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88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器芯组、引出线和盖板,电容器外壳的相对两个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向上凹进的外壳凹槽,引出线包括横向引出直线段和竖向引出直线段,四条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穿过四个外壳凹槽,盖板置于电容器外壳内的下端,盖板设有竖向的盖板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实现直插式安装,又能形成用于定位固定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在机械振动应力以及工作温度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引出线因为本身被定位固定且不从密封胶表面引出而不会出现与密封胶之间开裂的问题,确保电容器性能不受影响,增强了电容器的环境适应性,同时灌封密封胶前不再需要定位工装,节省了成本且引出线定位精度高。引出线定位精度高。引出线定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属于薄膜电容器的生产


技术介绍

[0002]薄膜电容器也称为有机介质薄膜电容器,常采用直插式结构,即在电路板上主要采用插装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简称直插式薄膜电容器。
[0003]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包括封装外壳1、电容器芯子 2和直引出线3,两条直引出线3为一组,两组直引出线3分别与电容器芯子2 的两端连接,电容器芯子2置于封装外壳1内并通过灌注环氧树脂4密封固定,直引出线3直接从环氧树脂4中穿出作为外部引出电极;直引出线3通常为镀锡铜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电容器芯子2的喷金端面上,形成电容器内部的电气连接。
[0004]上述传统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的缺陷如下:
[0005]由于直引出线3直接从环氧树脂4的端面穿出,而直引出线3的材质一般为镀锡铜线,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环氧树脂4之间的结合能力较差,在机械振动应力以及工作温度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直引出线3与环氧树脂4之间容易开裂,降低密封可靠性,形成外部物质侵入内部的细微通道,降低电容器性能,影响电容器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在灌封前需要另外的定位工装对直引出线3 进行定位才能完成产品的灌注封装,直引出线3的定位精度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0006]另外,如图3所示,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整机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通常会在印制板6的双面安装直插式薄膜电容器5,双面安装过程中,由于两组直引出线3之间的间距、每一组的两条直引出线3之间的间距均相同,所以在双面安装时其焊接位置相同,导致两个直插式薄膜电容器5之间只能错位安装,不能对位安装,如图3所示,这将大大降低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引出线与密封胶 (一般为环氧树脂)之间不会开裂的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9]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器芯组和引出线,两条所述引出线为一组,两组所述引出线分别与所述电容器芯组的两端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所述引出线伸出所述密封胶外,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还包括盖板,设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开口端向下,所述电容器外壳的两个侧壁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向上凹进的外壳凹槽,所述引出线从靠近所述外壳凹槽的位置开始先向外侧横向弯折90
°
形成横向引出直线段、再向下弯折90
°
形成竖向引出直线段,四条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穿过四个所述外壳凹槽,横向的所述盖板的
横向形状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横向形状相同,所述盖板的横向尺寸略小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横向尺寸,所述盖板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内的下端并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内壁紧密接触,四条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盖板的上面接触,四条所述引出线的竖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和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盖板设有竖向的盖板通孔。
[0010]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盖板与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实现对引出线更加稳定可靠的定位和支撑,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外壁分别设有两个外凸的凸台,四个所述凸台分别置于四个所述外壳凹槽内并紧密接触,所述凸台的外壁与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对应外壁齐平。
[0011]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对引出线更加稳定可靠的定位和固定,所述外壳凹槽的上端宽度减小至略大于所述引出线的外径形成外壳穿线槽,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有下凹的凸台凹槽,所述外壳穿线槽与对应的所述凸台凹槽共同形成圆形的穿线孔且四条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穿过四个该穿线孔。
[0012]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设置凸台且提高盖板与电容器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凸台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边,所述凸台设于对应的所述凸边的外壁,所述凸边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凸台凹槽对应的凸边凹槽,所述凸台凹槽的槽底与对应的所述凸边凹槽的槽底等高,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凸台凹槽与所述凸边凹槽内。
[0013]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在同一个电路板上实现双面对位安装以节省安装空间,设所述电容器外壳上设有所述外壳凹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外壳侧壁和第二外壳侧壁,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上的两个所述外壳凹槽之间的距离大于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上的两个所述外壳凹槽之间的距离。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将引出线进行两次90
°
弯折,既能实现直插式安装,又能形成用于定位固定的横向引出直线段,通过在电容器外壳上设置外壳凹槽对横向引出直线段进行定位,通过增加盖板对横向引出直线段进行支撑定位,且引出线不是从密封胶表面引出,所以,在机械振动应力以及工作温度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引出线因为本身被定位固定且不从密封胶表面引出而不会出现与密封胶之间开裂的问题,外部物质不能侵入电容器内部,确保电容器性能不受影响,增强了电容器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在灌封密封胶前不再需要另外的定位工装对引出线进行定位,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引出线的定位精度高。通过将两组引出线错位定位,能够实现在同一个电路板上的双面对位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机箱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传统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组装前的立体爆炸图;
[0017]图2是传统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0018]图3是传统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双面安装时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组装前的立体爆炸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组装前的立体爆炸图中

A”的放大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双面安装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4

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7、电容器芯组12、引出线13和盖板19,两条引出线13为一组,两组引出线13分别与电容器芯组12的两端连接,电容器芯组12置于电容器外壳 7内并通过密封胶20密封固定,引出线13伸出密封胶20外,设电容器外壳7 的开口端向下,电容器外壳7的相对两个侧壁(即第一外壳侧壁9和第二外壳侧壁8)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向上凹进的外壳凹槽11,引出线13从靠近外壳凹槽11的位置开始先向外侧横向弯折90
°
形成横向引出直线段14、再向下弯折90
°
形成竖向引出直线段15,四条引出线13的横向引出直线段14分别穿过四个外壳凹槽11,横向的盖板19的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器芯组和引出线,两条所述引出线为一组,两组所述引出线分别与所述电容器芯组的两端连接,所述电容器芯组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所述引出线伸出所述密封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还包括盖板,设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开口端向下,所述电容器外壳的两个侧壁的下端分别设有两个向上凹进的外壳凹槽,所述引出线从靠近所述外壳凹槽的位置开始先向外侧横向弯折90
°
形成横向引出直线段、再向下弯折90
°
形成竖向引出直线段,四条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穿过四个所述外壳凹槽,横向的所述盖板的横向形状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横向形状相同,所述盖板的横向尺寸略小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横向尺寸,所述盖板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内的下端并与所述电容器外壳下端的内壁紧密接触,四条所述引出线的横向引出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盖板的上面接触,四条所述引出线的竖向引出直线段分别置于所述电容器外壳和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盖板设有竖向的盖板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科陈红晓安卫军余清王诚付林邓小龙郑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