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204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包括回转窑和尾气处理组件,至少两段互相连接的回转窑包括第一炉体和加热装置,每段回转窑都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尾气处理组件包括尾气过滤器、抽风机和至少两个串联的酸雾吸收塔,尾气过滤器分别与出气口和第一炉体连通,每个酸雾吸收塔内都安装有进气管,抽风机分别与尾气过滤器和第一个酸雾吸收塔的进气管连接,酸雾吸收塔内设有喷淋头,喷淋头的下方安装有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和右隔板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两个串联酸雾吸收塔、左隔板和右隔板,以使分离后的气体在酸雾吸收塔内蛇形向上,增加了气体在塔内的流动路径及停留时间,有利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酸雾中的SO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材料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电池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低成本高安全性能的特点,逐渐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主流。对于磷酸铁锂合成行业,磷酸铁前驱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略。针对磷酸铁合成,常规的工艺进行反应釜合成,干燥设备烘干,焙烧设备转变晶型脱去硫酸根。对于磷酸铁干燥焙烧,厂家多采用分步进行干燥和焙烧。
[0003]现有的干燥焙烧设备包括至少两段回转窑,每段回转窑均包括炉体和用于驱动炉体旋转的驱动机构,相邻两段回转窑的炉体通过物料引导部件连接,每个回转窑的出口端均安装有炉内燃烧器,每段回转窑的进口端均与尾气除尘装置连接,尾气除尘装置为布袋式,该干燥焙烧设备虽然能除尘除烟,但磷酸铁干燥焙烧会产生含SO2的废气,简单的布袋式尾气除尘装置不能有效地降低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有效处理废气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包括回转窑和尾气处理组件,至少两段互相连接的回转窑包括可转动的第一炉体和用于加热所述第一炉体的加热装置,每段所述回转窑都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尾气处理组件包括尾气过滤器、抽风机和至少两个串联的酸雾吸收塔,所述尾气过滤器分别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炉体连通,每个酸雾吸收塔内都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排气口位于所述酸雾吸收塔的底部,后一个所述酸雾吸收塔的进气管与前一个所述酸雾吸收塔的排尾气口连接,所述抽风机分别与所述尾气过滤器和第一个酸雾吸收塔的进气管连接,所述酸雾吸收塔内设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下方安装有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左隔板和所述右隔板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所述酸雾吸收塔内部形成蛇形的气道。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设有至少两段回转窑,使磷酸铁前驱体经过干燥处理和焙烧处理,自动化生产;设有尾气处理组件,抽风机提供抽力抽出废气,尾气过滤器将废气中的固体磷酸铁和气体进行气固分离,分离的磷酸铁固体掉回至第一炉体,完成废气中的磷酸铁回用,具有提高磷酸铁收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设有两个串联酸雾吸收塔、左隔板和右隔板,以使分离后的气体在酸雾吸收塔内蛇形向上,增加了气体在塔内的流动路径及停留时间,有利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酸雾中的SO2,确保尾气不污染环境。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尾气处理组件还包括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循环
喷淋装置包括循环罐和输送泵,所述酸雾吸收塔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罐连通,所述输送泵分别与所述循环罐和所述喷淋头连接。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尾气处理组件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储液槽和补液泵,所述补液泵分别与所述储液槽和所述循环罐连接,所述酸雾吸收塔连接有污水处理站。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回转窑系统还包括与最后一段回转窑连接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二炉体和用于冷却所述第二炉体的冷却装置。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套于所述第二炉体外,所述冷却水箱内安装有多个用于冷却所述第二炉体的冷却水喷头。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接水槽、第一冷却水泵、冷却水塔和第二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接水槽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泵分别与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冷却水塔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水泵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塔和所述冷却水喷头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回转窑的进料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α为45
°‑
60
°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段回转窑的进料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第一炉体连通,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风机和空气过滤器。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尾气过滤器连接,所述管道安装有用于调节排气量的排气插板。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第一个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第二个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尾气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回转窑100、第一炉体110、进气口111、出气口112、加热装置120、进料管130、进料斗140、称重装置150、进风机160、空气过滤器170、排气插板180、尾气处理组件200、尾气过滤器210、抽风机220、酸雾吸收塔230、喷淋头231、左隔板232、右隔板233、进气管240、循环喷淋装置250、循环罐251、输送泵252、补液装置260、储液槽261、补液泵262、冷却组件300、第二炉体310、冷却装置320、冷却水箱321、排水口3211、冷却水喷头322、接水槽323、第一冷却水泵324、冷却水塔325、第二冷却水泵3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互相连接的回转窑,包括可转动的第一炉体和用于加热所述第一炉体的加热装置,每段所述回转窑都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尾气处理组件,包括尾气过滤器、抽风机和至少两个串联的酸雾吸收塔,所述尾气过滤器分别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炉体连通,每个酸雾吸收塔内都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排气口位于所述酸雾吸收塔的底部,后一个所述酸雾吸收塔的进气管与前一个所述酸雾吸收塔的排尾气口连接,所述抽风机分别与所述尾气过滤器和第一个酸雾吸收塔的进气管连接,所述酸雾吸收塔内设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下方安装有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左隔板和所述右隔板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所述酸雾吸收塔内部形成蛇形的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组件还包括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环罐和输送泵,所述酸雾吸收塔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罐连通,所述输送泵分别与所述循环罐和所述喷淋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组件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包括储液槽和补液泵,所述补液泵分别与所述储液槽和所述循环罐连接,所述酸雾吸收塔连接有污水处理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磷酸铁干燥焙烧的回转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最后一段回转窑连接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帅李长东阮丁山杜锐韩申昌殷磊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