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466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包括污水井、吸水管、出水管、管路系统、驱动件、污水处理系统及储水舱;所述污水井与泵舱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泵舱内的舱底水;所述污水井与管路系统入口间安装有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入口可选择性地与污水处理系统或吸水管出水口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出口可选择性地与储水舱连通或与出水管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水口连通至船舶舷外,所述驱动件安装于管路系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舱底水系统,减少了设备和管路的使用量,减少了占用船舶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自卸船的舱底水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泥浆管路,一部分是主舱底水管路。泥浆管路的用途是:卸货时,散落到货舱底部管弄的颗粒,经过用水冲洗后,混合成泥浆进入污水井,然后用可抽吸较大颗粒的泥浆泵将污水井中的泥浆水抽出,泥浆系统由于不涉及安全,所以船级社是没有特殊要求的;而主舱底水管路则是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的系统,主要用于较大水量的排出,例如破损。通常的泥浆水和舱底水全部排舷外。
[0003]目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设有泥浆管路和底水管路,独立的舱底水系统不仅占用船舶内部的空间,降低了船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船舶的建造成本和建造周期。此外,泥浆管路中缺乏污水处理系统,不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0004]故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7]污水井、吸水管、出水管、管路系统、驱动件、污水处理系统及储水舱;
[0008]所述污水井与泵舱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泵舱内的舱底水;
[0009]所述污水井与管路系统入口间安装有污水处理系统;
[0010]所述管路系统入口可选择性地与污水处理系统或吸水管出水口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出口可选择性地与储水舱连通或与出水管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出水口连通至船舶舷外,所述驱动件安装于管路系统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主管路、分支管路及第二主管路,所述第一主管路与第二主管路间通过两条分支管路相连通,所述管路系统的入口位于第一主管路上,所述管路系统的出口位于第二主管路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分支管路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至少包括一组泥浆泵和舱底水泵,且所述泥浆泵和舱底水泵分别安装于分支管路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组件、压滤组件和吸附组件,且所述絮凝组件、压滤组件及吸附组件依次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絮凝组件包括絮凝池、搅拌件及收纳盒,所述絮凝池与污水井相连通,所述搅拌件安装于絮凝池内,若干所述收纳盒安装于絮凝池侧壁上,所述絮凝池与压滤组件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压滤组件包括压滤池及设于压滤池内的压滤设备,所述压滤设备包括压滤块、气缸、推动杆及过滤网,所述气缸安装于压滤池外侧,所述气缸驱动端与推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贯穿压滤池与压滤块连接,所述压滤池与压滤块相对的另一侧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另一侧与吸附池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池,所述吸附池内设有电机、转轴、转盘和吸附筒,所述转轴安装于吸附池内,所述转轴贯穿吸附池与电机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转盘连接,所述吸附筒安装于转盘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筒内盛有净化材料,所述净化材料包括活性炭。
[0018]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井与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与管路系统间及吸水管与管路系统间均安装有截止阀。
[0019]进一步的,所述泥浆泵和舱底水泵的两侧均安装有截止阀和止回阀,且所述截止阀安装于泥浆泵和舱底水泵进口一侧。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船将泥浆系统和舱底水系统整合成同一套系统,泥浆管路和舱底水管路整合成同一路。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泥浆泵;当出现破损或者雨量非常大的情况,泥浆泵来不及工作时,使用舱底水泵通过出水管直接排舷外。
[0022](2)泥浆泵与舱底水泵并联互为备用,泥浆泵同时兼用作日用舱底水泵,可节省日用舱底水泵数量。
[0023](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舱底水系统,减少了设备和管路的使用量,减少了占用船舶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减少了设备和管路的使用量,降低了船舶的建造成本,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
[0024](4)通过絮凝组件,可以有效地使得污水中的较小微粒聚集成团;通过压滤组件,可以有效地出去污水中的较大的固体颗粒和聚集成团的小微粒胶体;通过吸附组件,可以吸附直径更小的的微粒,且可以除去异味和有害成分。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絮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压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图8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吸附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图10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是图10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7]污水井1、吸水管2、出水管3、污水处理系统4、储水舱5、第一主管路6、分支管路7、
第二主管路8、泥浆泵9、舱底水泵10、絮凝池11、搅拌件12、收纳盒13、压滤池14、压滤块15、气缸16、推动杆17、过滤网18、吸附池19、电机20、转轴21、转盘22、吸附筒23、收纳壳24、固定架25、孔26、支架杆27、螺母28。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9]如图1

图12所示,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包括
[0040]污水井1、吸水管2、出水管3、管路系统、驱动件、污水处理系统4及储水舱5;
[0041]所述污水井1与泵舱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泵舱内的舱底水;
[0042]所述污水井1与管路系统入口间安装有污水处理系统4;
[0043]所述管路系统入口可选择性地与污水处理系统4或吸水管2出水口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出口可选择性地与储水舱5连通或与出水管3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3出水口连通至船舶舷外,所述驱动件安装于管路系统内。
[004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主管路6、分支管路7及第二主管路8,所述第一主管路6与第二主管路8间通过若干分支管路7相连通,所述管路系统的入口位于第一主管路6上,所述管路系统的出口位于第二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水井(1)、吸水管(2)、出水管(3)、管路系统、驱动件、污水处理系统(4)及储水舱(5);所述污水井(1)与泵舱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泵舱内的舱底水;所述污水井(1)与管路系统入口间安装有污水处理系统(4);所述管路系统入口可选择性地与污水处理系统(4)或吸水管(2)出水口连接,所述管路系统出口可选择性地与储水舱(5)连通或与出水管(3)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3)出水口连通至船舶舷外,所述驱动件安装于管路系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主管路(6)、分支管路(7)及第二主管路(8),所述第一主管路(6)与第二主管路(8)间通过若干分支管路(7)相连通,所述管路系统的入口位于第一主管路(6)上,所述管路系统的出口位于第二主管路(8)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分支管路(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至少包括一组泥浆泵(9)和舱底水泵(10),且所述泥浆泵(9)和舱底水泵(10)分别安装于分支管路(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组件、压滤组件和吸附组件,且所述絮凝组件、压滤组件及吸附组件依次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21500吨自卸船货舱舱底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组件包括絮凝池(11)、搅拌件(12)及收纳盒(13),所述絮凝池(11)与污水井(1)相连通,所述搅拌件(12)安装于絮凝池(11)内,若干所述收纳盒(13)安装于絮凝池(11)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军峰陆国华严兴春李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