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31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涉及液体饮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搅拌设备混料效率低、能源耗费较大,且清理设备时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位于搅拌桶内,搅拌轴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上还开设有凹槽,桶盖上还设有对搅拌桶内壁的辅助清理结构;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梯形结构的连接板,能够将搅拌桶中间位置的物料向边缘处推动,搅拌桨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凹槽将搅拌桶内的物料从下方向上方进行移送,使搅拌桶内部的物料充分混合,仅通过电机的驱动,能够实现物料纵向和轴向的流动搅拌,节省能源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饮料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液体饮料是指没有一定形状,固形物含量为约5%,容易流动的饮料。液体饮料它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天然矿泉水饮料等。
[0003]搅拌设备,釜体的结构型式通常是立式圆筒形,其高径比值主要依据操作是容器装液高径比以及装料系数大小而定。而容器的装液高径比又视容器内物料的性质、搅拌特征和搅拌器层数而异,一般取1~1.3,最大时可达6。釜底形状有平底、椭圆底、锥形底等有时亦可用方形釜。同时,根据工艺的传热要求,釜体外可加夹套,并通以蒸气、冷却水等载热介质;当传热面积不足时,还可在釜体内部设置盘管等。
[0004]中国专利CN201420717531.8公开了一种饮料自动搅拌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搅拌本体、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本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第一个端部套设有电机输出轴,所述搅拌轴的第二个端部固定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搅拌本体的底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本体的上部连接有进料管的第一端,所述进料管的第二端连接有微型水泵;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微型水泵将搅拌本体底部的物料抽到顶部,实现搅拌本体内的物料流动,达到加快、充分搅拌物料的效果,此种方式需要电机和微型水泵同时工作,增加了能源的消耗;生产结束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搅拌本体内壁进行清理,增加了共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搅拌桶、桶盖和控制装置,所述搅拌桶顶部设有所述桶盖、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桶盖上设有电机和进液口,所述电机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搅拌桶内,所述搅拌轴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为螺旋式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为梯形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搅拌轴的连接端截面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搅拌桨连接端截面尺寸;所述桶盖上还设有对所述搅拌桶内壁的辅助清理结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清理结构包括清理刷和环座,所述桶盖上还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上通过限位机构设有环座,所述环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所述搅拌桶内壁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环座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环座由所述搅拌轴驱动,在搅拌桶内设置搅拌轴,并在搅拌轴上通过连接板连接螺旋式搅拌桨,且在搅拌桨上开设凹槽,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梯形结构的连接板,能够将搅拌桶中间位置的物料向边缘处推动,搅拌桨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凹槽
将搅拌桶内的物料从下方向上方进行移送,使搅拌桶内部的物料充分混合,仅通过电机的驱动,能够实现物料纵向和轴向的流动搅拌,节省能源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上设有齿轮,所述环座的通孔上设有所述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销和弹簧,所述环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卡销,所述卡销的一端突出所述环座,且与所述挡环滑动连接,所述卡销与所述环座之间还设有所述弹簧,在桶盖上设置环座,并可拆卸连接清理刷,将清理刷安装在环座上,通过限位机构,使搅拌轴转动时,带动环座和清理刷对搅拌桶内壁进行清理刷洗,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座上还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销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的卡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刷上还设有刷毛层,通过刷毛层对搅拌桶内壁进行刷洗,将内壁上粘附的物料更好的清洗刷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桶上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搅拌桶的外壁上还设有保温套,能够减少电热丝产生热量的损失,节省能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桶上还设有支耳和液位观察窗,所述搅拌桶通过所述支耳设置在支架上,液位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搅拌桶内不的液位。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桶内设置搅拌轴,并在搅拌轴上通过连接板连接螺旋式搅拌桨,且在搅拌桨上开设凹槽,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梯形结构的连接板,能够将搅拌桶中间位置的物料向边缘处推动,搅拌桨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凹槽将搅拌桶内的物料从下方向上方进行移送,使搅拌桶内部的物料充分混合,仅通过电机的驱动,能够实现物料纵向和轴向的流动搅拌,节省能源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0014]进一步的,在桶盖上设置环座,并可拆卸连接清理刷,将清理刷安装在环座上,通过限位机构,使搅拌轴转动时,带动环座和清理刷对搅拌桶内壁进行清理刷洗,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0015]本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类液体类饮料的搅拌混匀过程中,比如常见的植物蛋白饮料、果汁类、果乳类以及调和类饮料。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搅拌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清理刷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22]图中:1、搅拌桶;2、桶盖;3、支架;4、支耳;5、保温套;6、电热丝;7、电机;8、进液口;9、挡环;10、搅拌轴;11、搅拌桨;12、连接板;13、环座;14、出液口;15、电磁阀;16、控制装置;17、清理刷;18、刷毛层;19、凹槽;20、齿轮;21、驱动块;22、卡销;23、安装槽;24、弹簧;25、卡槽;2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1)、桶盖(2)和控制装置(16),所述搅拌桶(1)顶部设有所述桶盖(2)、底部设有出液口(14),所述出液口(14)上设有电磁阀(15),所述桶盖(2)上设有电机(7)和进液口(8),所述电机(7)和电磁阀(15)与所述控制装置(1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6)内设有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位于所述搅拌桶(1)内,所述搅拌轴(10)上通过连接板(12)连接有搅拌桨(11),所述搅拌桨(11)为螺旋式搅拌桨,所述搅拌桨(11)上还开设有凹槽(19),所述连接板(12)为梯形板,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搅拌轴(10)的连接端截面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搅拌桨(11)连接端截面尺寸;所述桶盖(2)上还设有对所述搅拌桶(1)内壁的辅助清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清理结构包括清理刷(17)和环座(13),所述桶盖(2)上还设有挡环(9),所述挡环(9)上通过限位机构设有环座(13),所述环座(13)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清理刷(17),所述清理刷(17)与所述搅拌桶(1)内壁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座(1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环座(13)套设在所述搅拌轴(10)上,所述环座(13)由所述搅拌轴(10)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饮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林宋海云张涛周春衡黄锡云许鹏郑树芳谭秋锦覃振师汤秀华贺鹏韦媛荣韦哲君覃潇敏潘浩男潘贞珍环秀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