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20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蚜虫捕捉件包括延长件和设置在延长件端部的蚜虫捕捉口,延长件的内部设置有与蚜虫捕捉口相连通的捕捉通道,蚜虫分离件内设置有与捕捉通道相连接的分离腔,分离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捕捉通道的径向尺寸,分离腔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蚜虫收集口,蚜虫收集件连接在蚜虫收集口上,吸气机构与分离腔相连通,在吸气机构的工作状态下,气流沿蚜虫捕捉口、捕捉通道和分离腔的方向流动至吸气机构内,阻挡结构阻挡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以使得蚜虫向蚜虫收集口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在蚜虫的捕捉收集过程中,无需接触蚜虫,既提高了捕捉效率,又可避免对蚜虫的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五倍子蚜虫捕捉
,特别是涉及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

技术介绍

[0002]五倍子蚜虫属于半翅目瘿绵蚜科,夏季寄生在盐肤木、青麸杨等盐肤木属植物的复叶上,形成虫瘿(五倍子),冬季则转寄生在苔藓上,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五倍子蚜虫形成的五倍子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
[0003]目前捕捉五倍子蚜虫的方法主要是人工通过手捕捉,由于蚜虫非常弱小,人工捕捉很容易造成蚜虫损伤,且效率低。因此提出一种无接触气力吸入式蚜虫捕集器来捕捉蚜虫,避免蚜虫损伤,提高捕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包括:
[0007]蚜虫捕捉件,所述蚜虫捕捉件包括延长件和设置在所述延长件端部的蚜虫捕捉口,所述延长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蚜虫捕捉口相连通的捕捉通道;
[0008]蚜虫分离件,其与所述蚜虫捕捉件固定连接,所述蚜虫分离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捕捉通道相连接的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捕捉通道的径向尺寸,所述分离腔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
[0009]蚜虫收集件,所述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蚜虫收集口,所述蚜虫收集件连接在所述蚜虫收集口上;
[0010]吸气机构,其与所述分离腔相连通,在所述吸气机构的工作状态下,气流沿所述蚜虫捕捉口、捕捉通道和分离腔的方向流动至所述吸气机构内,所述阻挡结构阻挡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以使得蚜虫向所述蚜虫收集口运动。
[0011]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吸尘器,所述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与分离腔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捕捉通道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相对两侧,所述吸尘器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
[0012]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阻挡结构与所述捕捉通道的轴线形成一个方向朝下的张开夹角,所述蚜虫收集口设置在所述蚜虫分离件与所述张开夹角相对应的侧壁上,所述张开夹角的角度介于90
°
至180
°
之间。
[0013]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蚜虫捕捉件和所述蚜虫分离件同轴设置,所述蚜虫收集口位于所述分离腔的最低位置。
[0014]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阻挡结构包括供气流通过的透气部,所述透气部
可对所述蚜虫的运动进行阻挡。
[0015]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阻挡结构包括横贯在所述分离腔内的透气膜。
[0016]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阻挡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对所述挡板进行固定安装的挡板支架。
[0017]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挡板至少有两个,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挡板支架上形成与所述捕捉通道相对应的阻挡空间。
[0018]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阻挡空间包括开口部与阻挡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捕捉通道同轴设置,所述阻挡部呈八字型设置。
[0019]上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所述蚜虫捕捉口呈喇叭形设置。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包括与蚜虫分离件相连接的蚜虫捕捉件、蚜虫收集件和吸气机构,蚜虫捕捉件内的捕捉通道与蚜虫分离件内的分离腔相连通,分离腔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捕捉通道和吸气机构设置在阻挡结构的相对两侧,在吸气机构的作用下,气流沿蚜虫捕捉口、捕捉通道和分离腔的方向流动至吸气机构内,蚜虫随气流被捕捉并输送至分离腔内,在阻挡结构的作用下,对蚜虫进行阻挡并使其在分离腔内沉降,同时由于捕捉通道的径向尺寸小于分离腔的径向尺寸,有利于蚜虫的沉降至收集分离腔的最低处,并从蚜虫收集口输送至蚜虫收集器内以完成蚜虫的收集,如此在蚜虫的捕捉收集过程中,无需接触蚜虫,既提高了捕捉效率,又可避免对蚜虫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蚜虫捕捉件;1.1、延长件;1.2、蚜虫捕捉口;1.3、捕捉通道;2、蚜虫分离件;2.1、分离腔;2.2、蚜虫收集口;2.3、连接口;3、阻挡结构; 3.1、透气膜;3.2、挡板;3.3、挡板支架;3.4、阻挡空间;3.5、开口部; 3.6、阻挡部;4、蚜虫收集件;5、吸气机构;5.1、吸尘器;6、气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包括蚜虫捕捉件1、蚜虫分离件2、蚜虫收集件4和吸气机构5,蚜虫捕捉件1包括延长件1.1和设置在延长件1.1端部的蚜虫捕捉口1.2,延长件1.1的内部设置有与蚜虫捕捉口1.2相连通的捕捉通道1.3,蚜虫分离件2内设置有与捕捉通道1.3相连接的分离腔2.1,分离腔2.1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3,分离腔2.1 的径向尺寸大于捕捉通道1.3的径向尺寸,蚜虫分离件2上设置有蚜虫收集
口 2.2,蚜虫收集件4连接在蚜虫收集口2.2上,吸气机构5与分离腔2.1相连通,吸气机构5在工作状态下,气流沿蚜虫捕捉口1.2、捕捉通道1.3和分离腔2.1的方向流动至吸气机构5内,阻挡结构3阻挡在气流流动方向6上以使得蚜虫从蚜虫收集口2.2输出。
[0029]具体的,蚜虫捕捉件1用于对蚜虫进行捕捉,蚜虫捕捉件1包括延长件 1.1,延长件1.1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便于对蚜虫的捕捉,延长件1.1可以是柱形,如能够用于捕捉的杆体,在延长件1.1内设置有贯穿其内部的捕捉通道 1.3,捕捉通道1.3沿延长件1.1的长度方向设置,延长件1.1一端与蚜虫分离件2相连接,蚜虫捕捉口1.2设置在延长件1.1的另一端,蚜虫捕捉口1.2 呈喇叭型结构,如此蚜虫捕捉口1.2的开口尺寸大于捕捉通道1.3的尺寸,便于对蚜虫的捕捉,蚜虫分离件2用于将捕捉的蚜虫进行分离,使得蚜虫能够收集至蚜虫收集件4内,蚜虫分离件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腔2.1,分离腔2.1可以是一个柱形的腔室,也可以式其他形状的腔室,蚜虫分离件2和蚜虫捕捉件 1之间固定连接,分离腔2.1与捕捉通道1.3相连通,如此通过蚜虫捕捉口1.2 和捕捉通道1.3捕捉的蚜虫可输送至分离腔2.1内,分离腔2.1的径向尺寸大于捕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蚜虫捕捉件,所述蚜虫捕捉件包括延长件和设置在所述延长件端部的蚜虫捕捉口,所述延长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蚜虫捕捉口相连通的捕捉通道;蚜虫分离件,其与所述蚜虫捕捉件固定连接,所述蚜虫分离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捕捉通道相连接的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捕捉通道的径向尺寸,所述分离腔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蚜虫收集件,所述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蚜虫收集口,所述蚜虫收集件连接在所述蚜虫收集口上;吸气机构,其与所述分离腔相连通,在所述吸气机构的工作状态下,气流沿所述蚜虫捕捉口、捕捉通道和分离腔的方向流动至所述吸气机构内,所述阻挡结构阻挡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以使得蚜虫向所述蚜虫收集口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吸尘器,所述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与分离腔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捕捉通道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相对两侧,所述吸尘器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与所述捕捉通道的轴线形成一个方向朝下的张开夹角,所述蚜虫收集口设置在所述蚜虫分离件与所述张开夹角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荣蔡芳查玉平辜忠春张子一李军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