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7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有电炒锅,所述电炒锅内摆动连接有铲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组件啮合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通过保持架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和铲板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动翻炒的铲板,代替人工手动炒茶的操作,不仅解放人员的劳动力,提升毛茶的翻炒效率,同时避免毛茶在炒茶过程中还存在翻炒不均匀的现象,提升毛茶的加工品质;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电炒锅,实现电炒锅以及铲板的双重运动,进一步提升毛茶翻炒工作的均匀性,进而同步提升毛茶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工质量。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农产品,也是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饮料,在茶叶制作工艺中炒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随着市场对茶叶的制造需求不断提升,用于毛茶的炒茶工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急需去完善。
[0003]目前,传统的炒茶工序主要开始依靠人员手动进行操作,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毛茶的炒茶效率也较低,同时毛茶在炒茶过程中还存在翻炒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毛茶的加工品质。
[000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毛茶进行均匀翻炒,有效提升毛茶的炒茶效率及品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有电炒锅,所述电炒锅内摆动连接有铲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组件啮合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通过保持架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和铲板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和齿环,所述传动齿轮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和电炒锅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主轴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通过复位弹簧和保持架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块和主轴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采用球形结构,所述套筒内部设有首尾相连的螺旋槽,所述限位块和螺旋槽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靠近基座的一端设有齿条,所述铲板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齿条和不完全齿轮啮合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自动翻炒的铲板,代替人工手动炒茶的操作,不仅解放人员的劳动力,提升毛茶的翻炒效率,同时避免毛茶在炒茶过程中还存在翻炒不均匀的现象,提升毛茶的加工品质;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电炒锅,使得铲板在往复翻炒的过程中,通过电炒锅的转动能够将部分远离铲板位置的毛茶移动到铲板工作区域,进一步提升毛茶翻炒工
作的均匀性,进而同步提升毛茶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传动组件和转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座;2、电机;3、传动组件;31、传动齿轮;32、齿环;4、电炒锅;5、铲板;51、不完全齿轮;6、转动组件;61、主动锥齿轮;62、从动锥齿轮;7、主轴;71、限位块;8、保持架;9、套筒;91、滑杆;92、复位弹簧;93、螺旋槽;94、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3,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3啮合连接有电炒锅4,需要说明的是,电炒锅4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与本技术的创新点无关,能够实现自加热工作,基座1设有电机槽,用于电机2的安置工作,其中,传动组件3包括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1和齿环32,传动齿轮31和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环32和电炒锅4固定连接,基座1设有环形槽,用于齿环32的转动工作,使得电炒锅4在炒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转工作。
[0023]参照图1和图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转动组件6啮合连接有主轴7,主轴7通过保持架8滑动连接有套筒9,需要注意的是,套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91,滑杆91通过复位弹簧92和保持架8滑动连接,其中主轴7通过轴承和保持架8转动连接,保持架8设有滑孔,滑杆91和滑孔滑动连接,用于对套筒9进行限位。
[0024]具体的,参照图2,转动组件6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61和从动锥齿轮62,主动锥齿轮61和传动齿轮31的同轴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62和主轴7固定连接,使得电机2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主动锥齿轮61和从动锥齿轮62间的啮合带动主轴7和保持架8进行转动。
[0025]更具体的,参照图3,套筒9远离滑杆91的一端通过限位块71和主轴7滑动连接,其中,限位块71采用球形结构,套筒9内部设有首尾相连的螺旋槽93,限位块71和螺旋槽93滑动连接,使得主轴7在转动的过程中,限位块71在竖直方向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螺旋槽93将套筒9进行推动,实现套筒9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往复移动。
[0026]参照图1,电炒锅4内摆动连接有铲板5,套筒9和铲板5啮合连接,值得一提的是,铲板5的转轴和电炒锅4同心设置,套筒9靠近基座1的一端设有齿条94,铲板5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51,齿条94和不完全齿轮51啮合连接,使得电机2在带动电炒锅4进行转动的同时,铲
板5能对电炒锅4进行摆动翻炒工作,提升电炒锅4的炒茶效率和质量。
[0027]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0028]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毛茶倒入电炒锅4内,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31和齿环32之间的啮合带动电炒锅4进行转动,此时传动齿轮31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61通过从动锥齿轮62带动主轴7进行转动,主轴7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保持架8带动套筒9进行往复滑动,具体的滑动过程:主轴7上固定连接限位块71随着主轴7的转动,在竖直方向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螺旋槽93将套筒9进行推动,当限位块71移动到螺旋槽93的尾端时,套筒9通过复位弹簧92进行滑动复位,使得限位块71移动到螺旋槽93的首端,实现套筒9在水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套筒9移动中固定连接的齿条94通过不完全齿轮51带动铲板5和电炒锅4进行摆动翻炒工作,同步提升毛茶的炒茶效率及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3)啮合连接有电炒锅(4),所述电炒锅(4)内摆动连接有铲板(5),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转动组件(6)啮合连接有主轴(7),所述主轴(7)通过保持架(8)滑动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和铲板(5)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1)和齿环(32),所述传动齿轮(31)和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环(32)和电炒锅(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毛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61)和从动锥齿轮(62),所述主动锥齿轮(6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力云危力志潘志明林文明郝志龙陈康殷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松花寨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