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及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346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申请涉及引水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及施工工艺,其包括一级蓄水池,与一级蓄水池连通的输水泵站,与输水泵站连通的输水主管线,与输水主管线连通的二级蓄水池,与二级蓄水池连通的滴灌泵房,与滴灌泵房连通的地下干管组件以及与地下干管组件连通能调节滴灌位置的地上支毛管组件;一级蓄水池,二级蓄水池,输水主管线和地下干管组件均设置在地下且采用保护生态的方式原土回填;地下干管组件包括流量计以及第二电动阀门,滴灌泵房包括控制模块,流量计和第二电动阀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固沙植物存活的同时,降低固沙植物对于人工水源的依赖性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及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引水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乌梁素海流域范围可定义为对乌梁素海产生影响的汇水区域,包括整个河套灌区、乌梁素海海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后旗的阴山以南部分和磴口县的一部分,流域总面积约1.63万平方千米,乌梁素海流域地处中纬度地区,位于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地势高漫,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冬寒夏炎,四季分明,降水少、温差大,日照足、蒸发强,春季短促、冬季漫长,无霜期短、风沙天多,雨热同季。
[0003]乌梁素海流域中的乌兰布和沙漠,处东经108
°
37
´
~109
°
41
´
、北纬40
°
41
´
~41
°
16
´
的范围之内,地处贺兰山-狼山生态屏障之间,成为西沙东移的主通道、中转区,成为乌兰布和沙漠下风口广大地区沙尘暴的直接源头,对黄河、乌梁素海流域、河套平原农业区乃至华北平原北部地区构成直接的风沙危害和威胁。
[0004]治理好乌兰布和沙漠,可以将贺兰山、狼山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完整的“贺-乌-狼生态屏障”,不仅能缓解该沙漠周边地区的沙害,更对下风口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性的保护作用,对构筑国家“北方防沙带”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0005]生态保护修复主要是使用植物进行防沙和固沙,因为使用植物进行治理,所以必须要考虑植物存活所必需的水源问题,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没有达到承受人类活动的情况下,需要修建引水工程,为防沙和固沙的植物提供人工水源,并且在保证植物存活率的同时,不能让植物对人工水源产生过度依赖。
[0006]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工程,且没有直接经济收入或直接经济收入非常低,因此对于为植物提供人工水源的引水工程有额外要求,一般情况下,引水工程的修建标准要参考后期的直接经济收入,更注重成本控制,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0007]研发人员在研发改进中发现:在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中修建引水工程,需要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固沙植物存活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降低固沙植物对于人工水源的依赖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固沙植物存活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降低固沙植物对于人工水源的依赖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及施工工艺。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源附近的一级蓄水池,与所述一级蓄水池连通的输水泵站,与所述输水泵站连通的输水主管线,与所述输水主管线连通的二级蓄水池,与所述二级蓄水池连通的滴灌泵房,与所述滴灌泵房连通的地下干管组件以及
与所述地下干管组件连通能调节滴灌位置的地上支毛管组件;所述一级蓄水池,所述二级蓄水池,所述输水主管线和所述地下干管组件均设置在地下且采用保护生态的方式原土回填;所述地下干管组件包括用于测量进入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内水量的流量计以及控制水进入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内的第二电动阀门,所述滴灌泵房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流量计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蓄水池、二级蓄水池、输水主管线和地下干管组件均设置在地下,采用保护生态的方式修筑,在挖坑时原土分类保存,覆土掩埋时,原土分层回填,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且设置在地下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消耗,通过地上支毛管组件对固沙植物进行滴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电动阀门的开关,流量计能测量进入地上支毛管组件的水量,地上支毛管组件能改变滴灌位置,通过不定时不定量的滴灌,保证固沙植物存活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降低固沙植物对于人工水源的依赖性。
[0011]可选的,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包括与所述地下干管组件连通的地上支管线,与所述地上支管线连通的多根地上毛管线;所述地上支管线包括多根直管段以及用于改变相邻所述直管段位置的弯管段,所述地上毛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直管段连通,所述地上毛管线的另一端插设在地面内,所述弯管段的弯曲弧度为直角或钝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管段之间设置弯管段,使地上支管线能适配各种地形,地上毛管线与直管段连通,地上毛管线插设在地面,使地上毛管线能够作为滴灌管道的同时,还能作为地上毛管线的支撑装置。
[0013]可选的,所述直管段或所述弯管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公头,所述直管段或所述弯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公头适配的连接母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公头插设在连接母头内,使弯管段与直管段连接,或两根直管段连接,或两根弯管段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母头上转动连接有内螺纹套,在所述连接公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套适配的外螺纹缺口。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套与外螺纹缺口螺纹连接,使连接母头与连接公头固定连接。
[0017]可选的,在所述连接公头上设置有插设斜面,在所述连接母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设斜面适配的套设斜面;在所述插设斜面或所述套设斜面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空隙的防水软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设斜面和套设斜面能使连接公头更容易插设在连接母头内,防水软套能够密封插设斜面和套设斜面之间的空隙,降低水从插设斜面和套设斜面之间泄漏的概率,从而降低水从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之间泄漏的概率。
[0019]可选的,在所述连接公头和所述连接母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能够进一步密封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之间的空隙,进一步降低水从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之间泄漏的概率。
[0021]可选的,所述地上毛管线包括固接在所述直管段上的固定筒,活动插设在所述固定段内的伸缩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和所述伸缩筒内的螺旋输水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筒一端固接在直管段上,伸缩筒活动插设在固定筒的另一端内,从而能够调整地上毛管线的长度,能够适应更多的情况,螺旋输水管呈螺旋状,通过伸缩筒和固定筒调整地上毛管线的长度时,螺旋输水管始终能输送水源进行滴灌。
[0023]可选的,在所述伸缩筒靠近所述固定筒的一端活动插设有卡块,在所述卡块与所述固定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在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弹簧卡块适配的固定孔。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将卡块反弹,使卡块卡固在固定孔内,使伸缩筒与固定筒固定连接,卡块设置在不同的固定孔内,能方便地调整伸缩筒固接在固定筒内的长度。
[0025]可选的,在所述伸缩筒靠近所述固定筒的一端设置有插设尖头,所述螺旋输水管的一端固接在所述伸缩筒靠近所述插设尖头的位置上,且所述螺旋输水管与外界连通;所述螺旋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管段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附近的一级蓄水池(1),与所述一级蓄水池(1)连通的输水泵站(2),与所述输水泵站(2)连通的输水主管线(3),与所述输水主管线(3)连通的二级蓄水池(4),与所述二级蓄水池(4)连通的滴灌泵房(5),与所述滴灌泵房(5)连通的地下干管组件(6)以及与所述地下干管组件(6)连通能调节滴灌位置的地上支毛管组件(7);所述一级蓄水池(1),所述二级蓄水池(4),所述输水主管线(3)和所述地下干管组件(6)均设置在地下且采用保护生态的方式原土回填;所述地下干管组件(6)包括用于测量进入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7)内水量的流量计(65)以及控制水进入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7)内的第二电动阀门(66),所述滴灌泵房(5)包括控制模块(51),所述流量计(65)和所述第二电动阀门(6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5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支毛管组件(7)包括与所述地下干管组件(6)连通的地上支管线(8),与所述地上支管线(8)连通的多根地上毛管线(9);所述地上支管线(8)包括多根直管段(81)以及用于改变相邻所述直管段(81)位置的弯管段(82),所述地上毛管线(9)的一端与所述直管段(81)连通,所述地上毛管线(9)的另一端插设在地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81)或所述弯管段(8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公头(83),所述直管段(81)或所述弯管段(8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公头(83)适配的连接母头(84);所述弯管段(82)的弯曲弧度为直角或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头(84)上转动连接有内螺纹套(841),在所述连接公头(83)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套(841)适配的外螺纹缺口(8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公头(83)上设置有插设斜面(832),在所述连接母头(84)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设斜面(832)适配的套设斜面(842);在所述插设斜面(832)或所述套设斜面(842)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空隙的防水软套(8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公头(83)和所述连接母头(84)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引水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毛管线(9)包括固接在所述直管段(81)上的固定筒(91),活动插设在所述固定段内的伸缩筒(9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91)和所述伸缩筒(92)内的螺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霞王冬庞东喆杨建平梅晓丽朱若柠张秀平贾海元张富成周国强马瑞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