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599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自动化加工的装夹装置,加工完一个侧孔后,可自动将工件转动至下一侧孔位置进行加工,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侧孔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包括底板、第一V型支撑、第二V型支撑、压紧装置、转台转接板以及工件,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数控机床上,第一V型支撑和第二V型支撑沿工件轴向并排安装于底板上,并分别对工件进行前后支撑;压紧装置可从工件上方对工件进行压紧或松开;工件的后端通过转台转接板与数控机床的转台联接,可在转台带动下进行角度旋转。行角度旋转。行角度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诸如电主轴套筒等轴套类工件,经常需要在其外圆柱面上加工多个侧孔,并且有些侧孔在圆周方向上还会相差一定角度,为实现这些侧孔的加工,现有的加工工艺为:在数控机床上用V型块支撑工件,机床主轴带动刀具加工完一个侧孔后,手动转动轴套工件至下一侧孔的合适位置再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工艺人工参与的程度高,操作不便,加工效率低,并且很难保证侧孔的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自动化加工的装夹装置,加工完一个侧孔后,可自动将工件转动至下一侧孔位置进行加工,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侧孔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底板、第一V型支撑、第二V型支撑、压紧装置、转台转接板以及工件,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数控机床上,第一V型支撑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V型支撑、第二V型支撑、压紧装置、转台转接板以及工件,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数控机床上,第一V型支撑和第二V型支撑沿工件轴向并排安装于底板上,并分别对工件进行前后支撑;压紧装置可从工件上方对工件进行压紧或松开;工件的后端通过转台转接板与数控机床的转台联接,可在转台带动下进行角度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移动板、压板、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压紧气缸由基座、气缸活塞和气缸盖组成,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基座的中心设置有活塞腔,气缸活塞设置于活塞腔内,气缸盖从底部将活塞腔密封;所述移动板固定联接于气缸活塞的顶部,可随气缸活塞一起上下移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联接于压板的两端,形成龙门架结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底部则分别通过第一销和第二销铰接于所述移动板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为活动销,外端联接有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推拉活动销可对第二拉杆与移动板进行联接与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多个限位导向孔,移动板上固定有多个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导向孔一一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轴套类工件多角度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瑞雪郭宇高利飞孙博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