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校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41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筋校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校直机构,包括控制台和校直系统,校直系统位于控制台上方表面,校直系统包括主油缸、凹模、压紧装置和凸模,凹模水平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凸模与凹模相对,压紧装置包括辅助油缸和压板,辅助油缸安装在控制台内,压板与辅助油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筋校直机构(1)利用凹模和凸模对钢筋加力,可使钢筋反向变形、打开模板钢筋回弹,从而达到钢筋校直的效果,避免人工校直时校直效果不佳的问题,(2)将控制台和校直系统安装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结构设计,(3)利用钢筋校直机构对钢筋校直,可大大增加钢筋检测时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增加钢筋检测时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增加钢筋检测时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校直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钢筋校直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校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钢材的生产过程中,钢材基本上以盘卷状形式运输和交货,而对这种盘卷状钢材的产品检验,成为了检验人员的难题,尤其是需用引申计测试钢材拉伸性能的检测,而人工校直费时费力,达到的校直效果不佳,更因为对试样的反复多次的冷加工,会导致实验数据大大偏离了试样原本性能,造成质量异议不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筋校直机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校直机构,包括控制台和校直系统,所述校直系统位于控制台上方表面,所述校直系统包括主油缸、凹模、压紧装置和凸模,所述凹模水平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凸模与凹模相对,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间为校直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辅助油缸和压板,所述辅助油缸竖直安装在控制台内,所述压板与辅助油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校直区正上方。
[0005]作为优选,所述凹模远离主油缸的一侧固设有凹入部分,所述凸模靠近凹模的一侧固设有凸出部分,所述凹入部分与凸出部分相对且能够相互配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凹入部分和凸出部分边线均为弧形。
[0007]作为优选,所述校直系统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的活塞杆和凹模之间,所述固定板开设有水平的凹槽,所述凹模远离凸模端安装在固定板的凹槽内。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控制台上方表面,所述凸模水平安装在承载板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凸模远离凹模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凸模通过卡槽可拆卸安装在承载板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油缸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油缸安装在压板远离主油缸的一侧下方,并所述压板通过螺栓螺母与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相连。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与凹模销接或螺栓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远离主油缸侧开设多个竖直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贯穿固定板的凹槽;所述凹模在与固定板的通孔一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利用凹模和凸模对钢筋加力,可以使钢筋反向变形、打开模板钢筋回弹,从而达到钢筋校直的效果,避免了人工校直时校直效果不佳的问题;
[0015](2)将控制台和校直系统安装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结构设计;
[0016](3)利用钢筋校直机构对钢筋校直,可以大大增加钢筋检测时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0017](4)利用钢筋校直机构对钢筋校直,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钢筋校直机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钢筋校直机构状态图,
[0021]图3为钢筋校直机构斜视图,
[0022]图4为钢筋校直机构中校直系统示意图,
[0023]图5为钢筋校直机构中校直系统俯视图,
[0024]图6为钢筋校直机构中校直系统斜视图,
[0025]图7为钢筋校直机构中凹凸模结构图,
[0026]图8为钢筋校直机构中校直系统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控制台,2—校直系统,3—固定板,4—凹模,5—压板,6—凸模,7—承载板,8—主油缸,9—辅助油缸,10—钢筋,11—凹入部分,12—凸出部分,13—操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实施例1
[0032]下面结合附图1

图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钢筋校直机构,包括控制台1和校直系统2,校直系统2位于控制台1上方表面,校直系统2包括主油缸8、凹模4、压紧装置和凸模6,如图1

图3所示,凹模4水平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8的活塞杆端部,凸模6与凹模4相对,凹模4与凸模6之间为校直区;如图4所示,压紧装置包括辅助油缸9和压板5,辅助油缸9竖直安装在控制台1内,压板5与辅助油缸9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压板5位于校直区正上方。
[0033]如图7所示,凹模4远离主油缸8的一侧固设有凹入部分11,凸模6靠近凹模4的一侧固设有凸出部分12,凹入部分11与凸出部分12相对且能够相互配合。
[0034]如图7所示,凹入部分11和凸出部分12边线均为弧形。
[0035]如图1

图3所示,校直系统2还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8的活塞杆和凹模4之间,固定板3开设有水平的凹槽,凹模4远离凸模6端安装在固定板3的凹槽内。
[0036]还包括承载板7,承载板7位于控制台1上方表面,凸模6水平安装在承载板7上。
[0037]如图7所示,凸模6远离凹模4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凸模6通过卡槽可拆卸安装在承载板7上。
[0038]如图6所示,辅助油缸9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油缸9安装在压板5远离主油缸8的一
侧下方,并压板5通过螺栓螺母与辅助油缸9的活塞杆相连。
[0039]固定板3与凹模4螺栓连接。
[0040]如图1

图3所示,固定板3远离主油缸8侧开设多个竖直的通孔一,通孔一贯穿固定板3的凹槽;凹模4在与固定板3的通孔一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二。
[0041]在本技术中,凹模4和凸模6为主要成型部件,利用高强度的40Cr材料加工而成,对不同直径的钢筋10校直时,需更换相对应的凹模4和凸模6。
[0042]在本技术中,主油缸8为校直加荷油缸,采用底脚安装方式,两个辅助油缸9均为压紧油缸,采用前法兰安装方式。
[0043]在本技术中,采用凹模4和凸模6对钢筋10加力,将待校直的钢筋10放置在凹模4和凸模6之间,对凹模4和凸模6施加压力、使钢筋10反向变形、打开模板钢筋10回弹,达到校直的目的。
[0044]本技术工作原理:校直前,将钢筋10放在凹模4和凸模6之间,并将钢筋10弯曲方向朝向凹模,校直时,开启油泵按钮,并按夹紧按钮,使辅助油缸9带动压板5向下运动,并使压板5与钢筋10紧密接触,操作操纵杆13使主油缸8的活塞杆向钢筋10方向前进,主油缸8的活塞杆带动凹模4运动,使凹模4、钢筋10和凸模6紧密接触,校直结束后,操作操纵杆13使主油缸8的活塞杆后退,并按夹紧按钮,使压板5和钢筋10有一定缝隙,最后将校直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校直机构,包括控制台(1)和校直系统(2),所述校直系统(2)位于控制台(1)上方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系统(2)包括主油缸(8)、凹模(4)、压紧装置和凸模(6),所述凹模(4)水平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8)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凸模(6)与凹模(4)相对,所述凹模(4)和凸模(6)之间为校直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辅助油缸(9)和压板(5),所述辅助油缸(9)竖立安装在控制台(1)内,所述压板(5)与辅助油缸(9)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5)位于校直区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4)远离主油缸(8)的一侧固设有凹入部分(11),所述凸模(6)靠近凹模(4)的一侧固设有凸出部分(12),所述凹入部分(11)与凸出部分(12)相对且能够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分(11)和凸出部分(12)边线均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系统(2)还包括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可拆卸安装在主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童王长喜刘炳成姜昆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东测试验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