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98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氨基硅油130~160份、交联剂2~4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24份、软化水320~460份、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整理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绒感面料一般是指经过磨毛、割毛处理的布,比如灯芯绒,它质地厚实, 保暖性好,适合用作做秋冬外衣、鞋帽面料,也适宜做家具装饰布、沙发面 料等。因绒感面料对面料柔软度、抗起球性能以及耐水洗性等有着较强的要 求,因此需要采用表面整理剂对绒感面料进行整理,现有绒感面料使用的表 面整理剂常常通过将硅油软化剂与树脂复配,实现对绒类面料的整理作业; 而硅油软化剂中氨基硅油中的氨基与聚醚基团均在聚合物分子的主链上,与 树脂结构中的氨基混合交联虽提高了弹性,但降低了平滑性,让面料的柔软 度性能有所下降,且抗起球效果受限,无法满足人们对整理面料高柔软度的 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可 以有效解决经表面整理剂整理后面料手感度不佳以及抗起球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氨基硅油130~160 份、交联剂2~4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24份、软化水320~460份、 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60~100份、甲基丙烯酰胺60~90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氨基硅油为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 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且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由八甲 基环四硅氧烷、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硅烷、氢氧化钾经过缩合反应制备获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树脂、N,N

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和聚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内氨基质量分 数为7.5~7.9%。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 加成物质的量为12。
[0010]一种如上述的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γ

甲基丙烯酰氧 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氢氧化钾水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缩合反 应4~5小时,得到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
[0012]步骤S2、将步骤S1所得的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放入乳化釜中,降至室温后 加入交联剂2~4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24份,搅拌20~30分钟, 然后加入软化水320~460份,搅拌均匀,制得乳液;
[0013]步骤S3、加入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60~100份、甲基丙烯酰胺60~ 90份,混合搅拌均匀,制得产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步骤S1中,甲基环四 硅氧烷120~180份,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2~10份,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 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2~4.5份,质量百分比为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 0.18~0.36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向整理剂内加入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利用γ

三氟 丙基甲基聚硅氧烷表面张力小,折射率低,耐油性强等特性,可使整理后的 面料具备良好的拒油性和手感柔软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甲基丙烯酰胺的加入,可使甲基丙烯酰胺对整理的绒感面 料纤维鳞片进行包覆,使得纤维间的定向摩擦效应下降,从而使整理后面料 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改善。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甲基丙烯酰胺与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之间的配合使 用,可使经整理后的面料抗起球性能显著提高,从而延长整理面料的使用寿 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 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 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 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氨基硅油130份、 交联剂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份、软化水320份、γ

三氟丙基甲 基聚硅氧烷60份、甲基丙烯酰胺60份。
[0022]交联剂为环氧树脂;氨基硅油为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 氧烷,且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氢氧化钾 经过缩合反应制备获得;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内氨基质量分数为7.5%;异构 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加成物质的量为12。
[0023]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S1、按重量份数计,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20份、聚醚胺型硅烷偶 联剂2份、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2份、质量百分比为 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0.18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缩合反应4小时,得 到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
[0025]步骤S2、将步骤S1所得的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放入乳化釜中,降至室温后 加入交联剂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份,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软 化水320份,搅拌均匀,制得乳液;
[0026]步骤S3、加入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60份,甲基丙烯酰胺60份,混 合搅拌均匀,制得产品。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氨基硅油130份、 交联剂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份、软化水320份、γ

三氟丙基甲 基聚硅氧烷80份、甲基丙烯酰胺70份。
[0029]交联剂为环氧树脂;氨基硅油为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 氧烷,且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氢氧化钾 经过缩合反应制备获得;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内氨基质量分数为7.5%;异构 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加成物质的量为12。
[0030]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按重量份数计,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20份、聚醚胺型硅烷偶 联剂2份、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2份、质量百分比为 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0.18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缩合反应4小时,得 到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氨基硅油130~160份、交联剂2~4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6~24份、软化水320~460份、γ

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60~100份、甲基丙烯酰胺60~9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油为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且氨基聚醚及丙烯酰氧基共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氢氧化钾经过缩合反应制备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树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聚硅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型硅烷偶联剂内氨基质量分数为7.5~7.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感面料表面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中环氧乙烷加成物质的量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贵吴昆明刘昌甲刘汉清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