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50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3
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第一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一钳瓣,第二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二钳瓣,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腰三角形状,其底边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端部,第一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二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贯通第一钳瓣,且在第一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均贯通第二钳瓣,且在第二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并拢后行造瘘术以形成倒三角形瓣膜时,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不容易滑移错位,倒三角形瓣膜边缘整齐,给后续的发音重建操作带来诸多便利。带来诸多便利。带来诸多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

技术介绍

[0002]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对患者十分重要,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尊严等。发音重建通常有咽气管吻合术、下咽气管造瘘术、气管食管造瘘术、食管

气管

颈前皮肤造瘘术以及安装人工发音器等,其中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相对简洁,成功率高,无克服误咽的痛苦。在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中,需要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并拢后行造瘘术以形成倒三角形瓣膜,但是由于食管气管的管壁较为软滑,现有医疗器械,比如镊子、止血钳等,不容易并拢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在行造瘘术时,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容易滑移错位,致使倒三角形瓣膜边缘不整齐,给后续的发音重建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一钳瓣,第二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二钳瓣,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腰三角形状,其顶角角度为50

70度,其腰边长度为18

22mm,其厚度为0.8mm

1.2mm,其底边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端部,第一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二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贯通第一钳瓣,且在第一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均贯通第二钳瓣,且在第二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四个通槽的长度为14

16mm,宽度为0.8

1.2mm,使用时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相互适配,且第一通槽和第三通槽对应设置,第二通槽和第四通槽对应设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顶角角度为60度,即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边三角形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腰边长度为20mm,其厚度为1.0mm,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的长度均为15mm,宽度均为1.0mm。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为不锈钢材质。
[0009]手术时,先按常规行全喉切除术,并切除环状软骨,在咽部及食管的两侧切断咽下缩肌和环咽肌,沿气管前壁中线切开两厘米深,气管壁的两角向两侧展开固定,暴露出气管后壁,然后将本技术的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分别插入气管和食管,使三角形的钳瓣分别处在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正中,其底边距气管断缘约七毫米,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得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夹紧,使用手术刀沿第一通槽和第三通槽
以及第二通槽和第四通槽离断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在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上分别形成一个边长约十五毫米的倒三角形瓣膜,将两片倒三角形瓣膜中两侧边的食管壁与气管壁对位缝合使其形成一体的倒三角形瓣膜并消除创面,再将该一体的倒三角形瓣膜推入食管中,分别牵拉并对位缝合倒三角形造瘘切口下三分之二的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并消除创面,仅余倒三角形造瘘切口上三分之一约五毫米的瘘孔,瘘孔两侧的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也分别对位缝合并消除创面,最后将气管上端的两角剪掉边长约十毫米的等边三角形,并在其下方两侧各剪一个十毫米长的弧形缺口,气管的断端自后壁中线对折缝合形成气帽及气管造口并与颈前皮肤造口缝合。
[0010]使用本技术,在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并拢后行造瘘术以形成倒三角形瓣膜时,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不容易滑移错位,倒三角形瓣膜边缘整齐,给后续的发音重建操作带来诸多便利。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第一钳柄,2

第二钳柄,3

第一钳瓣,4

第二钳瓣,5

第一通槽,6

第二通槽,7

第三通槽,8

第四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4]实施例:参看图1,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一钳瓣,第二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二钳瓣,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腰三角形状,其顶角角度为50

70度,其腰边长度为18

22mm,其厚度为0.8mm

1.2mm,其底边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端部,第一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二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贯通第一钳瓣,且在第一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均贯通第二钳瓣,且在第二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四个通槽的长度为14

16mm,宽度为0.8

1.2mm,使用时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相互适配,且第一通槽和第三通槽对应设置,第二通槽和第四通槽对应设置。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顶角角度为60度,即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边三角形状;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腰边长度为20mm,其厚度为1.0mm,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的长度均为15mm,宽度均为1.0mm;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5]手术时,先按常规行全喉切除术,并切除环状软骨,在咽部及食管的两侧切断咽下缩肌和环咽肌,沿气管前壁中线切开两厘米深,气管壁的两角向两侧展开固定,暴露出气管后壁,然后将本技术的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分别插入气管和食管,使三角形的钳瓣分别处在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正中,其底边距气管断缘约七毫米,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得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夹紧,使用手术刀沿第一通槽和第三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和第四通槽离断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在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上分别形成一个边长约十五毫米的倒三角形瓣膜,将两片倒三角形瓣膜中两侧边的食管壁与气管壁对位缝合使其形成一体的倒三角形瓣膜并消除创面,再将该一体的倒三角形瓣膜推入食管中,
分别牵拉并对位缝合倒三角形造瘘切口下三分之二的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并消除创面,仅余倒三角形造瘘切口上三分之一约五毫米的瘘孔,瘘孔两侧的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也分别对位缝合并消除创面,最后将气管上端的两角剪掉边长约十毫米的等边三角形,并在其下方两侧各剪一个十毫米长的弧形缺口,气管的断端自后壁中线对折缝合形成气帽及气管造口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喉切除后发音重建的气管食管活瓣式造瘘术专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一钳瓣,第二钳柄的端部设有第二钳瓣,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均呈等腰三角形状,其顶角角度为50

70度,其腰边长度为18

22mm,其厚度为0.8mm

1.2mm,其底边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端部,第一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二钳瓣上设有分别平行于两个腰边的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贯通第一钳瓣,且在第一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均贯通第二钳瓣,且在第二钳瓣的顶角处相互贯通,四个通槽的长度为14

16mm,宽度为0.8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汪审清周水洪凌玲林山鲍洋洋陈哲王勤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