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9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外壳上设有夹层入口、夹层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设置在装置外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进气口、进液口、测温口、冷凝口、加压口,其中,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防倒流部,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出料口。本申请通过防倒流部,防止夹层内水倒流至进气管;通过在桨叶端部设置搅拌刷,能够及时清理反应釜内壁上残留的反应物;在进料口、出料口都设置有置有阀门,便于控制进出量;通过设置加压口使反应产物几乎都通过出料口排出,以此增大产量。以此增大产量。以此增大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性聚氨酯是指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聚氨酯,其具有无毒、不易燃烧、无污染、节能、安全可靠及不易擦伤被涂饰表面等优点。随着环保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环境友好的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己由皮革涂饰剂不断扩展到涂料、黏合剂等领域,正在逐步占领溶剂型聚氨酯的市场,代表着涂料、黏合剂的发展方向。现有的反应釜内壁易附有反应物,且反应完毕使产物流出后会有剩余产物,使得反应物损失。此外,反应物易倒流进入进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反应物回流的新型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该装置能够及时处理反应釜内壁上的反应物,充分利用反应物,提高产率。
[0004]所述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外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外壳上设有夹层入口、夹层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设置在装置外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进气口、进液口、测温口、冷凝口、加压口,其中,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防倒流部,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出料口。
[0005]优选地,所述防倒流部为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壁上的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当气体通入反应釜时,所述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张开,当气体通入完毕或者液体倒流时,所述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闭合。所述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类似于静脉瓣,其主要作用在于在通入高温蒸汽之前,避免夹层内的水倒流至进气管。
[0006]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桨式搅拌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装置外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桨式搅拌器,所述搅拌轴的轴身上设有桨叶,所述桨叶横向的端部设有搅拌刷,所述搅拌刷用于清理所述反应釜内壁。
[0007]优选地,所述桨叶上设置有扰流孔。
[0008]优选地,所述桨叶采用圆盘状桨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口包括加压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用于控制进气口开闭、气体通入的参数。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测压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与所述反应釜连通,另一端用于出料,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层用于通入介质,调节所述反应釜的温度。所述介质从所述夹层
入口进入所述夹层,从所述夹层出口排出。所述介质可以是油或者水,可以实现对所述反应釜的油(水)浴加热。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
[0015]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6]1)本申请所提供的防倒流部,能够防止所述夹层内水倒流至所述进气口的进气管。
[0017]2)本申请所提供的搅拌机构,其包括带有搅拌刷的桨叶,所述搅拌刷能够及时清理反应釜内壁上残留的反应物,使得反应物能被充分利用,提高了产率;
[0018]3)本申请提供的进料口(包括进液口和进气口)、出料口都设置有置有阀门,以便于控制进料量以及出料量,避免浪费的同时也增大了实验的成功几率;
[0019]4)本申请提供的加压口以加压的方式,使出料后反应釜内剩余的产物几乎都通过出料口流出,以此增大产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防倒流部结构示意图;
[0023]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1

电机,2

进液口,3

进气口,4

测温口,5

冷凝口,6

加压口,7

搅拌轴,8

搅拌刷,9

桨叶,10

介质出口,11

桨式搅拌器,12

介质进口,13

出料口,14

进液阀,15

进气阀,16

出料阀,17
‑ꢀ
测压表,18

防倒流部,19

扰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外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之间设有夹层。
[0026]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电机1、进液口2、进气口3、测温口4、冷凝口 5、加压口6、搅拌轴7。所述电机1依次通过联轴器、搅拌轴7与伸入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桨式搅拌器11相连,为其提供电源。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式搅拌器11采用二叶桨式搅拌器。
[0028]所述搅拌轴7的轴身上设置有桨叶9。所述桨叶9在远离所述搅拌轴 7轴心的横向方向上的端部设有搅拌刷8。
[00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9采用圆盘状桨叶,其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扰流孔19。
[00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刷8采用可拆卸尼龙毛。
[0031]进液口2、进气口3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用于进料;其中,所述进液口2包括进液管,其上设置有进液阀14、测压表17;所述进气口3包括进气管、进气阀15,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防倒流部18;所述进气阀15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的开闭、气体流速等。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倒流部18为一种类似静脉瓣的半月形囊状的橡胶,能
保证气体通入反应釜中时脉瓣张开,气体通入完毕或者液体倒流脉瓣就会关闭,能在通入高温蒸汽之前,避免夹层内的水倒流至进气管。
[0033]冷凝口5用于冷凝回流,加压口6用于将出料后所述反应釜内残留的产物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底端的出料口13全部排出。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反应釜连通。
[00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13上设置有出料阀16。
[0035]所述外壳的侧面还设置有介质进口12和介质出口10,与所述夹层连通。
[0036]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安装在反应釜外部的温度显示器连接。
[0037]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外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外壳上设有夹层入口、夹层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设置在装置外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进气口、进液口、测温口、冷凝口、加压口,其中,所述进气口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防倒流部,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部为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壁上的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当气体通入反应釜时,所述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张开,当气体通入完毕或者液体倒流时,所述半月形囊状膜瓣结构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浆式搅拌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装置外部的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浆式搅拌器,所述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巧李俊曦罗懿王毅夏建荣薛涵与高仁金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