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59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干燥腔,干燥腔的正面设置门体;干燥腔内设置有若干块放置隔板,放置隔板上均开设有通气孔;干燥腔的顶部安装有与开口相适配的锥形排气罩;干燥腔的底板下方安装有电加热室,电加热室内安装有电加热管;干燥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同时还安装有探入干燥腔内部的电偶测温计和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实用性较强;将电加热以及微波加热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大大缩减了样品干燥所需的时间。大大缩减了样品干燥所需的时间。大大缩减了样品干燥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样品检测预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样品的检测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对样品进行蒸发浓缩或者脱水处理,样品检测包括水质样品检测、生物样品检测和环境空气降尘样品的检测(溶解性总固体(TDS)项目的蒸发浓缩)等。比如在水质样品的总α总β放射性预处理过程中,2L水样通过传统电加热方式过于漫长,通过电加热板加热,时间在8小时

10小时才将2L水样蒸发浓缩到50

100ml;又如生物样品,以白菜为例,2kg白菜通过传统的电加热脱水至110g左右大约需要两天左右。
[0003]因此,现有的一些加热干燥方式,需要时间较长,大大影响了实验的效率。目前缺乏一种加热效率较快且实用性较强的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
[0005]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四周侧板以及底板且顶部开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正面设置有与干燥腔相适配的门体;所述干燥腔内设置有若干块放置隔板,所述放置隔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干燥腔的顶部开口且安装有与开口相适配的锥形排气罩,所述锥形排气罩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干燥腔的底板下方安装有电加热室,所述电加热室内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干燥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同时还安装有探入干燥腔内部的电偶测温计和湿度传感器。
[0006]优选的,还包括与锥形排气罩的开口相适配的排潮盖板,所述排潮盖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排潮盖板用于仅电加热时盖住锥形排气罩的开口。
[0007]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触摸显示屏,所述电加热管、微波发生器组件、电偶测温计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管为环形加热管,所述环形加热管的环形区域下方安装有向上吹风的第一风机。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底部安装有给微波发生器供电的微波变频电源,还安装有用于给微波变频电源降温的第二风机,所述微波变频电源和第二风机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
[0011]优选的,所述干燥腔的腔体由304不锈钢材质复合而成,且复合腔中填充有耐高温棉材,所述放置隔板也为304不锈钢材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此干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实用性较强;将电加热以及微波加热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大大缩减了样品干燥所需
的时间。微波加热与传统意义上的传导、对流、辐射不同,其传输不依赖于任何介质;微波加热迅速,不需要电炉的长时间的烘炉过程,没有热惯性,便于工艺控制。控制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成本。微波变频电源的设置,可以用于不同样品的干燥处理,设置对应的工作功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立体图(无门体及外壳侧板)。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无外壳侧板)。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电加热室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干燥腔底板与电加热室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锥形排气罩与排潮盖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干燥腔;21.底板;3.放置隔板;4.锥形排气罩;5.电加热室;6.电加热管;7.微波发生器组件;8.热电偶测温计;9.排潮盖板; 10.控制系统;11.第一风机;12.微波变频电源;13.第二风机;14.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四周侧板以及底板且顶部开口;外壳1内设置有干燥腔2,干燥腔2的正面设置有与干燥腔2相适配的门体14;干燥腔2 的腔体由304不锈钢材质复合而成,且复合腔中填充有耐高温棉材,起到保温和格温的效果。干燥腔2内设置有若干块放置隔板3,放置隔板3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放置隔板3优选为为304不锈钢材质;干燥腔2的顶部开口且安装有与开口相适配的锥形排气罩4,锥形排气罩4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同时还包括与锥形排气罩4的开口相适配的排潮盖板9,排潮盖板 9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排潮盖板9用于仅电加热时盖住锥形排气罩 4的开口,圆形通孔可以继续排出腔体内的潮气,在初期微波加热和电加热同时进行时,拿掉排潮盖板9,可以达到快速排潮的目的;关于排潮盖板9 的开合可以由人工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动化驱动装置来完成,此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实现。
[0021]干燥腔2的底板21下方安装有电加热室5,电加热室5内安装有电加热管6,电加热管6优选为环形加热管,环形加热管的环形区域下方安装有向上吹风的第一风机11,底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通气孔的排列形状可以如图5所示;第一风机11向上吹风,可以使得电加热管的加热温度透到通气孔散射到干燥腔体内部,即鼓风加热干燥;干燥腔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7,同时还安装有探入干燥腔 2内部的电偶测温计8和湿度传感器。微波发生器组件7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一种优选结构为:微波发生器组件7包括风冷磁控管、波导、七叶轴流风机及风向导管;所述风冷磁控管下方连接在由风向导管构成的风道,所述风向导管一端连接七叶轴流风机,七叶轴流风机为风冷磁控管降温,所述风向导管位于风冷磁控管的下方位置并贯彻连通的安装有波导,波导将微波导向到干燥腔2内。此种结构集微波加热与通风降温系统于一体,可以很好的实现相应功能。
[0022]同时,外壳1内腔底部还安装有给微波发生器供电的微波变频电源12,还安装有用于给微波变频电源12降温的第二风机13,微波功率≥5KW,非脉冲式连续可调,自动变频控制,即自动更改功率,通过功率降低样品蒸发或者干燥所保持的温度。
[0023]本技术还包括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包括控制电路板和触摸显示屏,电加热管6、微波发生器组件7、电偶测温计8、湿度传感器、微波变频电源12和第二风机13均与控制系统10电性连接。控制系统10可以为PLC人机界面模块,彩色触摸屏,可存储多套设置方案,蒸发浓缩可通过人机界面设定温度、湿度、时间、功率等参数。
[0024]工作原理:将本装置移动至实验室通风处,用天平秤得样品重量,将样品放入干燥箱里边的放置隔板上,关上门体,根据称量的重量值以及样品的含水量,计算出微波加热以及电加热总体的大约时间,同时根据样品性质设置温度上限和下限,通过热电偶测温计可以获取实时温度,当温度到达上限时,控制系统控制微波加热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四周侧板以及底板且顶部开口;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干燥腔(2),所述干燥腔(2)的正面设置有与干燥腔(2)相适配的门体(14);所述干燥腔(2)内设置有若干块放置隔板(3),所述放置隔板(3)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干燥腔(2)的顶部开口且安装有与开口相适配的锥形排气罩(4),所述锥形排气罩(4)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干燥腔(2)的底板(21)下方安装有电加热室(5),所述电加热室(5)内安装有电加热管(6),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干燥腔(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7),同时还安装有探入干燥腔(2)内部的电偶测温计(8)和湿度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检测预处理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锥形排气罩(4)的开口相适配的排潮盖板(9),所述排潮盖板(9)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排潮盖板(9)用于仅电加热时盖住锥形排气罩(4)的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涛乔伟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核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