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117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面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是由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和抗褶皱高回弹面料连接复合制备得到。将大豆蛋白多肽溶液和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制备得到多肽改性纺丝溶液;再通过连续工艺,得到大豆蛋白多肽改性纤维、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其中,大豆蛋白多肽溶液是由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利用溶剂溶解植物纤维素粉末得到。抗褶皱高回弹面料是由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制备而成,使得该复合面料具备绿色环保、高弹性和抗褶皱的优异特性。特性。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到“低碳时代”,如何消除和减少纺织面料对于环境的危害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难点和痛点。植物蛋白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利用大豆蛋白制备得到纤维面料,实现蛋白浆料的开发与大规模工业化生成,能够带动纺织资源的生态化转型。同时,对于紧身衣、紧身腰带等具备特殊功用的衣物,需要面料具备高回弹、抗褶皱特性。
[0003]现有关于大豆蛋白纤维制备面料、抗褶皱高回弹面料的技术研究如下:中国专利CN104553129B公开了一种环保型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该面料的经线由牛奶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制备得到,具备亲肤、安全、环保的优点;但是该织物面料不具备抗褶皱和高回弹的特性,不能作为具备特殊功用的衣物。
[0004]又如中国专利CN111118680B公开了一种高弹力耐磨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由聚丙烯腈功能纤维等制备得到。该面料的制备使用的是传统的化纤材质,未能体现面料的“绿色环保”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抗褶皱、高回弹特性的基于大豆蛋白多肽的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蛋白多肽溶液和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搅拌,制备得到多肽改性纺丝溶液;(2)多肽改性纺丝溶液利用湿法纺丝工艺进行喷丝后,经凝固浴凝固和牵伸,再经缩醛液中醛化、上油、干燥、卷曲、切断处理,得到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短纤维;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短纤维纺纱制得经纱、纬纱,经纱、纬纱纺织得到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3)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形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纺纱制得经纱、纬纱,经纱、纬纱纺织得到抗褶皱高回弹面料;(4)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和抗褶皱高回弹面料进行复合,得到复合面料,再将复合面料进行热压定型、干燥,得到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
[0006]优选地,步骤(1)中大豆蛋白多肽溶液和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0

15):(85

90)。
[0007]优选地,步骤(2)中凝固浴的H2SO4、Na2SO4、ZnSO4和水的质量比为(80

90):200:(10

20):700。
[0008]优选地,步骤(2)中喷丝速度为6

6.5mm/s。
[0009]优选地,步骤(2)中缩醛液包括质量比为(25

30):200:(45

50):700的硫酸、硫酸
钠、乙二醛和水混合而成。
[0010]优选地,步骤(2)中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短纤维的平均长度为40

50mm、细度为1.4

1.5dtex。
[0011]优选地,步骤(2)中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的经纱的英制支数为35

40s、纬纱的英制支数为30

35s。
[0012]优选地,步骤(2)中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的面料密度为每平方英寸中经纱150

155根、纬纱100

105根。
[0013]优选地,步骤(3)中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的质量比为(30

40):(60

70)。
[0014]优选地,步骤(3)中抗褶皱高回弹面料的经纱的英制支数为40

45s、纬纱的英制支数为35

40s。
[0015]优选地,步骤(3)中抗褶皱高回弹面料的面料密度为每平方英寸中经纱140

145根、纬纱120

125根。
[0016]优选地,步骤(4)中抗褶皱高回弹面料和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采用PU胶水进行复合。
[0017]优选地,步骤(4)中PU胶的涂胶量为15

20g/m2。
[0018]优选地,步骤(4)中复合面料的热压时间为30

50s、热压温度为100

110℃、热压压力为0.6

0.8Mpa。
[0019]优选地,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用于上述方法中复合面料热压定型的面料热压定型装置,所述面料热压定型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平铺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热压定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辊,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呈对称上下分布;所述平铺机构包括人字架、定位轮、平铺带,所述机体上固定安装有所述人字架,所述传送辊均位于所述人字架的一侧,所述人字架上设置有所述定位轮,所述定位轮的一侧贯穿所述人字架的壁面,所述人字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平铺带,所述平铺带对称分布在所述定位轮的两端,所述平铺带的一侧均贯穿所述人字架的壁面;所述热压定型机构包括热压辊,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热压辊,所述热压辊均位于所述人字架的另一侧;保证所述传送辊将面料传送进所述人字架中后,所述定位轮对面料的中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轮同时驱动所述平铺带间歇转动,使所述平铺带将面料在所述人字架中往两侧平铺,所述热压辊对平铺后的面料进行热压定型。
[0021]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传送轴、第一对向齿轮,所述机体上转动配合有多个所述传送轴,所述传送轴呈对称上下分布,所述传送轴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机体的壁面,所述传送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传送辊,所述传送轴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对向齿轮,所述第一对向齿轮均位于所述机体内,上侧的所述第一对向齿轮相啮合,下侧的所述第一对向齿轮相啮合。
[0022]优选地,所述机体内转动配合有多个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呈上下分布设置,上侧的所述定位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齿轮,所述第一辅助齿轮与上侧的所述第一对向齿轮相啮合,下侧的所述定位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辅助齿轮,所述第二辅助齿轮与下侧的所述第一对向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辅助齿轮与所述第二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机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轴上与所述下侧的定位轴上张紧有第一皮带。
[0023]优选地,所述平铺机构还包括支撑架、转杆、平铺电机、齿带,所述人字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配合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所述支撑架的壁面,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定位轮,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平铺电机,所述平铺电机的轴上与所述转杆上张紧有所述齿带。
[0024]优选地,所述人字架的两侧上均设置有联动轮,所述联动轮对称分布在所述转杆的两端,所述联动轮的一端上均设置有齿圈,所述转杆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齿,两侧的所述联动轮均与所述转杆相啮合,所述人字架的两侧上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蛋白多肽溶液和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搅拌,制备得到多肽改性纺丝溶液;(2)多肽改性纺丝溶液利用湿法纺丝工艺进行喷丝后,经凝固浴凝固和牵伸,再经缩醛液中醛化、上油、干燥、卷曲、切断处理,得到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短纤维;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短纤维纺纱制得经纱、纬纱,经纱、纬纱纺织得到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3)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形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纺纱制得经纱、纬纱,经纱、纬纱纺织得到抗褶皱高回弹面料;(4)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和抗褶皱高回弹面料进行复合,得到复合面料,再将复合面料在面料热压定型装置中进行热压定型、干燥,得到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豆蛋白多肽溶液和再生纤维素纺丝原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0

15):(85

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凝固浴包括质量比为(80

90):200:(10

20):700的H2SO4、Na2SO4、ZnSO4和水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缩醛液包括质量比为(25

30):200:(45

50):700的硫酸、硫酸钠、乙二醛和水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的经纱的英制支数为35

40s、纬纱的英制支数为30

35s;大豆蛋白多肽改性面料的面料密度为每平方英寸中经纱150

155根、纬纱100

105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褶皱高回弹大豆蛋白多肽改性再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抗褶皱高回弹面料的经纱的英制支数为40

45s、纬纱的英制支数为35

40s;抗褶皱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定飞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腾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