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175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包括LNG槽车、自增压管线、进液管线、泵池部和出液管线;自增压管线与LNG槽车连接;进液管线上连接有第一管线,所述进液管线通过第一管线与出液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连接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与泵池部连通;所述泵池部上连接有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与所述出液管线连接;本方案中在LNG槽车压力不足时,可以通过LNG槽车液相口将部分LNG通过自增压管线气化后经LNG槽车气相口返回LNG槽车升高LNG槽车压力,再通过卸车口卸车,通过自行增压保证卸车的速度和效率。车的速度和效率。车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LNG加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液化天然气的质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0003]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液化天然气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因此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能源。
[0004]目前随着国家LNG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氢能行业的高速发展,加氢设备和加氢系统也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对于车辆、船舶等加注设备。
[0005]但是分散于各地的加注站,在建设之初无法知晓其后期运行的状况,在建设之初通常都是单一线路进行加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加注的情形越来越多,也就要求加注站能够能更快的适应,以及能够更高效的进行加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加注往往还是存在加注和卸车效率低的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注站加注模式单一,加注和卸车效率低的问题。
[0007]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0008]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包括LNG槽车、自增压管线、进液管线、泵池部和出液管线;自增压管线与LNG槽车连接;进液管线上连接有第一管线,所述进液管线通过第一管线与出液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连接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与泵池部连通;所述泵池部上连接有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与所述出液管线连接。
[0009]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自增压管线包括进液管、出气管、气化管和增压气化器;所述进液管与气化管连接,所述气化管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增压气化器设置在气化管中;所述出气管与LNG槽车的气相口连接,进液管与LNG槽车的液相口连接。
[0010]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泵池部至少包括一个泵池和一个泵体。
[0011]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在所述泵池部为一个泵池和一个泵体的情况下;
[0012]所述泵池通过第三管线与出液管线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连接有第四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与第四管线连接。
[0013]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在所述泵池部为两个泵池和两个泵
体的情况下;
[0014]所述进液管连接有第四管线,所述第四管线直接与出液管线连通,第一管线上连接有第二管线,第一管线通过两条第二管线与其所在泵池连通;所述泵池组上连接有第三管线,泵池组通过第三管线与外界加液机连通;两条第三管线上均设置有与第四管线连接的分管线。
[0015]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第一管线设置有支线管线,所述第一管线通过支线管线与加液机连接。
[0016]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泵池上设置有与外界储罐连接的液相管线和气相管线。
[0017]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出液管线一端与储罐充装口连接,另一端与加液机进液口连接。
[0018]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第一管线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二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第一截止阀沿第一管线的介质流动方向设置,第二截止阀沿第二管线的介质流动方向设置。
[0019]基于上述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的结构,所述进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在本系统中,通过自增压管线两端分别与LNG槽车连接,且自增压管线直接或间接与出液管线连接;在LNG槽车自身压力足够时,可以直接通过进液管线从LNG槽车卸车口卸车;在LNG槽车压力不足时,可以通过LNG槽车液相口将部分LNG通过自增压管线气化后经LNG槽车气相口返回LNG槽车升高LNG槽车压力,再通过卸车口卸车,通过自行增压保证卸车的速度和效率。
[0022]2、通过本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自增压卸车、启泵卸车、不经过泵池卸车、联合卸车4种不同固定卸车方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系统示意图;
[0025]图中:1、自增压管线;2、进液管线;3、泵池;4、出液管线;5、第一管线;6、第二管线;7、第三管线;8、第四管线;9、增压气化器;10、第一止回阀;11、第一截止阀;12、第二截止阀;13、潜液泵;14、第二止回阀;15、支线管线;16、液相管线;17、气相管线;18、分管线;19、LNG槽车的气相口;20、LNG槽车的液相口;21、LNG槽车的卸车口;22、加液机回液口;23、加液机进液口;24、储罐充装口;25、储罐回气口;26、储罐出液口;27、进液管;28、出气管;29、气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0]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包括LNG槽车、自增压管线1、进液管线2、泵池部和出液管线4。自增压管线1一端与LNG槽车的气相口19连接,另一端与LNG槽车的液相口20连接。进液管线2通过第一管线5与出液管线4连接,进液管线2通过第二管线6与泵池部3连接;泵池部中的泵体13通过第三管线7与出液管线4连接;第三管线7通过第四管线8直接与LNG槽车的液相口20连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泵池部为一个泵池和一个泵体。
[0032]出液管线4一端与储罐充装口24连接,另一端与加液机进液口23连接。
[0033]作为示例的,自增压管线1包括进液管27、出气管28、气化管29和增压气化器9;进液管27的出液端与气化管29进液端连接,气化管29的出气端与出气管28的进气端连接,增压气化器9设置在气化管29中,进液管27的进液端与LNG槽车的液相口20连接,出气管28的出气端与LNG槽车的气相口19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槽车、自增压管线、进液管线、泵池部和出液管线;自增压管线与LNG槽车连接;进液管线上连接有第一管线,所述进液管线通过第一管线与出液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连接有第二管线;所述第二管线与泵池部连通;所述泵池部上连接有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与所述出液管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增压管线包括进液管、出气管、气化管和增压气化器;所述进液管与气化管连接,所述气化管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增压气化器设置在气化管中;所述出气管与LNG槽车的气相口连接,进液管与LNG槽车的液相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池部至少包括一个泵池和一个泵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池部为一个泵池和一个泵体的情况下;所述泵池通过第三管线与出液管线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连接有第四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与第四管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加注、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池部为两个泵池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一博罗宁志张学友谭贤财赵奎蒲邦坤赵上马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