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15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22
一种能够在传感器主体部脱落或安装不妥时发出异常信息的漏液检测装置。漏液检测装置(100)具备传感器主体部(10)和卡夹件(30),还具备:漏液检测部,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10),用于检测漏液;安装检测部,其包括副投光单元(337)、副受光单元(339)以及安装检测单元(341),副投光单元(337)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用于出射光,副受光单元(339)设置于卡夹件(30),用于接收来自副投光单元(337)的光,并生成安装检测信号,当安装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安装检测单元(341)发出安装错误信号。错误信号。错误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液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液体泄漏传感器都是利用液体的导电性来检测泄漏的。检测的传感器由电极及将其分隔的绝缘体组成。一旦液体发生泄漏,将造成传感器的电极的短路,电极间的阻抗值将下降,当传感器控制器检知出此变化时,能够发出警报。
[0003]很多场合或制品中都存在液体泄漏的问题,一旦发生泄漏,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如计算机机房,精密机械,化工仪器等,漏液将引起事故。于是,需要在各种场合或制品中配置漏液检测装置,当漏液检测装置检测到漏液时,就立即使电子设备停止运转。然而,在电子设备上安装漏液检测装置时,需要人工的将传感器主体部配置于卡夹件以进行固定。但是,有时传感器主体部安装于卡夹件时,无法确定传感器主体部是否正确的安装于规定的位置,导致传感器主体部无法精确检测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传感器主体部未正确安装于规定的位置时发出异常信息的漏液检测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包括用于检测漏液的传感器主体部,还具备:卡夹件,所述传感器主体部安装于所述卡夹件;漏液检测部,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用于检测漏液;安装检测部,其包括副投光单元、副受光单元以及安装检测单元,所述副投光单元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用于出射光,所述副受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卡夹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副投光单元的光,并生成安装检测信号,当所述安装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安装检测单元发出安装错误信号。
[0006]进一步,所述副投光单元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本体内,所述卡夹件还包括凸台部,所述副受光单元被配置于所述凸台部,并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本体的下方。
[0007]进一步,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漏液检测部包括主投光单元、主受光单元以及漏液检测单元,所述主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主投光单元的光,并生成漏液检测信号,当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所述漏液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规定值,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漏液信号。
[0008]进一步,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被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经由电缆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安装错误信号,经由所述电缆向所述电子设备通知传感器主体部未正确安装,所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漏液信号,经由所述电缆向所述电子设备通知发生漏液。
[0009]进一步,所述卡夹件包括卡合部、液体导入孔以及凸台部。所述卡合部包括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两侧折弯延伸的两个卡合部,所述底面呈平坦的板状,所述两个卡合部分别从所述底面的一侧端部向上倾斜延伸折弯形成。
[0010]进一步,所述两个卡合部的截面分别呈横放的V字形,所述两个卡合部相对设置,并且所述两个卡合部的凸起均朝向所述底面的中心线设置,以使所述两个卡合部夹持所述传感器主体部,并定位于规定的位置上。
[0011]进一步,所述凸台部突出设置在所述卡合部的底面的一侧,并且所述凸台部距所述卡合部的底面具有规定高度。
[0012]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主体部包括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底面凸出设置的导光部,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侧面与所述两个卡合部接触,并被所述两个卡合部夹持固定,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侧面的下方。
[0013]进一步,所述导光部的底面低于所述凸台部的顶面,所述导光部还包括入射面、导光面以及反射面。
[0014]在漏液检测装置的安装阶段,从副投光单元发射的光未到达副受光单元或仅一部分到达副受光单元的情况下,安装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异常信号,此时,控制单元判断为传感器主体部没有正确安装到卡夹件,控制单元基于该异常信号使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以通知安装人员进行检测,从而确保漏液检测装置精确地安装于卡夹件,进而确保精确地检测漏液。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本技术的漏液检测装置中传感器主体部以及卡夹件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本技术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考图1,本技术涉及的漏液检测装置100通过安装于电子设备中,漏液检测装置100能够检测来自电子设备的漏液。漏液检测装置100和电子设备经由电缆连接,当漏液检测装置100检测到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可通过电缆将异常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发出警报,或者也可以直接使电子设备的运转停止。
[0019]如图1所示漏液检测装置100具有卡夹件10以及安装于卡夹件10上的传感器主体部30。卡夹件10固定安装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底面。卡夹件10包括卡合部11、液体导入孔(未图示)以及凸台部13。卡合部11包括底面111和从底面111的两侧折弯延伸的两个卡合部113。底面111呈平坦的板状。两个卡合部113分别从底面111的一侧端部向上倾斜延伸折弯形成,卡合部113的截面呈横置的V字形。两个卡合部113相对设置,并且两个卡合部113的凸起均朝向底面111的中心线设置,从而两个卡合部113能够夹持传感器主体部30,进而有效地将传感器主体部30定位于电子设备的规定的位置上。
[0020]凸台部13突出设置在卡合部11的底面111的一侧,并且凸台部13距卡合部11的底面111具有规定高度。
[0021]液体导入孔与电子设备相连通,当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液体经由所述液体导入孔
进入漏液检测装置100内。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主体部30例如为圆柱形,卡夹件例如通过卡夹的方式固定传感器主体。可以理解,传感器主体部30的形状和传感器主体部30的固定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0022]传感器主体部30包括本体31以及检测组件33。本体31被两个卡合部113夹持固定于卡夹件10,本体31包括侧面311以及从本体31的底面凸出设置导光部313。传感器主体部30的侧面311与两个卡合部113接触,从而被两个卡合部113夹持固定。凸台部13位于一个侧面311的下方。导光部313从本体31的底面凸出延伸设置,并且导光部313的截面呈倒梯形。具体而言,导光部313包括入射面3131、导光面3133以及反射面3135。检测组件33安装于本体31和凸台部13内。本实施方式中,本体31、凸台部13和导光部313是可导光的材质构成,因此,本体31、凸台部13和导光部313能够导光。
[0023]导光部313的底面低于凸台部13的顶面,导光部313和卡合部11的底面111之间的间隙用于检测漏液。
[0024]图2为漏液检测装置100的检测组件33的模块图。如图2所示,检测组件33包括主投光单元331、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安装于电子设备,且包括用于检测漏液的传感器主体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卡夹件,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中,且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主体部;漏液检测部,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用于检测漏液;安装检测部,其包括副投光单元、副受光单元以及安装检测单元,所述副投光单元设置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用于出射光,所述副受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卡夹件,用于通过对照的方式接收来自所述副投光单元的光,并生成安装检测信号,当所述安装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安装检测单元发出安装错误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投光单元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本体内,所述卡夹件还包括凸台部,所述副受光单元被配置于所述凸台部,并且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本体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漏液检测部包括主投光单元、主受光单元以及漏液检测单元,所述主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主投光单元的光,并生成漏液检测信号,当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所述漏液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规定值,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漏液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装置经由电缆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博正邱至宏魏水文
申请(专利权)人:超视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