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28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吸气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前端传送装置以及负压吸气装置;前端传送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与铝型材套袋机对接,用于接收套入包装袋后的铝型材;负压吸气装置位于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具有负压吸气空间,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铝型材以及包装袋进入负压吸气空间后,控制装置控制前端传送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负压吸气装置吸出包装袋内的空气。从而使得包装袋处于紧缩状态,尽量紧贴铝型材,在将包装后的多个铝型材装入纸箱过程中,包装袋不影响装箱,还能减少包装袋所占用的箱内空间,同一容积的纸箱可以收纳更多铝型材以及包装袋,紧缩的包装袋即使相互挤压也不会出现包装袋破裂的情况。现包装袋破裂的情况。现包装袋破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铝合金
,尤其涉及到一种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对于长条状的铝型材,一般采用套袋包装,也即,将铝型材套入长条的塑料包装袋中以实现包装。铝型材套入塑料包装袋后,包装袋中存在大量空气,表现为膨胀状态,在将包装后的多个铝型材装入纸箱过程中,膨胀的包装袋不仅影响装箱,而且过多的占用纸箱内空间,膨胀的包装袋相互挤压也可能导致包装袋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能够使得包装袋处于紧缩状态,尽量紧贴铝型材。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用于与铝型材套袋机进行配合,所述吸气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与所述铝型材套袋机对接,用于接收套入包装袋后的铝型材;负压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具有负压吸气空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中,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进入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前端传送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负压吸气装置吸出包装袋内的空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末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全部经过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一到位信号;第一热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热压装置对所述包装袋的尾端进行热封。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第二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且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负压吸气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的头端经过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二到位信号;打孔装置,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负压吸气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孔装置对所述包装袋的头端打出用于与负压吸气空间连通的吸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气装置包括:箱体,具有所述负压吸气空间,所述箱体具有型材入口,所述型材入口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前端相对,以使得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能够通过所述型材入口进入所述负压吸气空间;真空泵,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连通,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工作;第三到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内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的尾端经过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三到位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三到位信号控制所述真空泵工作,以使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处于负压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机构还包括:中部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内,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前端传动装置传送过来的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中部传送装置的一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气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第一封盖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所述型材入口处,且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一封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型材入口的尺寸,以封盖所述型材入口;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三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封盖板转动,以封盖所述型材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机构还包括:后端传送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位于所述箱体背离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中部传送装置传送过来的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其中,所述箱体还具有型材出口,所述型材出口与所述后端传送装置的末端相对,以使得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能够通过所述型材入口从所述中部传送装置传送到所述后端传送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气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第二封盖板,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所述型材出口处,且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二封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型材出口的尺寸,以封盖所述型材出口;其中,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三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封盖板转动,以封盖所述型材出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第四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后端传送装置之间,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的头端经过所述第四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四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四到位信号;第二热压装置,位于所述第四到位传感器与所述后端传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四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热压装置对所述包装袋的头端进行热封。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3D摄像头,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上的所述包装袋的图像信息,在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所述包装袋的体积小于预设体积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负压吸气装置不对所述包装袋内空气进行吸出。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负压吸气装置位于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用于接收前端传送装置传送过来的铝型材以及包装袋,负压吸气装置具有负压吸气空间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铝型材以及包装袋进入负压吸气空间后,控制装置控制前端传送装置停止工作,以避免后面的铝型材以及包装袋继续向前传送,同时,控制装置控制负压吸气装置吸出包装袋内的空气,从而使得包装袋处于紧缩状态,尽量紧贴铝型材,在将包装后的多个铝型材装入纸箱过程中,包装袋不影响装箱,而且减少包装袋所占用的箱内空间,同一容积的纸箱可以收纳更多铝型材以及包装袋,紧缩的包装袋即使相互挤压也不会出现包装袋破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铝型材以及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说明:10、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11、控制装置;12前端传送装置;13、负压吸气装置;131、负压吸气空间;1311、型材入口;1312、型材出口;132、箱体;133、真空泵;134、第一电机;135、第一封盖板;136、第二电机;137、第二封盖板;141、第一到位传感器;142、第二到位传感器;143、第三到位传感器;144、第四到位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套袋后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与铝型材套袋机进行配合,所述吸气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与所述铝型材套袋机对接,用于接收套入包装袋后的铝型材;负压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具有负压吸气空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中,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进入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前端传送装置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负压吸气装置吸出包装袋内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末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全部经过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一到位信号;第一热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热压装置对所述包装袋的尾端进行热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第二到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且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负压吸气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的头端经过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二到位信号;打孔装置,位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与所述负压吸气装置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到位信号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打孔装置对所述包装袋的头端打出用于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连通的吸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装置包括:箱体,具有所述负压吸气空间,所述箱体具有型材入口,所述型材入口与所述前端传送装置的传送前端相对,以使得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能够通过所述型材入口进入所述负压吸气空间;真空泵,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连通,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工作;第三到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内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所述铝型材以及所述包装袋的尾端经过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时,所述第三到位传感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三到位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三到位信号控制所述真空泵工作,以使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处于负压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还包括:中部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负压吸气空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昌田尧李旭宋微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