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18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3
一种手摇泵,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端可以手动摇柄输入动力,另一端可以通过电机输入动力,从而完成手动、电动相互转换来控制举升泵举升或下降过程的手摇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插接在中间偏心、两端同心的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上,还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偏心轮供油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和安装空间合理,由于增加了手动摇杆进行动力输入,所以即使在电机损坏、无电等电机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举升工作,有较高的举升能力,在举升过程中不会产生密封失效、漏油等现象,经过实践,在使用过程中,基本能够达到万次以上,甚至更多,节省大量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摇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汽车驾驶室举升缸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室举升是依靠举升缸来完成,举升缸的结构、油路等是保证驾驶室举升的安全性、操作性等关键部件。现有市场上的举升缸大部分是大致分为手动举升缸、电动举升缸或者手电混合举升缸,而举升缸主要是依靠举升泵来完成,举升泵的结构、油路调整等的关键性非常重要。现有的举升泵的结构、油路调整等相对比较完善,但其分别是对应各自的举升结构而调整各自的油路系统,也就是,由于结构的改变,油路也会随着结构的改变而改变,然而为了更加完善举升泵性能,结构会时常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端可以手动摇柄输入动力,另一端可以通过电机输入动力,从而完成手动、电动相互转换来控制举升泵举升或下降过程的手摇泵。
[0004]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插接在中间偏心、两端同心的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上,还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偏心轮供油系统;a、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内腔体内部有定齿轮;

手动输出轴一端与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固定插接,另一端为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

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穿过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前端安装有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与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之间通过第二级行星齿轮销轴安装有第二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和手动输出轴齿轮上的斜齿啮合;

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外侧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手动输出轴锥齿轮穿过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前端安装有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与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之间通过第一级行星齿轮销轴安装有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一级行星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和手动输出轴锥齿轮上的斜齿啮合;

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外侧中心固定安装有手动输入轴;b、偏心轮供油系统:偏心轮供油系统包括偏心轮供油机构和供油油路部分;供油油路部分:

偏心轮供油机构的喷油嘴依次通过打压油路、换向进油油路与换向进油间隙连通,换向阀进油油路纵向开在直阀芯内部,并且与换向进油间隙连通,换向进油间隙开在直阀芯外缘一圈,换向阀进油油路与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连通,在直阀芯上对应举升油路和下降油路分别开有两个举升油口和换向阀下降口,举升油口通过阀芯塞与举升油路连通,两个举升油口和换向阀下降口均与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连通,在直阀芯外缘开有环形的回油间隙,举升油路和下降油路分别连通举升管接头与下降管接头;

打压
油路通过溢流进油油路与溢流油腔连通,溢流油腔内径大于溢流进油油路内径,在溢流进油油路与溢流油腔对接处的溢流油腔内有溢流阀钢珠,溢流阀钢珠底端顶在溢流阀顶锥上,溢流阀顶锥插在溢流阀弹簧一端内部,溢流阀弹簧另一端顶在封堵螺栓上,封堵螺栓封堵在溢流油腔另一端,溢流油腔与偏心轮供油机构的底端油腔连通;在偏心轮供油系统的供油油路部分开有进油管路,吸油管接头连通进油管路,在吸油管接头的油口处安装有过滤网,进油管路通过进油油路与偏心轮供油机构的底端油腔连通。
[0005]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和安装空间合理,由于增加了手动摇杆进行动力输入,所以即使在电机损坏、无电等电机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举升工作,有较高的举升能力,在举升过程中不会产生密封失效、漏油等现象,经过实践,在使用过程中,基本能够达到万次以上,甚至更多,节省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偏心轮供油系统和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内部连接关系三维效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内部部分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

A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B

B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图8是现有偏心轮供油机构横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机4,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插接在中间偏心、两端同心的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7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偏心轮供油系统3。本专利技术改进的部分是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和偏心轮供油系统3中供油油路部分,而和偏心轮供油系统3中偏心轮供油机构采用本申请申请人以前申请的专利技术(具体可以参见专利申请号:2022106041480中涉及偏心轮机构部分的结构)。
[0008]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包括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的内腔体内部有定齿轮212;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采用了双极传动,从而逐级将手摇动力输入。
[0009]①
手动输出轴201一端与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7固定插接,另一端为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2。
[0010]②
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2穿过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211前端安装有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211与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之间通过第二级行星齿轮销轴203安装有第二级行星齿轮204,第二级行星齿轮204同时与定齿轮212和手动输出轴齿轮202上的斜齿啮合。
[0011]③
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外侧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穿过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205前端安装有第
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205与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之间通过第一级行星齿轮销轴206安装有第一级行星齿轮208,第一级行星齿轮208同时与定齿轮212和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上的斜齿啮合。
[0012]④
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外侧中心固定安装有手动输入轴1,手动输入轴1可以通过安装摇杆等来输入动力。
[0013]偏心轮供油系统3:偏心轮供油系统3包括偏心轮供油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结构,此处本专利技术不做过多描述)和供油油路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改进部分)。
[0014]供油油路部分:

偏心轮供油机构的喷油嘴309依次通过打压油路306、换向进油油路307与换向进油间隙320连通,换向阀进油油路308纵向开在直阀芯8内部,并且与换向进油间隙320连通,换向进油间隙320开在直阀芯8外缘一圈,换向阀进油油路308与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323连通,在直阀芯8上对应举升油路315和下降油路318分别开有两个举升油口321和换向阀下降口322,举升油口321通过阀芯塞314与举升油路315连通,两个举升油口321和换向阀下降口322均与换向阀油液交换油路323连通,在直阀芯8外缘开有环形的回油间隙319,举升油路315和下降油路318分别连通举升管接头316与下降管接头317;

打压油路306通过溢流进油油路310与溢流油腔3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泵,包括电机(4),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插接在中间偏心、两端同心的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偏心轮供油系统(3);a、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包括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2)的内腔体内部有定齿轮(212);

手动输出轴(201)一端与中部偏心的缸体内轴(7)固定插接,另一端为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2);

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2)穿过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211)前端安装有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右(211)与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之间通过第二级行星齿轮销轴(203)安装有第二级行星齿轮(204),第二级行星齿轮(204)同时与定齿轮(212)和手动输出轴齿轮(202)上的斜齿啮合;

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第二级行星固定架左(210)外侧固定安装有表面有斜齿的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穿过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205)前端安装有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右(205)与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之间通过第一级行星齿轮销轴(206)安装有第一级行星齿轮(208),第一级行星齿轮(208)同时与定齿轮(212)和手动输出轴锥齿轮(209)上的斜齿啮合;

第一级行星固定架左(207),外侧中心固定安装有手动输入轴(1);b、偏心轮供油系统(3):偏心轮供油系统(3)包括偏心轮供油机构和供油油路部分;供油油路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旭张海铎闫松丁连生姜大野毛峰顾潇鹏刘相东李继宝刘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