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绪国专利>正文

包皮环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0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内环和弹力线,内环由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分布的长方形小孔,而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锥壁上的小孔对应并与该小孔连接的截面呈“U”形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除去包皮时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不换药,包皮除去部分在自然坏死过程中渗出的体液能够及时通过锥壁上的小方孔排出,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感,并且降低了细菌对创面造成的感染率,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时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男性用包皮除去环扎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包皮环切剪刀法和第二代激光包皮环切手术均源自切割、缝合的思路,其存在着切除要麻醉、开刀、缝合、换药、创口易感染、术后包皮边缘不整齐和受术者要休息等缺陷,在相当程度上给受术者造成一定的思想顾虑。有一种成人用包皮手术辅助环,由固定环、辅助环和绑线构成,其辅助环由两个锥环与中间柱环连接而成,它是通过物理压迫方法阻断包皮除去部分的血液供应,使包皮除去部分缺血而自然坏死、脱落。然而这种包皮除去环也存在以下缺陷1)包皮除去部分在自然坏死过程中渗出的体液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加重受术者的疼痛感和加大细菌对创面的感染率,并加长创面的愈合时间;2)在手术后,去除固定环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除去包皮时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不换药、低痛苦并无任何副作用的包皮环扎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内环和弹力线,内环由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分布的长方形小孔,而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锥壁上的小孔对应并与该小孔连接的截面呈“U”形的凹槽;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均由碎性塑料制成;在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的端面上还可以连接有手柄。本技术在实现除去包皮时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不换药,包皮除去部分在自然坏死过程中渗出的体液能够及时排出,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感,并且降低了细菌对创面造成的感染率,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时间;它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受季节影响,也不需要卧床休息,适宜于大范围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男性用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7、内环8和弹力线9,外环7由两个半圆环7a、7b通过铰销10铰接而成,所述两个半圆环的开口端有外凸的连接头11可通过螺钉12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半圆环7a上设有接线柱13,弹力线9的一端与接线柱13固定连接;所述内环8由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方形小孔2,而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锥壁上的小孔2对应并与该小孔连接的截面呈“U”形的凹槽5;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均由碎性塑料制成,在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的端面上连接有手柄6。使用时,将内环8套入阴茎的冠状沟,然后把包皮自然覆盖在内环8外壁,再用外环7固定覆盖在内环8外壁的包皮上使其不移位,最后将弹力线9扎在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与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之间的中间圆柱环3上;手柄6用于将包皮拿住,使医护人员便于扎弹力线9。在包皮除去部分自然坏死过程中,渗出的体液就能及时通过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锥壁上的方形小孔2和中间圆柱环3内壁上的凹槽5,从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排出,从而减轻受术者的疼痛感,减低细菌对创面造成的感染率,加快创面的愈合时间;包皮除去部分自然坏死并被切除后,由于内环是由碎性塑料制成,只需将其扳碎即可除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内环和弹力线,内环由两个圆锥环分别与中间圆柱环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分布的小孔(2),而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小孔(2)对应并与小孔(2)连接的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锥壁上的小孔(2)为长方形,并按圆周均匀分布;对应的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内壁上的凹槽(5)也为长方形,其截面呈“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均由碎性塑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的端面上还可以连接有手柄(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内环和弹力线,内环由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分布的长方形小孔,而中间圆柱环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锥壁上的小孔对应并与该小孔连接的截面呈“U”形的凹槽。本技术在实现除去包皮时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不换药,包皮除去部分在自然坏死过程中渗出的体液能够及时通过锥壁上的小方孔排出,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感,并且降低了细菌对创面造成的感染率,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时间。文档编号A61B17/326GK2746883SQ20042010511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绪国 申请人:李绪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皮环扎器,包括外环、内环和弹力线,内环由两个圆锥环分别与中间圆柱环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着阴茎根部的圆锥环(1)的锥壁上开有按圆周分布的小孔(2),而中间圆柱环(3)和向着阴茎龟头的圆锥环(4)的内壁上依次开有与小孔(2)对应并与小孔(2)连接的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绪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