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低转体系统及其在转体桥落梁施工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转体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可调低转体系统及其在转体桥落梁施工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跨铁路桥梁多用转体法施工,转体法施工需要桥梁一侧悬臂跨越多条铁路线,为了保证铁路营业线的安全运行,通常转体桥悬臂设计的均比较长。由于转体桥建设完成后会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转体施工,在静置时间段内存在要点审批等流程,时间因素不可控,当静置时间较长时,由于转体桥悬臂大,梁端就会产生较大的挠度变形。
[0003]为了克服梁端产生的挠度变形,一般采用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在桥梁设计阶段,转体桥初始高度会高于成桥标高,当转体施工完成后,通过桥墩底部设置的千斤顶将桥梁顶起,拆除提前预埋好的钢垫板,再通过千斤顶的落顶操作使梁体下落至设计标高。
[0004]申请人检索到的同类施工方法的
技术介绍
如下:
[0005]1、公开号为CN111188283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钢桥整体同步顶升落梁方法。其施工方式为:落梁时千斤顶同步顶升,主梁离开位于主梁与盖梁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低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于转体桥(3)中心下方的可调低转体支座(1),沿径向间隔固定于可调低转体支座(1)外周的转体桥(3)上并可对其形成支撑的可调低撑脚(2),其中:A、可调低转体支座(1)包括中间衬板(1C),设置于中间衬板(1C)上方且与其转动装配的上转板(1A),中间衬板(1C)位于活塞板(1F)的凹形腔内且二者之间设有弹性体(1D),活塞板(1F)底部嵌入底座板(1J)的凹形腔内,活塞板(1F)侧部通过锁定装置(1E)与底座板(1J)连接,并由锁定装置(1E)控制活塞板(1F)的行程;底座板(1J)上装配有加热装置(1I),加热装置(1I)与活塞板(1F)之间设有填充材料(1G),填充材料(1G)通过排液通道(1H)与外部连通,填充材料(1G)选用在受热状态下可产生固液相变的材质;B、可调低撑脚(2)包括撑脚主体(2A),通过连接螺栓(2B)连接于撑脚主体(2A)底部的垫板(2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低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衬板(1C)与上转板(1A)之间设有耐磨滑板(1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低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1E)设置于活塞板(1F)与底座板(1J)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调低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1E)采用锁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鉴臣,罗实,邱敏捷,曾奎,赵志磊,董盛,吕雨,赵航,张兴,刘凯,赵九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