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装乳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74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替换装乳液瓶,包括外瓶和可替换的内瓶,可旋转设在瓶盖与外瓶体之间的中节具有内、外周壁,且在内周壁上成形有可形变的弹片;外瓶体的瓶颈部插入于中节的内、外周壁之间,且瓶颈部上成形有适配所述弹片的缺口。本乳液瓶利用弹片的塑性形变,旋转中节可使内瓶与外瓶之间的扣位打开或锁紧,当内容物用完后,只要替换新的内瓶即可,具外包装效果的外瓶能再利用,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采用本乳液瓶无需改变惯常的出液方式,仍可采用习用的喷头等出液装置,使用方便,适用性好。适用性好。适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替换装乳液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乳液瓶,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内容物用完后可进行替换的乳液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乳液瓶通常包括有一些功能结构,例如喷头装置等,以泵出内容物方便消费者使用。另外,由于很多化妆品需要避光储存,为了保证内容物不变质,瓶身通常具有较厚的瓶壁,且为能够获得好的包装效果,瓶身制作美观、成本较高。但传统的乳液瓶当用户将内容物全部使用完后,整个乳液瓶整体丢弃,不作二次使用,因此存在很大的浪费且不环保。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些厂商也在不断研发一些可替换式的乳液瓶,对装有内容物的内瓶进行替换,使得外瓶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如由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替换装乳液瓶(公告号CN216834824U),其通过在外瓶的开口处设置一可受压变形的软胶套,按压软胶套可使内瓶与外锁之间的扣位打开,就能将内瓶拔出,即可替换新的内瓶,具有外包装效果的外瓶可以再利用,因而可以减少浪费。同时,它无需改变惯常的出液方式,仍可采用习用的喷头等出液装置,使用方便,适用性好。还有如公告号CN214127413U(名称为“一种乳液瓶”)和CN214127410U(名称为“一种可替换式乳液瓶”)都披露了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结构,从而实现环保、降低成本的作用。
[0004]因此为丰富内瓶可替换的乳液瓶结构,需要推出越来越多的新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新型的替换装乳液瓶结构,且结构简单、替换方便。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替换装乳液瓶,包括外瓶和可替换的内瓶,所述外瓶包括瓶盖、外瓶体及中节,所述内瓶包括用于储放内容物的内瓶体、与内瓶体相连接的锁套以及出液装置,其特征在是:
[0007]所述中节可旋转设在瓶盖与外瓶体之间,所述中节具有内、外周壁,且在内周壁上成形有可形变的弹片;
[0008]所述外瓶体的瓶颈部插入于所述中节的内、外周壁之间,且瓶颈部上成形有适配所述弹片的缺口;
[0009]当所述中节上的弹片偏离所述缺口后,所述弹片呈现挤压形变状态,此时所述中节分别与所述外瓶体和锁套处于扣合的锁止状态;当所述中节上的弹片与所述缺口对齐时,则所述中节分别与所述外瓶体和锁套处于可分离的解锁状态。
[0010]更好地,所述外瓶体瓶颈部的外壁和所述中节外周壁的内壁之间周向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第一凸缘和第一凹槽;所述弹片的内壁和所述锁套的外壁之间周向分别设有可
相互扣合的第二凸缘和第二凹槽。这样当内、外瓶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凸缘和第一凹槽相扣形成限位,第二凸缘和第二凹槽相扣形成限位。
[0011]更好地,所述的弹片可以是由开在中节内周壁上的两个开口槽之间的局部周壁经减薄壁厚后形成。
[0012]更好地,所述中节的内周壁邻近弹片处还设有向外周壁凸伸的挡壁,该挡壁设在其中一个开口槽相对弹片一侧的槽壁上,挡壁可与外瓶体缺口的两侧壁相碰,以使中节按设定的方向转动操作,并限制其最大转动角度。
[0013]更好地,所述的弹片以两个为优选,沿中节周向对称分布;对应的,所述的缺口也有两个,两个缺口沿外瓶体的瓶颈部周向对称分布,这样周向有两个对称的锁止,使锁止效果更好
[0014]更好地,所述缺口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弹片的周向长度,且所述缺口的底壁上对应所述两个开口槽处分别向上延设有一凸起,以增加扣位手感。
[0015]更好地,所述中节呈径向间隔的多层周壁结构,除了所述的内、外周壁外,还具有介于内、外周壁之间的上周壁,上周壁与所述瓶盖呈可拆卸的扣合连接。
[0016]更好地,所述的出液装置采用喷头结构。如果瓶内装的内容物是液体状,那么其所述的出液装置可以采用常规的由按头、泵芯组件等组装构成的喷头,替换内瓶时,连同喷头整体拔出,替换新的即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技术通过在中节与外瓶体之间设置弹片和缺口,利用弹片的塑性形变,旋转中节可使内瓶与外瓶之间的扣位打开或锁紧,当内容物用完后,只要替换新的内瓶即可,具外包装效果的外瓶能再利用,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采用本乳液瓶无需改变惯常的出液方式,仍可采用习用的喷头等出液装置,使用方便,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解锁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锁紧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瓶体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中节倒置状态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结合图1

图8所示,本技术替换装乳液瓶主要由外瓶1和可替换的内瓶2构成,其中:
[0029]外瓶1包括有瓶盖13、中节12和外瓶体11,中节12设在瓶盖13与外瓶体11之间,可
转动,且中节12与外瓶体11和瓶盖13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扣合连接。结合图1、图7所示,该中节12两端均为敞口,呈径向间隔的多层周壁结构,具有内、外周壁121、122和介于内、外周壁之间的上周壁128,上周壁128与瓶盖13相扣。而内、外周壁121、122之间有间隔,间隔处可供外瓶体的瓶颈部111插入。外周壁122相对内周壁121再向下延伸,且外周壁122的内壁周向成形有第一凹槽129,可与外瓶体瓶颈部外壁上的第一凸缘113相扣而形成限位。在内周壁121上成形有两个圆周对称布置的弹片123,该弹片123是由开在中节内周壁121上的两个开口槽124之间的局部周壁经减薄壁厚后形成,可塑性形变。而邻近每一弹片123处还成形有向外周壁122凸伸的挡壁126,该挡壁126可以设在其中一个开口槽相对弹片一侧的槽壁上,可与外瓶体缺口112的两侧壁相碰,以使中节12按设定的方向转动操作,并限制其最大转动角度。如本实施例图中的挡壁126设在弹片123的左侧,则锁紧时,是顺时针转动中节,且中节12可旋转的最大角度是转至与缺口的右侧壁相碰,此时弹片123与缺口112错位,内、外瓶处锁紧状态。反之,解锁时是逆时针转动中节12,可转至与缺口112的左侧壁相碰,此时弹片123与缺口112对齐,内、外瓶处解锁状态。而弹片123的内壁上沿周向成形有第二凸缘125,可与锁套22外壁上的第二凹槽221相扣而形成限位,弹片123的外壁上成形有多个纵向排列的凸条127。
[0030]外瓶体的瓶颈部111插入中节内、外周壁121、122间的间隔中,瓶颈部111周向成形有与中节上的第一凹槽129相扣的第一凸缘113,且瓶颈部上有两个周向对称布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换装乳液瓶,包括外瓶和可替换的内瓶,所述外瓶包括瓶盖、外瓶体及中节,所述内瓶包括用于储放内容物的内瓶体、与内瓶体相连接的锁套以及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节可旋转设在瓶盖与外瓶体之间,所述中节具有内、外周壁,且在内周壁上成形有可形变的弹片;所述外瓶体的瓶颈部插入于所述中节的内、外周壁之间,且瓶颈部上成形有适配所述弹片的缺口;当所述中节上的弹片偏离所述缺口后,所述弹片呈现挤压形变状态,此时所述中节分别与所述外瓶体和锁套处于扣合的锁止状态;当所述中节上的弹片与所述缺口对齐时,则所述中节分别与所述外瓶体和锁套处于可分离的解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装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体瓶颈部的外壁和所述中节外周壁的内壁之间周向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第一凸缘和第一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替换装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内壁和所述锁套的外壁之间周向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第二凸缘和第二凹槽。4.如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