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12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主要包括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所述筒体(1)内部由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组成,所述筒体(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不凝性气体出口(15)、加热蒸汽进口(3)、膨胀节(5)、冷凝水出口(6)、料液进口(7)、放料口(9),浓缩液出口(10),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管道上设置阀门,连接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位于筒体(1)右侧,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内部设置防泡沫板(12),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顶部设置二次蒸汽入口(13),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底部设置浓缩液出口(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低浓度芽孢杆菌的浓缩,获得芽孢杆菌干燥合适的浓缩比,同时能够保证菌体在浓缩过程中对菌体活性不会造成破坏,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特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特点。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液浓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开发和应用微生态制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在各领域迸发出蓬勃的朝气,芽孢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一种好氧、产芽孢杆状细菌,具有代谢产生多种生物酶,抑制病原微生物、改善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芽孢杆菌是公认的在食品和饲料领域放心使用的安全菌株。
[0003]目前芽孢杆菌多采用液体深层的方法大量增殖菌体,然后采用离心的方式收集芽孢杆菌菌泥,最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芽孢杆菌菌粉,但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的芽孢杆菌菌粉工艺复杂,投资成本费用高,能耗高,还有发酵完成后直接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获得芽孢杆菌喷干粉,但这种方式芽孢杆菌发酵液固含量低,需要在干燥的过程中去除大部分水分,这样难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本专利设备旨在喷雾干燥前对芽孢杆菌发酵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含量满足生产要求的芽孢杆菌浓缩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
[0005]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主要包括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所述筒体(1)内部由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组成,所述筒体(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不凝性气体出口(15)、加热蒸汽进口(3)、膨胀节(5)、冷凝水出口(6)、料液进口(7)、放料口(9),浓缩液出口(10),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管道上设置阀门,连接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位于筒体(1)右侧,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内部设置防泡沫板(12),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顶部设置二次蒸汽入口(13),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底部设置浓缩液出口(10)。
[0006]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数量均为2个。
[0007]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分别位于筒体(1)的左侧和右侧。
[0008]所述降膜加热列管(14)上部设置降膜料液分配器(16)。
[0009]所述降膜料液分配器(16)数量为2个。
[0010]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中间设置隔板(8),所述隔板(8)位于筒体(1)下部。
[0011]所述加热蒸汽进口(3)前方设置蒸汽挡板(4),目的为使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受热均匀。
[0012]所述蒸汽挡板(4)材质为食品级304材质。
[0013]所述放料口(9)和浓缩液出口(10)位于筒体(1)底部。
[0014]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的连接管道材质为食品级304材质。
[0015]所述防泡沫板(12)位于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上部。
[0016]所述防泡沫板(12)形状为扇形。
[0017]所述二次蒸汽入口(13)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0018]本技术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适于低浓度芽孢杆菌的浓缩,获得芽孢杆菌干燥合适的浓缩比,同时能够保证菌体在浓缩过程中对菌体活性不会造成破坏,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芽孢杆菌升膜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0020]结构示意图中:1、筒体,2、升膜加热列管,3、加热蒸汽进口,4、蒸汽挡板,5、膨胀节,6、冷凝水出口,7、料液进口,8、隔板,9、放料口,10、浓缩液出口,11、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2、防泡沫板,13、二次蒸汽入口,14、降膜加热列管,15、不凝性气体出口,16、降膜料液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主要包括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所述筒体(1)内部由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组成,所述筒体(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不凝性气体出口(15)、加热蒸汽进口(3)、膨胀节(5)、冷凝水出口(6)、料液进口(7)、放料口(9),浓缩液出口(10),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管道上设置阀门,连接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位于筒体(1)右侧,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内部设置防泡沫板(12),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顶部设置二次蒸汽入口(13),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底部设置浓缩液出口(10);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数量均为2个。
[0023]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分别位于筒体(1)的左侧和右侧。
[0024]所述降膜加热列管(14)上部设置降膜料液分配器(16)。
[0025]所述降膜料液分配器(16)数量为2个。
[0026]所述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中间设置隔板(8),所述隔板(8)位于筒体(1)下部。
[0027]所述加热蒸汽进口(3)前方设置蒸汽挡板(4),目的为使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受热均匀。
[0028]所述蒸汽挡板(4)材质为食品级304材质。
[0029]所述放料口(9)和浓缩液出口(10)位于筒体(1)底部。
[0030]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的连接管道材质为食品级304材质。
[0031]所述防泡沫板(12)位于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上部。
[0032]所述防泡沫板(12)形状为扇形。
[0033]所述二次蒸汽入口(13)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0034]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0035]发酵完成的芽孢杆菌发酵液通过料液进口(7)进入筒体(1)底部,并通过升膜加热列管(2)进入降膜浓缩器内,此时加热蒸汽通过加热蒸汽进口(3)对升膜加热列管加热,直至发酵料液沸腾蒸发,此时水蒸气同浓缩的发酵液会上升混合存在于筒体(1)顶部空间,然后气液混合物通过降膜料液分配器(16)进入降膜加热列管(14)进行降膜蒸发,浓缩液会通过浓缩液出口(10)排出,部分浓缩液会进入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蒸汽通过二次蒸汽入口(13)进入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浓缩液通过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底部的浓缩液出口(10)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芽孢杆菌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所述筒体(1)内部由升膜加热列管(2)和降膜加热列管(14)组成,所述筒体(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不凝性气体出口(15)、加热蒸汽进口(3)、膨胀节(5)、冷凝水出口(6)、料液进口(7)、放料口(9),浓缩液出口(10),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筒体(1)和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之间管道上设置阀门,连接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位于筒体(1)右侧,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内部设置防泡沫板(12),所述离心式气液分离器(11)顶部设置二次蒸汽入口(13),所述离心式气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明韩立虎母邵林孙标卞晓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