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20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焊接有用于干燥、碳化和灰化的处理腔,处理腔内设置有坩埚本体、坩埚盖体和坩埚卡位装置,坩埚盖体上连接有刚性的倒L形通风管,坩埚盖体通过通风管及升降装置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坩埚本体的正上方,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集气罩;通风管上开设有与热电偶测温计间隙配合的开口,热电偶测温计可跟随升降装置同步升降,处理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生物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波加热作为热源,加热迅速,缩减了生物样品放射性的前处理时间;结构集合有干燥、碳化、灰化处理腔,整个装置可以完成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所需的整个过程。整个过程。整个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样品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样品的实验室放射性检测过程中,由于极微量和痕迹量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辐射后果,所以要富集大量的样品进行分析,也就是首先进行样品的灰化,制作生物灰。放射性检测的灰化过程与普通的灰分制备的重要不同在于前者要严格控制样品在灰化过程中的温度并且不能有明火以防止核素的升华和逸出(例如Cs137样品的灰化温度不宜超过400℃)。
[0003]现有的很多检测设备,干燥、炭化、灰化的过程多数是需要在多个设备中完成,操作较为复杂,不够高效;同时,存在制样时间较长的问题,以11L的灰化容器按照4Kg处理量,动物样品的制样时间约为3到5天,植物样品的制样时间约为2到3天,制样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
[0005]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焊接有用于干燥、碳化和灰化的处理腔(2),所述处理腔(2)的正面设置有与处理腔(2)相适配的门体(3);所述处理腔(2)内设置有坩埚本体(4)、坩埚盖体(5)和用于对坩埚限位固定的坩埚卡位装置(6),所述坩埚卡位装置(6)设置于处理腔(2)的内腔底部;所述坩埚盖体(5)上连接有刚性的倒L形通风管(7),所述坩埚盖体(5)上开设有使气体排出的出气口,所述通风管(7)的一端贯穿处理腔(2)的顶壁与坩埚盖体(5)相连接,且管口覆盖所述出气口,所述坩埚盖体(5)通过通风管(7)及升降装置可上下升降的设置于坩埚本体(4)的正上方,所述通风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集气罩(8);所述坩埚盖体(5)正上方的通风管(7)上开设有与热电偶测温计(9)间隙配合的开口,所述热电偶测温计(9)可跟随所述升降装置同步升降,所述热电偶测温计(9)的本体通过通风管(7)的内腔以及坩埚盖体(5)并探入坩埚本体(4)内对样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处理腔(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对生物样品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发生器组件(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样品放射性检测用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安装于处理腔(2)顶部的一对同步液压升降杆(11),所述液压升降杆(11)安装于处理腔(2)的顶部,所述通风管(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涛乔伟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核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