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毅昆专利>正文

乳房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21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房剥离器,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步骤少、操作范围小、不易被污染、器械和消毒成本低的乳房剥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Ⅰ剥离臂(1),所述Ⅰ剥离臂(1)包括直臂体(11)、头部(12),所述头部(12)与所述直臂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一角度,它还包括Ⅱ剥离臂(2)、连接部(3),所述Ⅰ剥离臂(1)、所述Ⅱ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3)两端分别与所述Ⅰ剥离臂(1)、所述Ⅱ剥离臂(2)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Ⅱ剥离臂(2)与所述Ⅰ剥离臂(1)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房剥离器
技术介绍
流畅、圆润、优美的曲线是女性形体美的特征,而乳房曲线独具魅力,它是女性特征的集中体现。然而,许多女性有乳房发育不良或有病变,常常给她们带来苦恼,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正常的社会生活。在此审美和社会心理基础上,隆乳术于二十世纪初应运而生。隆乳术分为人工假体隆乳、自体组织移植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三种方法。从历史应用和目前开展的手术看,人工假体隆乳占绝对主流地位。人工假体隆乳手术需在乳房组织后或胸大肌后方和胸壁之间剥离出供乳房假体植入的腔隙,剥离这种腔隙的手术需要使用乳房剥离器和拉钩。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现有的乳房剥离器多是长柄铲头状,分直头形和左、右弯头形。现有的拉钩呈直角“Z”形,在一次手术中需要用到较多的器械,因此增加了手术操作步骤,器械和消毒成本高;另外,现有的长柄乳房剥离器在使用时操作范围大,操作时手柄常伸出手术野以外容易被消毒区以外的细菌等污染并且受手术床头架阻碍。所以现有的产品存在以下不足功能单一、操作步骤多、操作范围大、易被污染、器械和消毒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步骤少、操作范围小、不易被污染、器械和消毒成本低的乳房剥离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I剥离臂,所述I剥离臂包括直臂体、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直臂体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成一角度,它还包括II剥离臂、连接部,所述I剥离臂、所述II剥离臂、所述连接部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与所述I剥离臂、所述II剥离臂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II剥离臂与所述I剥离臂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所述I剥离臂、所述II剥离臂、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I剥离臂、所述II剥离臂的厚度均为2mm,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4mm,所述头部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成60°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没有现有的长柄乳房剥离器的外伸手柄,使得本技术整体长度减少,操作时,将本技术的一个剥离臂插入胸大肌后间隙,一手抓持所述连接部;另一手抓持切口外的另一个剥离臂进行剥离操作,因此,操作时手柄不会伸出手术野以外,不容易被消毒区以外的细菌等污染,也不会受到手术床头架阻碍,故本技术操作范围小、不易被污染;由于本技术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两个剥离臂分开一定距离,这样,所述连接部既可以充当手持把柄又可以使本技术具有拉钩的功能,可省去现有的拉钩;另外,在本技术操作时,变换本技术的正反方向,可实现现有的左、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的功能,所以本技术可代替现有的手术中需同时具备的直头形和左、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及拉钩,减少了手术器械,故本技术具有多功能,且操作步骤少,器械和消毒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直头形乳房剥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左弯头形乳房剥离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2、图3所示的左、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拉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8是隆乳术用乳房剥离器剥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I剥离臂1、II剥离臂2、连接部3,所述I剥离臂1包括直臂体11、头部12,所述头部12与所述直臂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60°角,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3两端分别与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II剥离臂2与所述I剥离臂1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的厚度均为2mm,所述连接部3的厚度为4mm以增加强度。操作时,将本技术的一个剥离臂(如所述I剥离臂1)插入胸大肌后间隙,一手抓持所述连接部3,另一手抓持切口外的另一个剥离臂(如所述II剥离臂2)进行剥离操作,操作范围主要在胸前区,而不会象现有的长柄乳房剥离器的手柄在操作时可能超出肩关节以外存在污染的机会,因此本技术操作时手柄不会伸出手术野以外,不容易被消毒区以外的细菌等污染,也不会受到手术床头架阻碍,故本技术操作范围小、不易被污染。所述连接部3既可以充当手持把柄又可以使本技术具有拉钩的功能,即在剥离完成后不必取出本技术,直接将纱条送入剥离腔内,然后取出本技术,本技术适合两边胸大肌后的腔隙的剥离操作,放入假体时也可以当拉钩用牵拉切口,显露通道,可省去现有的拉钩;另外,在本技术操作时,变换本技术的正反方向,可实现现有的左、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的功能,所以本技术可代替现有的手术中需同时具备的直头形和左、右弯头形乳房剥离器及拉钩,减少了手术器械,故本技术具有多功能,且操作步骤少,器械和消毒成本低。本技术经对32例女性病人(19~36岁,平均年龄27岁),64个假体植入手术操作,均采用经腋窝胸大肌后硅胶假体置入术,共置入假体64个(最大假体容量260cc,最小180cc),手术后乳房形状效果、手术损伤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与使用现有的长柄乳房剥离器的手术效果无差异。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凡应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及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乳房剥离器,包括I剥离臂(1),所述I剥离臂(1)包括直臂体(11)、头部(12),所述头部(12)与所述直臂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一角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II剥离臂(2)、连接部(3),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3)两端分别与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II剥离臂(2)与所述I剥离臂(1)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房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的厚度均为2mm,所述连接部(3)的厚度为4mm,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60°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乳房剥离器,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操作步骤少、操作范围小、不易被污染、器械和消毒成本低的乳房剥离器。本技术包括I剥离臂(1),所述I剥离臂(1)包括直臂体(11)、头部(12),所述头部(12)与所述直臂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一角度,它还包括II剥离臂(2)、连接部(3),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3)两端分别与所述I剥离臂(1)、所述II剥离臂(2)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II剥离臂(2)与所述I剥离臂(1)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文档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房剥离器,包括Ⅰ剥离臂(1),所述Ⅰ剥离臂(1)包括直臂体(11)、头部(12),所述头部(12)与所述直臂体(11)相固定连接,所述头部(12)在长度方向与所述直臂体(11)成一角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Ⅱ剥离臂(2)、连接部(3),所述Ⅰ剥离臂(1)、所述Ⅱ剥离臂(2)、所述连接部(3)呈曲制片状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3)两端分别与所述Ⅰ剥离臂(1)、所述Ⅱ剥离臂(2)的尾部相固定连接,所述Ⅱ剥离臂(2)与所述Ⅰ剥离臂(1)结构相同且在空间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昆
申请(专利权)人:张毅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