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0007]如图3所示,所述专利文献中图示的专利技术为了可以实现更加自然的踝关节的运动,包括:胫骨要素,适合于附着到胫骨骨骼上;双重轴承要素(73);以及,距骨要素或板(75),适合于附着到脚的距骨上。被称之为双重轴承要素的人工踝关节轴承要素可以通过在胫骨要素(71)与距骨要素(72)之间提供轴承作用而实现踝关节的背屈(dorsi flexion)以及跖屈(plantar flexion)。
[0008]图4是从下侧观察现有专利技术的轴承要素的底面图。参阅图4,现有的轴承要素以在距骨要素(75)上滑移的同时与距骨要素接触的方式构成,包括:轴承面(731),从内侧以及外侧向中央逐渐向下凸出;前方连接面(733),配备于轴承面(731)的前方;以及,后方连接面(735),配备于轴承面(731)的后方。虽然现有的轴承要素(73)的所述前方连接面(733)以及后方连接面(735)向下凸出形成,但是只能通过在其整体上采用扁平的设计而与附着到距骨上的距骨要素在较宽的范围内接触。在轴承要素与距骨要素之间的接触范围较窄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导致植入物破裂或植入物的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植入物,其特征在于:作为通过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移植到体内的植入物,所述植入物是用于在距骨要素与胫骨要素之间实现脚踝的运动的轴承要素,所述轴承要素包括:轴承面,与距骨要素接触且可供所述轴承要素在距骨要素的关节面上进行移动;外围面,以围绕所述轴承要素的侧面的方式形成;以及,连接面,对所述外围面与轴承面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包括:前方连接面,形成于所述轴承要素的前方;所述前方连接面以从所述外围面形成预定角度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连接面包括:前方内侧连接面,构成与内侧轴承面的边界;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构成与外侧轴承面的边界;所述前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通过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延长而增加轴承面与距骨要素的接触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以具有曲率的方式形成,且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形成曲面并凸出的方式延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还包括:后方连接面,在轴承要素的后方形成;所述后方连接面包括:后方内侧连接面,构成与内侧轴承面的边界;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构成与外侧轴承面的边界;所述后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通过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延长而增加轴承面与距骨要素的接触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以具有曲率的方式形成,且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形成曲面并凸出的方式延长。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连接面包括:前方内侧连接面,构成与内侧轴承面的边界;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构成与外侧轴承面的边界;所述前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延长,所述后方连接面包括:后方内侧连接面,构成与内侧轴承面的边界;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构成与外侧轴承面的边界;所述后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通过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延长而增加轴承面与距骨要素的接触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前方外侧连接面以具有曲率的方式形成,且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形成曲面并凸出的方式延长,所述后方内侧连接面以及后方外侧连接面从内侧以及外侧以中央形成曲面并凸出的方式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要素还包括:胫骨要素接触面,以与胫骨要素接触的方式形成;所述外围面包括:前方面,形成于所述轴承要素的前方;以及后方面,形成于所述轴承要素的后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前方面与胫骨要素接触面的边界的前方边界以弧的形态向前方凸出形成,所述胫骨要素接触面向前方延长形成至所述前方边界。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后方面与胫骨要素接触面的边界的后方边界以弧的形态向后方凸出形成,所述胫骨要素接触面向后方延长形成至所述后方边界。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前方面与胫骨要素接触面的边界的前方边界以弧的形态向前方凸出形成,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