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8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属于超声波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和预压弹簧;定子机构包括金属空心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状的单模压电振子和两对压电陶瓷片;两对压电陶瓷片分别设于单模压电振子的两对侧边的外侧面上,两对侧边的内侧面上分别为一对第一圆弧面和一对第二圆弧面;每对压电陶瓷片的极化方向相反;转子机构包括设于转轴的一对转子;单模压电振子套设于一对转子上,且两对圆弧面作为摩擦界面,与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一定子的一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或二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实现转子机构的顺时针运动输出或逆时针运动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波电机
,具体是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

技术介绍

[0002]超声压电电机是一种新型驱动器,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通过定动子之间的摩擦作用将定子微幅振动转换为动子的宏观运动,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与电磁电机相比,压电电机具有结构紧凑、响应速度快、位移分辨率高、低速大转矩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光学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精密设备等领域。
[0003]根据振动模式的个数,超声压电电机可分为单模电机和多模电机。多模电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振动模态进行频率简并,因此在设计时对定子的尺寸要求严格,增加了结构设计难度,降低了电机设计的灵活性。此外多模电机需要多个驱动信号和信号之间的精确相位控制,这导致控制系统较为复杂。
[0004]而单模超声电机只需要单模态驱动,采用单相信号控制,可以简化控制电路,具有紧凑的结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单模超声电机有一个主要缺点:单定子难以实现双向运动。为了实现双向运动,单模超声电机中常使用不对称电信号驱动和不对称结构驱动,这会导致结构的复杂性和装配问题,电机体积较大,难以同时实现结构简单、体积小和双向驱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利用两个独立的频率和振动模态进行激励,通过定子和动子之间的摩擦耦合来驱动转子实现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实现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
[0006]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和预压弹簧5;所述定子机构包括单模压电振子1和两对压电陶瓷片;所述单模压电振子1为金属的空心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框架的轴向一侧面的上下一对边框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弧面11,且一对第一圆弧面11上下对称;平行四边形框架的轴向另一侧面的上下一对边框上分别设有第二圆弧面12,且一对第二圆弧面12上下对称;一对压电陶瓷片为第一压电陶瓷片7和第二压电陶瓷片8,中心对称固定设于单模压电振子1上下对称的一对边框的外侧面上,且第一压电陶瓷片7和第二压电陶瓷片8的极化方向相反;另一对压电陶瓷片为第三压电陶瓷片9和第四压电陶瓷片10,中心对称固定设于单模压电振子1左右对称的一对边框的外侧面上,且第三压电陶瓷片9和第四压电陶瓷片10的极化方向相反;所述转子机构包括一对转子和转轴2;一对转子为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4,设于转轴2上,且能在转轴2上沿着轴向滑动;所述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4为结构相同的圆锥台状,且小直径端相对位于转轴2上;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端盖21,另一端上开设有一条以上的卡槽22,每条卡槽22内
配合设有卡簧6;所述预压弹簧5套设在端盖21和与之相邻的一对转子中的一个转子之间的转轴2上,并紧压端盖21和与之相邻的一对转子中的一个转子;所述定子机构的单模压电振子1套设于所述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上,且单模压电振子1的一对圆弧面作为摩擦界面,与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所述定子机构具有两个工作模态:当两对压电陶瓷片同时施加一阶频率的电压信号时,实现一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一对第一圆弧面11和一对第二圆弧面12表面质点的运动轨迹为经过第二四象限的斜线轨迹,单模压电振子1与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实现转子机构的顺时针运动输出;当两对压电陶瓷片同时施加二阶频率的电压信号时,实现二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一对第一圆弧面11和一对第二圆弧面12表面质点的运动轨迹为经过第一三象限的斜线轨迹,单模压电振子1与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实现转子机构的逆时针运动输出;通过施加一阶频率的电压信号或二阶频率的电压信号,实现两个工作模态的切换;所述一阶频率的电压信号或二阶频率的电压信号均为正弦波激励信号。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单模压电振子1的材料为磷青铜;所述第一转子3、第二转子4和转轴2的材料为不锈钢。
[0008]所述单模压电振子1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的锐角夹角为60
°

[0009]所述两对压电陶瓷片的材料均为PZT

4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或PZT

5锆钛酸铅压电陶瓷。
[0010]所述转轴2为径向对称两侧削扁的扁轴,限制所述一对转子在轴上的转动。
[0011]所述转轴2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三条卡槽22,每条卡槽22内配合设有卡簧6。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 本专利技术利用单模压电振子的不对称结构,利用两个独立的频率和振动模态进行激励,实现两个方向的驱动。两个振动模态互不耦合干扰,简化定子设计工作,且相应信号控制系统简单。现有的单模超声电机难以同时实现结构简单、体积小和双向驱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结构采用单一定子的两种振动模态进行双向驱动,无需复杂装配,同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
[0013]2. 本专利技术的单模压电振子工作在谐振状态下,为一体式金属框架结构,减少了零件装配时的接触分界面,减少了振动能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且定转子接触面位置在一阶和二阶工作模态振幅最大处,振动能利用率高。在两个工作模态工作时,全部压电陶瓷片参与工作,有利于发挥压电材料高功率密度输出的特点,提高电机的机械输出性能。
[0014]3. 本专利技术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定子设计有两个工作模态,工作在不同激励频率下,定子以其中任意一个模态工作时,定子和转子接触面表面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斜直线运动轨迹,并且斜直线的倾斜方向随工作模态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推动转子实现不同方向的运动。
[0015]设定子振动模态在x方向和y方向的振幅为U
x
和U
y
,当定子处于共振稳态并使转子
稳态运行时,定子的驱动端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为U
y
/U
x
x+y=0,运动可以分解为切向x和法向y的两个分量:U
T
=U
x
cosωt,U
L =U
y
sinωt。
[0016]式中,U
T
表示定子的驱动端质点x方向上的位移响应,U
L
表示定子的驱动端质点y方向上的位移响应,U
T
使定子和动子周期性地接触和脱离并提供定子和动子间的动态预压力,U
L
为转子的旋转提供驱动力。
[0017]给压电陶瓷施加频率为24.89kHz,峰峰幅值为150V的单相电压信号,使压电振子工作在一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预压力调整为0.26N时,转子组逆时针转动速度为40rpm;给压电陶瓷施加频率为33.9kHz,峰峰幅值为75V的单相电压信号,使压电振子工作在二阶平面收缩扩张振动模态,实现转子组的逆时针转动,预压力调整为0.26N时,转子组顺时针转动速度为360rpm。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单模微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机构、转子机构和预压弹簧(5);所述定子机构包括单模压电振子(1)和两对压电陶瓷片;所述单模压电振子(1)为金属的空心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框架的轴向一侧面的上下一对边框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弧面(11),且一对第一圆弧面(11)上下对称;平行四边形框架的轴向另一侧面的上下一对边框上分别设有第二圆弧面(12),且一对第二圆弧面(12)上下对称;一对压电陶瓷片为第一压电陶瓷片(7)和第二压电陶瓷片(8),中心对称固定设于单模压电振子(1)上下对称的一对边框的外侧面上,且第一压电陶瓷片(7)和第二压电陶瓷片(8)的极化方向相反;另一对压电陶瓷片为第三压电陶瓷片(9)和第四压电陶瓷片(10),中心对称固定设于单模压电振子(1)左右对称的一对边框的外侧面上,且第三压电陶瓷片(9)和第四压电陶瓷片(10)的极化方向相反;所述转子机构包括一对转子和转轴(2);一对转子为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4),设于转轴(2)上,且能在转轴(2)上沿着轴向滑动;所述第一转子(3)和第二转子(4)为结构相同的圆锥台状,且小直径端相对位于转轴(2)上;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端盖(21),另一端上开设有一条以上的卡槽(22),每条卡槽(22)内配合设有卡簧(6);所述预压弹簧(5)套设在端盖(21)和与之相邻的一对转子中的一个转子之间的转轴(2)上,并紧压端盖(21)和与之相邻的一对转子中的一个转子;所述定子机构的单模压电振子(1)套设于所述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上,且单模压电振子(1)的一对圆弧面作为摩擦界面,与转子机构的一对转子的圆锥面耦合接触;所述定子机构具有两个工作模态:当两对压电陶瓷片同时施加一阶频率的电压信号时,实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巧生王雅陈立蔚万澳德李瑞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