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9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属于纺织品染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活性染料染浴中加入助染剂,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活性染料的反应性,促进染料对纤维的吸附,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利用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染料与纤维素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固色反应所需的温度降低,与此同时大幅降低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色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染料具有颜色鲜艳、色牢度好等优点,在纺织印染领域应用广泛,其用量接近纤维素纤维用染料使用总量的一半左右。根据活性染料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将其主要分为一氯均三嗪型(K型)、二氯均三嗪型(X型)、双官能团(M型)和乙烯砜型(KN型)等。但活性染料的不足之处是上染率低,致使染料利用率低。这已成为活性染料染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0003]活性染料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染料本身的分子量较小,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低,一部分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共价键合.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成为浮色,在后处理时会被皂煮、水洗而除掉。此外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极易水解,特别是一些活泼性较高的活性基团更易水解,生成不能上染的染料水解物,致使染料的利用率不高,印染加工时染料耗用量大,废水污染严重。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采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在活性染料染液中加入染色提升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0008]S1、依据染色工艺处方,取用一定量的活性染料、染色提升剂、元明粉和纯碱原料备用;
[0009]S2、将活性染料、染色提升剂、元明粉分别溶解制得相对应溶液,将其导入染缸内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常温下将棉织物放入染缸内;
[0010]S3、将染缸内的染液加热升温至活性染料的最适染色温度,然后保温20~30min;
[0011]S4、将纯碱进行溶解制得对应溶液,加入至染液中固色30~40min,然后将棉织物取出进行皂洗、水洗和烘干,染色完成。
[0012]优选地,所述S1中提到的染色工艺处方,具体为:活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2%;染色提升剂用量0.4~1.6g/L;元明粉用量20~50g/L;纯碱用量5~20g/L,浴比1:20。
[0013]优选地,所述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型(K型)活性染料或双官能团(M型)活性染料;
[0014]当所采用的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型(K型)活性染料时,所述S3中将染液加热升
温至55~65℃;
[0015]当所采用的活性染料为双官能团(M型)活性染料时,所述S3中将染液加热升温至35~45℃。
[0016]优选地,所述染色提升剂为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

烷基吗啉中任一种或三亚乙基二胺和三乙胺两种助剂的复配提升剂。
[0017]优选地,所述染色提升剂为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组合而成的复配提升剂,其中,三乙胺与三亚乙基二胺复配质量比为1:3。
[0018]基于上述内容,结合实例分析得出最佳技术方案为:
[0019](1)最佳染色工艺处方:当活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为2%时,复配提升剂(三乙胺和三亚乙基二胺复配质量比为1:3)用量为0.8g/L,元明粉30g/L,纯碱10g/L,浴比1:20;
[0020](2)最佳染色工艺:将活性染料、复配提升剂、元明粉分别溶解,倒入染缸内加水搅拌均匀,常温进布;以2℃/min分别升温到60℃(K型活性染料)、40℃(M型活性染料);20min后加入纯碱液固色30min,然后出缸进行皂洗、水洗、烘干。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活性染料的反应性,促进染料对纤维的吸附,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利用率。
[0023](2)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染料与纤维素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使固色反应所需的温度降低,与此同时大幅降低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染色提升剂种类对活性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0028]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染色方法,方法如下:
[0029](1)染色工艺处方:当活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为2%时,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

烷基吗啉、复配提升剂(三乙胺和三亚乙基二胺复配质量比为1:3)用量均为0.8g/L,元明粉30g/L,纯碱10g/L,浴比1:20;
[0030](2)染色工艺条件:将活性染料、染色提升剂、元明粉分别溶解,倒入染缸内加水搅拌均匀,常温进布。2℃/min分别升温到60℃(K型活性染料)、40℃(M型活性染料),20min后加入纯碱液固色30min,然后出缸进行皂洗、水洗、烘干。
[0031]K型活性染料常规染色工艺为:
[0032](1)工艺处方:当染料用量(对织物重)为2%,元明粉50g/L,纯碱20g/L,浴比1:20;
[0033](2)工艺条件:将染料、元明粉分别溶解,倒入染缸内加水搅拌均匀,常温进布。2℃/min分别升温到80℃,加入纯碱液固色40min,然后出缸进行皂洗、水洗、烘干。
[0034]M型活性染料常规染色工艺为:
[0035](1)工艺处方:当染料用量(对织物重)为2%,元明粉50g/L,纯碱20g/L,浴比1:20;
[0036](2)工艺条件:将染料、元明粉分别溶解,倒入染缸内加水搅拌均匀,常温进布。2℃/min分别升温到60℃,加入纯碱液固色40min,然后出缸进行皂洗、水洗、烘干。
[0037]采用上述工艺,调整染色提升剂种类,测试其对上染率的影响,并与各类型活性染料常规染色工艺染色效果作比较,如表1所示。
[0038]表1、染色提升剂种类对上染率的影响
[0039]染料常规染色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

烷基吗啉复配提升剂活性艳蓝K

GR57.7%71.3%78.1%58.2%87.8%活性艳红K

2861.2%75.2%78.8%69.7%89.6%活性黄K

RN62.5%74.9%79.5%67.1%90.1%活性红M

8B64.1%77.8%79.2%68.2%88.4%活性深蓝M

2ge63.4%75.9%78.1%69.7%85.6%
[0040]由表1可知,三亚乙基二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在活性染料染液中加入染色提升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S1、依据染色工艺处方,取用一定量的活性染料、染色提升剂、元明粉和纯碱原料备用;S2、将活性染料、染色提升剂、元明粉分别溶解制得相对应溶液,将其导入染缸内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常温下将棉织物放入染缸内;S3、将染缸内的染液加热升温至活性染料的最适染色温度,然后保温20~30min;S4、将纯碱进行溶解制得对应溶液,加入至染液中固色30~40min,然后将棉织物取出进行皂洗、水洗和烘干,染色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棉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提到的染色工艺处方,具体为:活性染料用量/棉织物重量=2%;染色提升剂用量0.4~1.6g/L;元明粉用量20~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丰白刚潘能宇金京刘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轻纺城先进印染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