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玻片存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06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玻片存储盒,包括主盒体、次盒体和载玻片;所述次盒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次盒体间隔地并排设置在主盒体内;次盒体呈阶梯状,每层阶梯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插入载玻片的插槽;载玻片的尾端可滑动地插入插槽中,其头端露出于插槽外,并位于其下层阶梯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取出载玻片、方便查看患者信息、取出来及放进去都快捷方便等优点。快捷方便等优点。快捷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玻片存储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存储盒,具体是一种载玻片存储盒。

技术介绍

[0002]检验科外周血细胞形态为了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疾病,首诊或监测治疗过程中的血液疾病各种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形态,需要进行血涂片镜检进行形态学报告。另外观察需要病理诊断是病理科日常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制成病理切片,然后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或计算机显示屏中进行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因此,外周血涂片及病理学检查也是辅助临床各种疾病诊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手段。
[0003]血涂片和病理切片的载体为载玻片,在日常工作中,载玻片(血涂片或病理切片)通常放在相应的存储盒中,一个存储盒中通常放置有数十片甚至上百片载玻片,为了区分载玻片属于哪位患者,往往在载玻片的头部贴上标签以标记患者的信息。目前使用的存储盒如图1所示,在收纳盒8中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放载玻片3的卡槽9,载玻片3向一侧翻转90
°
后插入到卡槽9中,由于相邻的卡槽9之间的间距较小,不仅不方便取出载玻片3,而且当前载玻片3的信息会被前后的载玻片3挡住,医务人员在复查或者会诊患者的载玻片时,需要一片一片的取出,然后再查看信息,这样就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相当耗时,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玻片存储盒,具有方便取出载玻片以及方便查看患者信息的优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载玻片存储盒,包括主盒体、次盒体和载玻片;所述次盒体设置有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次盒体间隔地并排设置在主盒体内;次盒体呈阶梯状,每层阶梯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插入载玻片的插槽;载玻片的尾端可滑动地插入插槽中,其头端露出于插槽外,并位于其下层阶梯的上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次盒体包括数个方形盒,数个方形盒由上至下依次堆叠,数个方形盒的后端齐平,每层方形盒长度大于其上层方形盒的长度;所述插槽设置在方形盒的前端表面,每个方形盒的插槽的深度相同;每层方形盒与其下层方形盒的长度的差值与其插槽的深度之和等于载玻片的长度。
[0008]更进一步地,该存储盒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横向地设置在主盒体内,且横杆贴近于主盒体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次盒体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主盒体内,次盒体的头端设置有穿过横杆的圆环,次盒体的圆环穿入横杆,并可沿着横杆的表面转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次盒体向一侧翻转90
°
后,垂直地设置在主盒体内。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每两个相邻的次盒体之间设置有一
个限位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盒体上设置有盒盖。
[0012]本技术提供的载玻片存储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主盒体用于放置次盒体,次盒体用于放置载玻片,由于次盒体呈阶梯状,且次盒体每层阶梯的前表面设置有插入载玻片的插槽,在载玻片插入到插槽后,其头端露出在插槽外且位于其下层阶梯的上表面,每层的载玻片不会相互干扰,方便医务人员查看每片载玻片的患者信息,且在取用时,只需将对应的载玻片(血涂片或者病理切片)滑出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的存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中其中一个次盒体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中省略次盒体和载玻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次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的次盒体的底面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的载玻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为:1、主盒体;11、盒盖;2、次盒体;21、方形盒;3、载玻片;31、标签;4、插槽;5、横杆;6、圆环;7、限位块;8、收纳盒;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2]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载玻片存储盒,包括主盒体1、次盒体2和载玻片3。
[0023]其中,主盒体1用于放置次盒体2,主盒体1上设置有盒盖11,盒盖11用于减少主盒体1内受到污染。
[0024]次盒体2用于放置载玻片3,次盒体2设置有至少两个,为了保证一个存储盒能够放置更多的载玻片3,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次盒体2设置有十个。十个次盒体2间隔地并排设置在主盒体1内。次盒体2呈阶梯状,每层阶梯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插入载玻片3的插槽4。载玻片3从尾端可滑动地插入插槽4中,其头端露出于插槽4外,并位于其下层阶梯的上表面。这样在载玻片3插入到插槽4后,每层载玻片3都不会相互干扰,方便医务人员查看每片载玻片3上的患者信息,且在取用时,只需将对应的载玻片3滑出即可,十分方便。
[0025]具体的,次盒体2的阶梯状是由数个方形盒21由上至下依次堆叠而成,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一个次盒体2具有十一个方形盒21。十一个方形盒21的后端齐平,每层方形盒21长度大于其上层方形盒21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二层方形盒21的长度长于第一层方形盒21的长度,第三层方形盒21的长度长于第二层方形盒21的长度,以此类推。插槽4设置在每层方形盒21的前端表面,每个方形盒21的插槽4的深度相同,其中,最底层的方形盒21不设置有插槽4。每层方形盒21与其下层方形盒21的长度的差值与其插槽4的深度之和等于载玻片3
的长度,举例说明,第一层方形盒21的长度与第二层方形盒21的长度之差与第一层方形盒21的插槽4深度之和等于载玻片3的长度,此时载玻片3在插入到插槽4中之后,其头端是露出在第二层方形盒21的上表面的,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的信息,取出载玻片3时,可以抓住其头端侧边并将其滑出。
[0026]为了更加方便取出载玻片3,该存储盒还包括横杆5。横杆5横向地设置在主盒体1内,且横杆5贴近于主盒体1的一侧。十个次盒体2沿着横杆5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主盒体1内,此时,次盒体2平放于主盒体1中,载玻片3上的患者信息朝上,次盒体2的头端设置有穿过横杆5的圆环6,次盒体2的圆环6穿入横杆5,并可沿着横杆5的表面转动。医务人员需要取出某片载玻片3时,可以将其所在次盒体2向上转动,脱离主盒体1内部的同时,与其他的次盒体2相互错开,更加方便将载玻片3从次盒体2中取出。为了避免相邻的次盒体2紧贴而出现不方便转动次盒体2,横杆5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7,每两个相邻的次盒体2之间设置有一个限位块7。
[0027]此外,为了减少主盒体1的占用面积,本实施例中,十个次盒体2向一侧翻转9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玻片存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盒体(1)、次盒体(2)和载玻片(3);所述次盒体(2)设置有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次盒体(2)间隔地并排设置在主盒体(1)内;次盒体(2)呈阶梯状,每层阶梯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插入载玻片(3)的插槽(4);载玻片(3)从尾端可滑动地插入插槽(4)中,其头端露出于插槽(4)外,并位于其下层阶梯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盒体(2)包括数个方形盒(21),数个方形盒(21)由上至下依次堆叠,数个方形盒(21)的后端齐平,每层方形盒(21)长度大于其上层方形盒(21)的长度;所述插槽(4)设置在方形盒(21)的前端表面,每个方形盒(21)的插槽(4)的深度相同;每层方形盒(21)与其下层方形盒(21)的长度的差值与其插槽(4)的深度之和等于载玻片(3)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任邹光美黄子平陆日秋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