述第三行位镶件与第三行位连接;
[0008]所述第一行位与第二行位卡设于一对所述第三行位之间;所述第一行位镶件、第二行位镶件和一对所述第三行位镶件围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铲基、第二铲基、第三铲基的上部均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前模并与所述中板连接;
[0009]所述第四整形机构包括前模镶件,所述前模镶件的上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前模并与所述中板连接,所述前模镶件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中。
[0010]上述整形模具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行位两侧设有第一压块,且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抵设于所述第三行位上;所述第三行位的两侧也设有第三压块,所述第三压块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抵设于所述第一压块上。
[0011]上述整形模具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整形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的两端分别抵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行位上,且所述第二行位卡设于一对所述第二块体
之间。
[0012]上述整形模具中,优选的,所述第三铲基包括一对设于所述行位座两侧的侧铲基和一个设于所述行位座和第三行位之间的中铲基,且所述中铲基卡设于一对所述侧铲基之间。
[0013]上述整形模具中,优选的,所述前模和后模之间还包括导柱系统,所述导柱系统包括导柱、导柱槽和弹簧,所述导柱设于所述前模上,所述导柱槽设于所述后模上,所述弹簧串设于所述导柱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技术的整形模具包括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通过各个整形机构的配合,使整形模具集中内撑、外拉、外压等多个运动方式进行整形,集多功能于一体,经一套模具即可达到多处整形的目的,将以往的三四套整形模具集中在一套模具上一步整形到位,具有整形工序少,工作效率高,整形成本低等突出优势。
[0016]2、本技术中的整形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中整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2中A

A面的剖切视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中整形模具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底板与后模处)。
[0022]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23]图6为实施例中整形模具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面板、中板与前模处,已倒置,与图4结合可为一整体)。
[0024]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底板;2、后模;3、前模;4、中板;5、面板;6、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镶件;8、第一行位;9、第一行位镶件;10、第一铲基;11、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镶件;13、第二行位;14、第二行位镶件;15、第二铲基;16、第三行位;17、第三行位镶件;18、行位座;19、第三铲基;191、侧铲基;192、中铲基;20、前模镶件;21、第一压块;22、第三压块;23、第二块体;24、导柱;25、导柱槽;2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28]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整形模具,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合的底板1、后模2、前模3、中板4和面板5,前模3与后模2之间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整形的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
[003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整形机构与第二整形机构相对设置于第一腔室的一对侧边,第一整形机构包括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镶件7、第一行位8、第一行位镶件9和与第一行位8相互配合的第一铲基10,第一气缸6通过第一气缸镶件7与第一行位8连接,第一行位镶件9与第一行位8连接;第二整形机构包括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镶件12、第二行位13、第二行位镶件14和与第二行位13相互配合的第二铲基15,第二气缸11通过第二气缸镶件12与第二行位13连接,第二行位镶件14与第二行位13连接;
[0032]第三整形机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第一腔室另一对侧边的行位铲基机构,行位铲基机构包括第三行位16、第三行位镶件17和与第三行位16相互配合的行位座18和第三铲基19,第三行位镶件17与第三行位16连接;
[0033]第一行位8与第二行位13卡设于一对第三行位16之间;第一行位镶件9、第二行位镶件14和一对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合的底板(1)、后模(2)、前模(3)、中板(4)和面板(5),所述前模(3)与后模(2)之间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整形的第一整形机构、第二整形机构、第三整形机构与第四整形机构;所述第一整形机构与第二整形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对侧边,所述第一整形机构包括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镶件(7)、第一行位(8)、第一行位镶件(9)和与所述第一行位(8)相互配合的第一铲基(10),所述第一气缸(6)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镶件(7)与第一行位(8)连接,所述第一行位镶件(9)与第一行位(8)连接;所述第二整形机构包括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镶件(12)、第二行位(13)、第二行位镶件(14)和与所述第二行位(13)相互配合的第二铲基(15),所述第二气缸(11)通过所述第二气缸镶件(12)与第二行位(13)连接,所述第二行位镶件(14)与第二行位(13)连接;所述第三整形机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另一对侧边的行位铲基机构,所述行位铲基机构包括第三行位(16)、第三行位镶件(17)和与所述第三行位(16)相互配合的行位座(18)和第三铲基(19),所述第三行位镶件(17)与第三行位(16)连接;所述第一行位(8)与第二行位(13)卡设于一对所述第三行位(16)之间;所述第一行位镶件(9)、第二行位镶件(14)和一对所述第三行位镶件(17)围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铲基(10)、第二铲基(15)、第三铲基(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民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