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48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包括第一水景池、第二水景池、连接第一水景池和第二水景池的线性水景池以及设置于线性水景池两侧的多个绿化带;第一水景池的地势高于第二水景池的地势,线性水景池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多个绿化带呈梯田状分别设置于线性水景池两侧;第一水景池和第二水景池之间设置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能够将第二水景池中的水提升至第一水景池。本申请实现了形成拾级而上的台地广场样式,有效地减少了土方量,节省造价,利用台地广场的自然高差形成“半程重力流循环+半程水泵提升循环”的循环水系,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经济环保,形成多层级的立体梯田式绿化,提升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提升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提升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酒店
,尤其涉及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酒店的广场和景观的设计,大多欠缺与城市总体景观环境的联系,也缺乏城市地域特色。大量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在城市中的应用,造成城市景观的重复性以及不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缺陷。酒店广场多为宽阔的平地,水系多为依赖于水泵提升的非循环水系,酒店入口景观多为主入口两侧简单绿化,出挑巨大雨篷作为落客区,直接进入酒店大堂。
[0003]现有酒店的广场设计和景观设计多缺乏与当地自然地形与山形地貌的有机结合,形式空间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因地制宜的本土景观体系。千篇一律的平坦广场,容易造成土方量的增加,依赖于水泵提升的非循环水系,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平铺直叙的绿化设计,难以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空间观感,影响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酒店广场多为宽阔的平地,容易造成土方量的增加,水系多为依赖于水泵提升的非循环水系,易造成能源的浪费,酒店入口景观多为主入口两侧简单绿化,难以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空间观感,影响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形成拾级而上的台地广场样式,丰富了空间层级,提升了入口广场的仪式感,有效地减少了土方量,节省造价,利用台地广场的自然高差形成“半程重力流循环+半程水泵提升循环”的循环水系,既形成了清洁流动的水体景观,又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经济环保,形成多层级的立体梯田式绿化,充分融入陕北的山形地貌,并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景观视野,提升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包括第一水景池、第二水景池、连接所述第一水景池和所述第二水景池的线性水景池以及设置于所述线性水景池两侧的多个绿化带;所述第一水景池的地势高于所述第二水景池的地势,所述线性水景池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多个所述绿化带呈梯田状分别设置于所述线性水景池的两侧;所述第一水景池和所述第二水景池之间设置有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能够将所述第二水景池中的水提升至所述第一水景池内。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水景池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线性水景池的顶端连通,所述线性水景池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水景池的顶端连通。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景池和所述第二水景池两侧的两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提升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景池的底部,且所述提升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贯通所述第二水景池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
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顶端连通,且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水景池内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景池和所述第二水景池之间。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还包括多个灌溉组件;多个所述灌溉组件整体呈阶梯式状,且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绿化带之间;所述灌溉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灌溉组件的输出端处于所述绿化带的上方,能够给相邻的两个所述绿化带喷灌浇水。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灌溉组件包括第四管路和多个喷灌管路;相邻的两个所述绿化带之间的台阶侧面向内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四管路放置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条形槽的顶面向上开设有多个喷灌槽,多个所述喷灌管路分别放置于多个所述喷灌槽中;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为闭口端;多个所述喷灌管路的底端均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开关阀。
[0012]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3]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水景池、第二水景池、连接第一水景池和第二水景池的线性水景池以及设置于线性水景池两侧的多个绿化带;第一水景池的地势高于第二水景池的地势,线性水景池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多个绿化带呈梯田状分别设置于线性水景池的两侧;第一水景池和第二水景池之间设置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能够将第二水景池中的水提升至第一水景池内,其中第一水景池设置在落客区,第二水景池设置在广场入口处,第一水景池、线性水景池、第二水景池和设置于线性水景池两侧的多个绿化带从上至下呈梯田状设计,使得宾客在到达广场入口处时就会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观感,突出了入口广场的仪式感,同时拾级而上的台地广场样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土方量,节省造价,充分利用台地广场的自然高差形成“半程重力流循环+半程水泵提升循环”的循环水系,既形成了清洁流动的水体景观,又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经济环保,形成多层级的立体梯田式绿化,充分融入陕北的山形地貌,并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景观视野,提升宾客落客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的轴测图;
[0016]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的侧视图。
[0020]附图标记:1

第一水景池;11

出水口;2

第二水景池;3

线性水景池;4

绿化带;5

提升系统;51

提升组件;511

提升泵;512

第一管路;513

第二管路;514

第三管路;6

灌溉组件;61

第四管路;62

喷灌管路;63

开关阀;7

条形槽;71

喷灌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景池(1)、第二水景池(2)、连接所述第一水景池(1)和所述第二水景池(2)的线性水景池(3)以及设置于所述线性水景池(3)两侧的多个绿化带(4);所述第一水景池(1)的地势高于所述第二水景池(2)的地势,所述线性水景池(3)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多个所述绿化带(4)呈梯田状分别设置于所述线性水景池(3)的两侧;所述第一水景池(1)和所述第二水景池(2)之间设置有提升系统(5),所述提升系统(5)能够将所述第二水景池(2)中的水提升至所述第一水景池(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景池(1)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出水口(11),所述出水口(11)与所述线性水景池(3)的顶端连通,所述线性水景池(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水景池(2)的顶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陕北梯田地貌的酒店入口广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5)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景池(1)和所述第二水景池(2)两侧的两组提升组件(51);所述提升组件(51)包括提升泵(511)、第一管路(512)、第二管路(513)和第三管路(514);所述提升泵(511)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景池(2)的底部,且所述提升泵(5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路(51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512)贯通所述第二水景池(2)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管路(513)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5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璐胡楠范小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