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便携式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2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    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路板和设置在另一壳体中的另一电路板,由铰链将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    设置在铰链内部的接线部分(wiring  part),用于使所述电路板相互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接线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的连接板;    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    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中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插槽;以及    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用于环绕所述连接器的密封件,    其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接触,用于密封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插槽的周围,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插槽处于连接在一起的状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其中设置在铰链内的接线部分与设置在由铰链连接的两个壳体中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了这种连接结构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本专利技术要求2002年11月29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347071的优先权,其内容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在采用了其中设置在铰链内的接线部分与设置在由铰链连接的两个壳体中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结构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情况下,通常,将防水壁提供给铰链的每个接缝部分,或者在靠近壳体的铰链附近设置如防水封装或吸水布等防水材料,以便防止水通过进出接线部分的开口渗透到壳体中,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JP-A)No.2002-134938中所示。此外,例如,如JP-A No.2002-124779中所示,将这些接线部分支撑在这些防水材料之间,从而在打开和闭合壳体期间不会过紧和松弛。这抑制了对接线部分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有害作用。现在将利用图5和图6,对上述结构中的主要部件进行解释。在图5所示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01中,数字符号131和132表示连接能够开启和闭合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铰链130的轴承。在轴承131和132的内侧,沿轴承的轴向还设置了与壳体110和120的内部连通的中空圆柱形件134和135。穿过了这些圆柱形件134和134的柔性板150在壳体110和120之间延伸,并与设置在壳体110和120内部的电路板141和142进行电连接。柔性板150与电路板141通过连接器153电连接。将防水件138放置于壳体110和120中,以便密封圆柱形件134和135之间的连通区域。如图6所示,防水件138充当铰链130与壳体110之间的隔离物,防止水渗透到壳体110中。此外,沿壳体110的厚度方向,将防水件138分隔开,从而将柔性板150牢固地支撑和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但是,在开合壳体110和120时,很难完全防止水渗透到铰链130的内部。这样,水可能会渗透到铰链130的内部,从而通过防水件138周围的间隙渗透到壳体110和120的内部。结果,存在的问题是,尤其是位于壳体110和120内部的铰链130附近的连接器153会受到腐蚀。此外,为了减少水附着,在壳体110的内部设置了防水件138。结果,连接器153通过比防水件138更远地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而终止,从而减小了在电路板141上放置电路的空间。与便携式终端设备101的情况一样,这在板141的大小存在限制时是很大的问题。考虑到上述环境,构思了本专利技术,而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和一种采用该连接结构的便携式终端,其中设置在铰链内的接线部分与设置在由铰链连接的两个壳体内部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连接器的防水性,并扩大电路板上用于放置电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路板和设置在另一壳体中的另一电路板,由铰链将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设置在铰链内部的接线部分,用于使所述电路板相互电连接;设置在所述接线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中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插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用于环绕所述连接器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接触,用于密封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插槽的周围,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插槽处于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利用这种连接结构,即使水从铰链渗透到壳体中,仍然可以防止弄湿连接器。此外,由于不需要在壳体的内部设置防水件,可以将连接器放置得更靠近铰链。此外,优选的是,将所述连接板用力推向壳体壁表面,从而将所述连接器压入到所述连接器插槽中。作为这种连接结构的结果,通过将电路板连接在壳体中,能够将连接器和连接器插槽紧密保持在连接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密封件对连接器的周围进行密封。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接线部分是柔性印刷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由铰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壳体;设置在一个壳体中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另一壳体中的另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铰链的内部用于使所述电路板相互电连接的接线部分;设置在所述接线部分的一个端部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插槽;以及用于密封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插槽的周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具有由铰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壳体;设置在一个壳体中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另一壳体中的另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铰链的内部用于使所述电路板相互电连接的接线部分;设置在所述接线部分的一个端部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的连接器插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之一和所述电路板之一上、用于环绕所述连接器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电路板之一接触,用于密封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插槽的周围,处于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插槽处于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此外,优选的是,将所述连接板用力推向壳体壁表面,从而将所述连接器压入到所述连接器插槽中。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接线部分是柔性印刷电路板。此外,优选的是,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还具有用于在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凸出到所述铰链中的凸出部分;设置在所述凸出部分上的第一肋;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之一的壳体壁表面上与所述第一肋相对的第二肋,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肋压挤保持所述接线部分。应当注意的是,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或者可以是数字摄像机(camera)。在这些便携式终端中,壳体内部的连接器的防水性较好,可以放置由于壳体的开合操作而引起的连接器的松动,并且能够改善电耐用性和可靠性。此外,作为扩大了电路板上用于放置电路的空间的结果,也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尺寸的缩小和较低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观察时,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透视图。图2是从背面观察时,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话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1中的便携式电话的背面、铰链附近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线A-A得到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与图3所示相对应的传统便携式电话的背面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线B-B得到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注意的是,以下的说明表示其中采用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便携式电话。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话1(便携式终端设备)被设计为具有以平面大体上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成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可折叠便携式电话。这些壳体10和20通过30能够开合地相互连接。当便携式电话1闭合时,位于彼此上方的表面是壳体10和20各自的正表面。将多个操作键13和用于通信的通信麦克风14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正表面,而将如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23和用于通信的扬声器24设置在第二壳体20的正表面上。如图2所示,将能够装卸的电池16安装于第一壳体10的背面15,而用于铃声的扬声器17和可伸缩的天线18均设置在背面15上靠近铰链30的地方。如液晶显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贵昭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