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93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景观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通过设置双光源相互配合能够产生丰富的灯光效果,同时其还能够去除粘附的异物避免影响灯光效果,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第一光源、灯罩、底座、电机、转筒、第二光源和反光罩,第一光源设置于底座顶端,灯罩位于第一光源上方并覆盖第一光源,底座内设置有安装腔,底座正面设置有于安装腔相互连通的开口,电机安装于安装腔底端,转筒位于安装腔内且转筒与开口接触构成转动副,转筒呈呈透明状并由面积相同、颜色不同的数个侧板拼接构成,转筒底端设置有与电机转轴相连的反光板,第二光源位于转筒上方,反光罩安装于第二光源上。反光罩安装于第二光源上。反光罩安装于第二光源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


[0001]本技术涉及景观灯
,具体为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园林内通常会设置许多摆件以起到点缀效果,这些摆件会具备一定的照明效果,但是灯光效果极为简单,对园林景观起到的点缀效果非常有限,若是对现有的景观摆件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灯光效果,对于美化环境、丰富生活环境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光源、灯罩、底座、电机、转筒、第二光源和反光罩,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底座顶端,灯罩位于第一光源上方并覆盖第一光源,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安装腔,底座正面设置有于安装腔相互连通的开口,所述电机安装于安装腔底端,所述转筒位于安装腔内且转筒与开口接触构成转动副,转筒呈透明状并由面积相同、颜色不同的数个侧板拼接构成,转筒底端设置有与电机转轴相连的反光板,所述第二光源位于转筒上方,所述反光罩安装于第二光源上。
[0006]优选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安装腔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筒侧面接触构成转动副。
[0007]优选的,所述开口边缘呈斜面状。
[0008]优选的,转筒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09]优选的,开口的面积小于转筒的横截面面积。
[0010]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启动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电机,第一光源产生的光线能够对底座附近的区域起到照明作用,而第二光源产生的光线经反光板、反光罩折射后将经转筒从开口投射底座前方的区域,由于构成转筒的侧板颜色不同,光线通过不同侧板时将投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第二光源与转筒、电机配合即可在底座前方形成缤纷的光影效果;开口边缘呈斜面状,当转筒粘附有异物时异物将被开口边缘刮除,能够起到清洁的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光源相互配合能够产生丰富的灯光效果,同时其还能够去除粘附的异物避免影响灯光效果,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截面构造示意图;
[0016]图3为为本技术截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0017]图中:第一光源1、安装腔101、开口102、灯罩2、底座3、电机4、转筒5、侧板501、反光板502、第二光源6、反光罩7、支撑件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结合图1

3,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包括第一光源1、灯罩2、底座3、电机4、转筒5、第二光源6、反光罩7和支撑件8,所述第一光源1设置于底座3顶端,灯罩2位于第一光源1上方并覆盖第一光源1,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安装腔101,底座3正面设置有于安装腔101相互连通的开口102,开口102边缘呈斜面状,所述电机4安装于安装腔101底端,所述转筒5位于安装腔101内且转筒5与开口102接触构成转动副,转筒5呈透明状并由面积相同、颜色不同的数个侧板501拼接构成,开口102的面积小于转筒5的横截面面积,转筒5底端设置有与电机4转轴相连的反光板502,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转筒5上方,所述反光罩7安装于第二光源6上,所述支撑件8一端与安装腔10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筒5侧面接触构成转动副。
[0020]转筒5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能且表面摩擦系数极低,其设置目的在于降低转筒5和开口102的摩擦力避免磨损,同时避免树胶、粪便等异物粘附在转筒5表面。
[0021]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来实现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22]本技术工作原理:启动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6和电机4,第一光源1产生的光线能够对底座3附近的区域起到照明作用,而第二光源6产生的光线经反光板502、反光罩7折射后将经转筒5从开口102投射底座3前方的区域,由于构成转筒5的侧板501颜色不同,光线通过不同侧板501时将投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第二光源6与转筒5、电机4配合即可在底座3
前方形成缤纷的光影效果;开口102边缘呈斜面状,当转筒5粘附有异物时异物将被开口102边缘刮除,能够起到清洁的效果。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灯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1)、灯罩(2)、底座(3)、电机(4)、转筒(5)、第二光源(6)和反光罩(7);所述第一光源(1)设置于底座(3)顶端,灯罩(2)位于第一光源(1)上方并覆盖第一光源(1);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安装腔(101),底座(3)正面设置有于安装腔(101)相互连通的开口(102);所述电机(4)安装于安装腔(101)底端;所述转筒(5)位于安装腔(101)内且转筒(5)与开口(102)接触构成转动副,转筒(5)呈透明状并由面积相同、颜色不同的数个侧板(501)拼接构成,转筒(5)底端设置有与电机(4)转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彬
申请(专利权)人:杰丰泉州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